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小熊奋力爬雪山与妈妈团聚 无人机影片引争议

【大纪元2018年11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裴晏报导)上周末,一则小黑熊努力攀爬陡峭雪山的视频在网路引起巨大回响,仅英文新唐人电视台网站的NTD Life粉丝页一处,就有高达2,700多万人次观看及近2万笔留言回应,而推特上的原始帖子也有十几万的转推回应。到底是什么故事这么吸引人呢?

画面是一对黑熊母子正在攀爬皑皑雪山,由于山势如悬崖一样陡峭,又覆盖着积雪,使得黑熊母子每往上爬一点都伴随着引发局部雪崩的危险,真是步步惊魂、险象环生!

才2分半钟的逃生过程,看得所有人心惊肉跳,尤其是当母熊成功爬上山顶,只剩小黑熊在用尽力气往上爬时,很多人是屏住呼吸看着它,替它加油。焦急的熊妈妈待在山顶上,目睹孩子一次次往上爬几步,又再度一次次滑落到更低处的样子,无计可施的它也只能来回走,大家似乎也感受到它的无助和恐惧。

小黑熊小小的身躯在这么大一座雪山的对比之下,更显得渺小,看它独自孤军奋战,却又不肯轻易放弃的画面,让大批的网友按赞说:“太勇敢了!好激励人心呀!好坚强的小熊!”

最后的结局,令人松了一大口气。

不过,网友批评和跟评也开始不断累积。大家都在问,什么样的情况下会拍到这种画面?

看影片完整版…

“励志”视频提醒无人机使用者

这段视频起先是一个叫“Ziya Tong”的用户在推特发布的,她遭到许多有动物保护意识的网友——尤其是一些生物学家及动物专家的质疑。他们和一些无人机爱好者认为,这段视频可能是黑熊母子因受到无人机的惊吓而逃命的过程。

“Ziya Tong”表示,当初并不知道这是一则无人机所拍摄的画面,不过这个视频也能借此机会教育引起人们的重视。

这则视频在YouTube影音平台的原始发布者ViralHog影音公司在一封电子邮件回复中说:“是,它看上去是一个无人机视频。”

一些从事专业摄影的网友根据画面呈现的镜头远近判定,如果不是在直升机上以专业级长镜头作远距离拍摄,那就是小型无人机在非常近的距离拍摄的。

拍摄距离牵涉道德原则

一位来自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Boise State University)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马克·迪特默(Mark Ditmer)就说,影片中的黑熊母子,很显然是因为无人机的不断逼近而逃跑的,它们恐慌的样子像是遇到外来攻击。他希望使用无人机的人能负起责任,不要伤害到动物。

于是,很多人开始讨论关于使用无人机所牵涉的道德和尺度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无人机会对野生动物造成干扰和伤害?观察动物生态是否能合理化一切使用无人机的拍摄行为?

许多动物学家也经常提到无人机危害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迪特默说,这个视频的确能够引起人们的反省,该不该这样使用无人机?

近年的研究证实:当无人机靠近熊只时,嗡嗡嗡的机械声响会使它们的心跳明显加快,有些甚至开始奔跑,以逃避看似快速靠近的盘旋中的无人机,因为它们根本不知这是何物。如果它们那时正要穿越山顶或马路就会发生意外。视频里的黑熊母子表现出来的恐慌程度和它们所选择的攀越危险的雪山等等,看来都像是出于无人机的逼迫。

爱达荷大学(University of Idaho)生态学教授苏菲亚·盖伯特(Sophie Gilbert)也表示,看到这个画面令她很不忍心,因为摄影师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否影响到熊的安全,根本一无所知。

本来差一点成功攀上山顶的小熊,一个踩滑,又像溜滑梯似地快速滑落,而此时拍摄镜头却跟着迅速拉远,捕捉全景。在这短短的几分钟视频里,每一个镜头远近的变化,都被网友拿来检视讨论,真的如作者所愿,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视频截图)

使用无人机应注意什么

澳洲阿德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Adelaide)两位生态学者——副教授高良品(Lian Pin Koh)及博士候选人贾罗德·霍奇森(Jarrod Hodgson)于2016年的《当代生物学》杂志发表论文,为使用无人机观察生态的人提出了一些指导原则。不管是专业生态考察或者业余休闲使用,都应该把握这些注意事项:

∗ 当不确定动物的反应时,应该谨慎使用无人机。有些动物会有特殊反应,很复杂,没有绝对性,可能会随时改变。

∗ 对于所在地的民航规范应该掌握清楚。

∗ 最好选择安静、不引人注目及感测器敏感度高的无人机,尽可能地降低干扰。

∗ 操控无人机时应该保持平缓,而且要与周遭动物保持安全合理的距离。

∗ 当发现动物被干扰时,要立刻停止飞行。

Credit: ViralHog

责任编辑:苏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