中西音乐对话 香港歌剧之父卢景文访谈

卢景文教授。(陈仲明/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23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8年10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梁珍香港报导)中乐如行云流水,有中华文化的神性和韵味;西乐则以精准、气势磅礡而取胜。当东方音乐遇上西方音乐,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有香港“歌剧之父”称号的前演艺学院校长卢景文,不仅精通歌剧,在音乐、舞台剧和戏剧方面均有其独到之处。其一手创办的本地艺团“非凡美乐”,去年应邀在英国伦敦“香港音乐系列”做开幕演出,其后大获好评,艺团今年10月底将在香港大会堂再度上演一场名为《流水行云-东西音乐对话》的音乐会,融中西方音乐精华,也是第二届赛马会艺坛新势力系列节目之一。

“这是中西方音乐的对话和交流。我们选择一些英国的作品,与我们选择的香港作品有一个比较。”卢景文坐在非凡美乐位于石门的办公室,接受本报专访,详细阐述中西方音乐相遇的构思。

一场中西乐的盛宴——专访“歌剧之父”卢景文
“非凡美乐”去年应邀在英国伦敦“香港音乐系列”做开幕演出,其后大获好评。(受访者提供)

中西音乐对比擦出火花

卢教授称,去年香港艺术发展局想要将香港艺术家介绍给英国,故他受邀筹办了本次音乐会。参演的几乎全是本港年轻艺术家,但在选择曲目方面兼顾英国和香港两地文化,同时以“对比”形式擦出火花。

如他选取了五首英国歌曲,包括英国20世纪古典音乐重要人物布列顿(Benjamin Britten)的声乐,而香港歌曲方面则搜罗了三代音乐家的作品,从92岁的“新音乐之父”林乐培,到中年作曲家麦伟铸,再到23岁的新秀徐美玲的作品均有,夹杂一些广东的经典小曲。卢教授认为“这最代表香港音乐”,而且林乐培的曲目可与布列顿对比,均属20世纪早期音乐。在选取乐器演奏的曲目方面,他也是用这个方法,“找不同的时代来对比。”

此外,还有女高音林颖颖、女中音连皓忻,分别将以美声演唱唐代诗人李白的古诗,以及英国诗人雪莱的作品,呈现中西方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和韵味。加上古筝等中乐的灵性演出,钢琴联奏、弦乐合奏等,内容、层次均比较丰富。

女高音林颖颖将会在《流水行云-东西音乐对话》音乐会中用美声演唱李白的古诗。(受访者提供)
女中音连皓忻将会在《流水行云-东西音乐对话》音乐会中演唱英国诗人雪莱的作品。(受访者提供)

古筝之美震撼英国

“节目的安排是用心构想的,在英国的反应我感觉挺好”,卢教授称,无论是当地报章、乐评还是社交媒体等,不少人都反映“很喜欢这个音乐会”。今次演出内容和英国相若,但因部分参演英国演出的年轻艺术家未有时间,改为其他人替代。

当中,他个人感觉比较震撼的是几位中国乐器演奏家的演出,其中一位便是目前任教于香港演艺学院的著名古筝演奏家许菱子。

“在英国亲自在现场听到中国乐器演奏这么高的水平,是很少有的。”卢教授形容许菱子弹古筝“的确是高手”,她弹两首曲目,有一首是麦伟铸的《自在山云间》,“这首曲最震撼,个个人都欣赏,原来古筝的技巧可以这么高超,感染力可以这么强。”

一场中西乐的盛宴——专访“歌剧之父”卢景文
著名古筝演奏家许菱子的古筝技巧高超,感染力强。(受访者提供)
一场中西乐的盛宴——专访“歌剧之父”卢景文
何兆昌(左)与许菱子(中)及陈璧沁(右)以中乐表演系列曲目。(受访者提供)

美声演唱中文歌 早有先例

此外,香港年轻女高音林颖颖还将用美声演唱李白的古诗。值得一提的是,林颖颖是近年来香港歌剧演出的新秀,在亚洲和英国上演的多部歌剧中饰演主要角色。上月底(9月28日和29日),她还在《非凡美乐》演出唐尼采蒂歌剧《老柏思春》中担任女主角,一人分饰两角,演出大获好评。

对于华人用美声演唱中文歌,卢教授认为不是创举。他指,源自于西方的美声唱法,早在1930年代已传入中国,如民国著名作曲家黄自赴美学习西方声乐,《我住长江头》(1930)的作曲家青主则是到德国取经,“他们创作的原意就是给美声演唱的”。而林乐培创作的李白古诗,也是为美声量身订制,“所以你演绎一定是用中文,而且用国语演唱”,才能唱出其中的韵味。

坚持不用麦克风唱美声

为何一生钟情美声?卢教授认为美声之美,在于“用天然声音的本质去表演”。虽然现代有些百老汇音乐剧用麦克风演出,但卢教授认为,古典音乐的歌剧就是不用扩音的,故其制作的歌剧演出,完全不准用扩音器材、不准用麦克风,“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他解释,“因为扩音是机器。艺术是人创造出来的,不是乱用机器帮助的。为何歌剧家这么红也是这个原因,用人的自然声音演唱。”

如何挑选好的歌唱家?他认为有几大要素,第一是与生俱来的声音,“声音质地靓不靓就是个很高的条件,有的演员你会觉得他的声音好靓,有些低音很靓,有种回响的感觉”,再配合长期训练,“如果你天生声色靓,练到你的音准又准确又响亮,又可以放大,又可以缩小,就有成功的机会。当然这要很多年的训练,对于音乐的认识要好高。”

盼给本地艺术家发展机会

谈到香港歌剧发展的瓶颈,卢教授认为有两点。其一是缺乏演出机会,特别是给本地华人声乐家演出的机会。他指出,全港各大专音乐学校毕业的估计有300人,但很多人却因无法登台而被迫转行。目前欧美歌剧的水平较香港高,所以某些艺团宁可高薪请西方歌剧声乐家来港演出,而不会选用本地人才。

而卢教授却坚持培养本地华人声乐家,包括邀请海外艺术家和他们同台演出、交流——这也是乐团创办的宗旨之一,“我不是说香港的艺术家一定比得上外国,但你不给他们去尝试,你就抹杀了他们发展的机会。”

其二,是缺乏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他指,搞艺术要老老实实,忠于本身的价值和审美观,“作为一个艺术家,对美学的要求要高,要诚实。”不能随波逐流,因为社会流行就降低要求或迎合大众口味,而改去做流行音乐。“艺术靠你自己的技能同天分,但是流行就要靠运气。我们的宗旨就是保存艺术的价值,用一个忠诚的方式去表演我们做的艺术。”

卢教授称,虽然艺团的经营不易,但最欣慰的是目前艺团算得上全亚洲歌剧界中,唯一一家由头到尾全部自己制作的艺团。“我们由头到尾都是香港年轻艺术家,亲自表演,所以我们最骄傲的就是创造一个环境,让香港艺术家可以发挥。”◇

剧目详情

流水行云-东西音乐对话

非凡美乐

时间:2018年10月25日 20:00 – 21:45

地址:香港大会堂音乐厅

卢景文简介

卢景文有香港“歌剧之父”的称号。1937年出生,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曾赴意大利罗马大学深造,在当地歌剧院实习。1964年,与著名女高音江桦合作的歌剧选段公演,成为首次由华人制作的西洋歌剧演出。1966执导《蝴蝶夫人》,自此制作不断。卢氏除任导演及策划监制外,也经常设计布景及服装,代表五十余部,为香港表演艺术的历史立下里程碑。2008年创办非凡美乐,致力于为本地艺术界培育新血。

责任编辑:陈玟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09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辛菲综合报导)“整台晚会就像是一朵慢慢绽开的莲花,每一个节目都是莲花绽开的一个步骤,我看得屏住了呼吸,全身心地沉浸在演出中。”被誉为英国威尔士民族音乐之王的罗宾‧保文先生盛赞神韵演出:“超凡脱俗!当大幕拉开、音乐响起、演员开始舞动时,整个场景美妙绝顶……”
  • (大纪元记者文华综合报导)回首2010年神韵艺术团带给观众的巨大震撼,人们在赞叹神韵高超艺术水准的同时,常感叹“神韵才是真正中国文化的传承”,“神韵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中国”。随着神韵在各国主流社会的迅速传播,神韵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真正使者,并将全球范围的“中国热”推向了更高境界。
  • (大纪元记者辛菲综合报导)仙子婀娜莲步轻,秀雅尊贵绽华英,行云流水韵无形,神在舞中形在心,凤舞九霄旧尘尽,妙手飞花玉宇清,天幕浩浩千重境,大戏悠悠万古明。
  • (大纪元记者滕冬育加拿大报导)素有“世界第一秀”之称的神韵演出,这几年风靡全球,在加拿大主流社会更是口耳相传。2011年12月19日,神韵艺术团将重返加拿大,在首都渥太华国家艺术中心展开加拿大的首场演出,拉开加拿大巡回演出的序幕。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近日发出贺信,赞扬神韵演出对加拿大和全世界所做出的贡献,感谢神韵艺术家将出类拔萃的中国文化在加拿大推而广之。
  • (大纪元记者袁玫柔斯密市报导)大洛杉矶台湾会馆基金会15周年感恩募款晚会将于10月26日于圣盖博希尔顿饭店举行。将邀请台湾歌剧之父曾道雄教授主讲“台湾自救与主体性教育及文化建构”。
  • 大洛杉矶台湾会馆基金会15周年年度募款晚会10月26日于圣盖博希尔顿饭店盛大举行﹐近600乡亲支持﹐共为大家精神堡垒台湾会馆慷慨解囊﹐精彩节目连连﹐在主讲嘉宾台湾歌剧之父曾道雄教授引领乡亲共唱“美丽台湾我可爱故乡”时﹐晚会气氛达到最高峰。
  • 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的两部短歌剧和一部现代歌剧近日在多伦多同台演出。英文《大纪元时报》休伯特(Madalina Hubert)女士采访了在这三部歌剧中都扮演角色的加拿大男中音阿迪斯(Phillip Addis)。
  • 蒙特威尔第是现代歌剧之父。歌剧虽然在蒙特威尔第之前便已成型,但蒙特威尔第首次确立了歌剧中戏剧性结构的原则、及三部曲式的歌剧咏叹调,他为推动歌剧艺术由文艺复兴时期向巴洛克时期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蒙特威尔第的歌剧《奥菲欧》(L'Orfeo) ,不仅是当今歌剧舞台最古老、最完整的歌剧,也是近代歌剧的起点。《奥菲欧》在西洋歌剧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 对我们许多人来说,童年代表着一段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单纯时光。过去几个世纪中,许多艺术家都试图重现这种心境,但没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儿时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译: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忆的钢琴短曲组成的套曲。
  • 马克斯·布鲁赫并不是第一个受到苏格兰忧郁美感而有所启发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和海顿早在他之前编写了数首苏格兰民歌,而门德尔松则由此创作了他的《赫布里底群岛序曲》以及他的第三号交响曲《苏格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