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李白愁心寄明月 诗仙奇笔写豪情

作者:高天韵

中国唐朝诗人李白手书真迹《上阳台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297
【字号】    
   标签: tags: , ,

中国文学的千年长河中,贯穿着悲壮凄婉的低回吟唱:人生际遇的坎坷、壮志难酬的遗憾、惜别亲友的惆怅以及面对岁月流逝的慨叹。

聚焦盛唐诗坛,以“惊风雨”、“泣鬼神”的笔触放射出万丈光焰的李白也留下了几多愁绪、愤懑和忧思。不过,在李白笔下,纵使是愁,也挥洒得率真灵动,卓尔不群。

 一、笛声引乡愁

李白二十五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辗转异乡的客居生活。因此,思乡之情在其诗作中频频出现。蜀中和陇水都是他向往的归处;不仅如此,在他被迫离开长安后,京城也会如故国般时时勾起这位仕途失意人的眷恋。诗人表达乡愁的手法丰富多采,不同时期的思念对象以及心境的差别都通过词语微妙的变化而铺陈开来。

《春夜洛城闻笛》(作于735年,即开元二十三年):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仙笔下,笛声在飞,合著春风飘满洛阳。好不浪漫!不见实景实物,只有声音在延伸,飞散。无形的音符通过“飞”、“散”、“满”三个谓词跃动,撩起乡愁,也把读者带到千年前的古时静夜。

“何人不起故园情!”此诗通篇不着一个“愁”字,最后一声惊叹,浓缩了不尽的乡情。愁怀在心,但是,“玉笛”和“春风”消减了苦情,反让人感到:纵然为故园泪下,那泪或许是温暖的。

下面再看《观胡人吹笛》(作于753年,天宝十二载):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
 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

诗的大意是:胡人吹奏着玉笛,大都是秦地的曲调。十月吴山的清晓,一曲《梅花》落到敬亭山。愁苦中听到《出塞》的乐曲,泪水顿流,沾湿了“我”的帽缨。回头遥望那通往长安的大道,可叹“我”空怀一片对君主的眷恋。

全诗反映了李白被放逐后的苦闷心情,既无比喻,也无夸饰,只有对事件和情绪的描述。“愁”、“泪”、“情”的告白直截了当,最后以“空”字收篇,满腔愁肠表露无遗。

明 唐寅《溪山渔隐图》局部。(公有领域)

还是听笛,《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作于公元758年)展现了另一番情调。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李璘战败,李白受牵连而遭流放。此诗是他在流放途中路过江夏(即现在的武昌)时所作。

开篇两句,诗人借古喻今,不说自己流放夜郎之事,却表汉朝的贾谊被贬官到长沙。贾谊到武昌时,西望长安,既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家。这也正是李白当时的处境。他明写贾谊暗喻自己,十分贴切。

李白怀着报国的志向,念念不忘唐王朝。在流放途中,他向西回望,正在想望时,听到吹笛的声音。时值五月,一曲《梅花落》却透出料峭春寒。在此,反衬手法恰如其分地烘托了李白心头的寒意。壮志未酬反被流放。何日是归期?

用字凝炼精准是李白诗作的特点之一。最后一句“江城五月落梅花”仅以七字即点明了地点、时令、笛曲和诗人的心情。李白不写“闻《梅花》”,而是以“落梅花”把听觉转为视觉。一支笛曲瞬时化为漫天飘落的梅花,罩住了江城,愁煞诗人。

见物起兴,听笛思乡。以上三首诗都从“吹笛”引出主题,简炼传神,以音牵情,韵味无尽。

二、情景交融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宋·严羽《沧浪诗话》)

唐诗的“优美”,出于“兴”,融于景。李白表达愁意的诗篇,状景多在言情之前。触景生情、缘情写景。离愁别绪或是思乡之意,常常在一片青山碧水中飘散开来。比兴和象征手法是常见技法。

《秋夕旅怀》作于758年,旅途中所见的秋夜景象勾起李白的思乡之情。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此诗读来悲凉哀婉,展现一幅清凉空旷的图景:凉风清,芳草柔,秋露寒。天高星稀、群山环绕,乡情在作者的胸中涌动。眼前开阔的秋天景致虽然优美,但毕竟清冷。面对此景,李白“含悲泣下”,引发读者的共鸣。

在李白的寄诗、赠诗或别诗中, 生动的景色描写也很突出。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作于739年:

“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徒悲蕙草歇,复听菱歌愁。
岸曲迷后浦,沙明瞰前洲。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

《宿白鹭洲寄杨江宁》(作于754年,即天宝十三载),通过描写夜景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

     “朝别朱雀门,暮栖白鹭洲。波光摇海月,星影入城楼。
      望美金陵宰,如思琼树忧。徒令魂入梦,翻觉夜成秋。
      绿水解人意,为余西北流。因声玉琴里,荡漾寄君愁。”

宋 马远《月夜拨阮》局部。(公有领域)

在这两首诗里,作者描绘了清幽宁静的江上夜景。风、山、月、水、星等意象入诗成画,配合着精妙的谓词摇动流转,使读者感觉仿佛置身舟中,在荡漾的波光里体会那一份悠长的愁情。

再如《秋浦歌》其二:

“秋浦夜猿愁,黄山堪白头。青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这一首诗的意境颇为凄凉。作者先写夜晚的猿鸣,使得小黄山都愁白了头。诗人把自己的愁苦转移到动物和黄山之上,再写青溪水流发出悲咽之声。这两联以景物托情,衬托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情。人在舟上,形单影只,归期不定,泪如雨下。作者直接使用“愁”、“断肠”、“泪”、“孤”来抒发愁苦难捺的心境。此际,清快飘逸的诗风不再,可见其悲切之深。

《江上秋怀》也是愁情黯景交融的范例:

      “餐霞卧旧壑,散发谢远游。山蝉号枯桑,始复知天秋。
       朔雁别海裔,越燕辞江楼。飒飒风卷沙,茫茫雾萦洲。
       黄云结暮色,白水扬寒流。恻怆心自悲,潺湲泪难收。
       蘅兰方萧瑟,长叹令人愁。”

诗人以大量的笔墨勾画凄凉肃杀的秋景:干枯的桑树、萧瑟的香草,风卷沙尘、暮色苍茫、清水泛寒流。“飒飒”之风声对“茫茫”之视象,苦景衬愁情,引人长叹,谁能不愁!

《宣城见杜鹃花》作于755年。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子规鸟”和“杜鹃花”都是思乡及凄恻之情的象征物,作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朱熹《诗集注》),以此铺就悲凄的基调。

诗中连用了三个“一”和三个“三”,在此联内形成数字的两两对应、音韵的起伏回环,格局巧妙、全无造作之感。

天宝八载(749年),诗人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在今湖南黔阳)。李白闻知,写下了名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杨花凋谢,杜鹃鸣叫。两个愁意象先行出场,点明时令并渲染愁之气氛。之后,作者道出事由:听说王昌龄被贬远走,诗人把担忧托付给明月,让它一路追随着好友、直到湖南沅陵夜郎县。

最后两句轻灵、真挚,不同凡响,脱离了常规的惜别之愁。山水之高远、明月之清澄,将全诗境界升华。

日本 相阿弥(1485–1525)绘《李白庐山观瀑图》轴,纸本水墨,美国旧金山艺术博物馆藏。(公有领域)

三、豪愁万千

李白的诗歌,意境开阔、宏大,激荡着一股冲天豪气。其“愁”绪,亦充溢着浩然之气,堪称“豪愁”。夸饰及想像的妙用,带来强烈的震撼。

《秋浦歌》第十五首写道:“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清代王琦评注:“起句奇甚,得下文一解,字字皆成妙义。洵非仙才,那能作此。” 虽然夸张超凡,诗句却仍不失含蓄的风致。假象的运用使得率直中含着婉曲,词句读来更有意味。

古体诗《将进酒》大约写于天宝初辞京还山之后,是一篇撼人心魄的佳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开篇的排比句式先声夺人,宣泄滔滔情感。随即,作者收住“悲”意,反而转写酒筵上欢乐豪放的场面,暂隐内心的不平。诗人虽未曾“得意”,却潇洒地畅言“尽欢”之豪迈,并且大呼:“天生我材必有用”。

之后,诗句节奏突然加快:“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句三字短语把狂放之情推向了高潮,此后又是一段激愤之歌。从饮酒之“乐”到“万古愁”的“愁”处收笔,尽显忧愤激越。

作者大量使用夸张的笔法,不仅营造了“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这般夸张的形象,还写出“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此类夸张的数字,利用它们形成巨大的情感冲击力。

在句式上,此诗以七言为主,又间以三、五、十言句,使节奏的徐疾变化,与感情的起伏跳跃相一致。南宋文学评论家严羽在《评点李太白诗集》中评曰:“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

另一首古体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题目一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作于753-755年之间)同样运用了超忽的比兴手法。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人在开篇即道出烦忧,继而笔锋一转,又是一番开阔景象:“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诗人于高楼畅饮,纵有“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壮思”,无奈现实却是:“人生在世不称意”。

旷古名句“举杯销愁愁更愁” 连用三个‘愁’字,在音韵上迸射震撼,既凸显愁怀深重,亦烘托那种不为命运所屈、“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洒脱气势。

纵观全篇,波澜迭起,句式紧迫,语言流畅,既倾吐了作者怀才不遇的烦恼和对现实的不满,也表现了诗人的壮志雄心和决意与现实决裂的呼声。

[南宋]马远绘李白《月下独酌》诗意,团扇。(公有领域)
月亮是李白钟情的意象之一。名篇《月下独酌》写道: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此诗紧扣一个“独”字。诗人一出场,便是一个极度孤独寂寞的形象。他没有伴侣,没有知己,无人听他倾诉内心的悲欢,他只能在花间自斟自饮,借酒浇愁。这时他突发奇想,要把天上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邀来共饮。

清代章燮评说:“天上之月、杯中之影、独酌之人,映成三人也。从寂静中,做得如许闹热,真仙笔也。”

结语

李白的豪情,一泻千里,出奇制胜,既无矫揉造作,也无缠绵绮丽。激昂的生命力、特有的自信和狂放,充盈字里行间,平添苍凉壮美。从浓浓的乡思、深挚的离情、人生苦短的叹息以及怀才不遇的愤懑中,从音韵的曼妙流转、句式的百端变换、景色的生动描摹、奇特的想像和夸饰中,读者有幸领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光采。@*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些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如此的豪迈奔放、清新飘逸,又是如此的想像丰富,这样的胸襟、情怀令人不禁拍案叫绝,难怪古人说“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而又有多少今人恨不能穿越到唐代,与这有着“诗仙”之谓的李白对酒当歌,共赏明月,共游名山。只是今人知否,李白的一生中除了酒,除了剑,除了诗,还有“道”。
  • 在李白的一生中,结交了不少道士和修道之人,其中有四位对其影响深远,他们是司马承祯、贺知章、元丹道士和吴筠。
  • 唐朝(618—907)是世界公认中国最强盛时代。一朝天子一朝臣,开明国策下,万邦来朝;日渐强盛国力下,万象更新,在文化、经济、国事、外交等方面皆铸辉煌成就;对外来思想文化兼容并包之态度和海纳百川之胸怀,对社会生活、文化等都产生巨大影响,包括服饰、游艺、文学、诗歌、绘画、饮食、音乐及舞蹈等。
  • 李白七言绝句。明朝诗论家许学夷在《诗源辨体》中说:“太白七言绝句,多一气贯成者,最得歌行之体。”以《望天门山》一诗为例(开元十三年即725年所作)
  • 李白还有若干词作。《尊前集》着录十二首,《花庵绝妙词选》着录七首。其中《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三首,体裁实为七言绝句,当时由梨园乐师等配乐演唱。
  • 李白不光与佛家渊源极深,他还正式入道,名在方士格。对待炼丹服食,他亦非常严肃认真。他漫游山水,寻仙访道,刻苦修炼。他超然不羁之性格,飘逸洒脱之气质,皆来源于这些,所以被称为“谪仙人”。
  • 在《古风》其七中李白写出其与名道“千岁翁”安期公相见场景。《寄王屋山人孟大融》则描述李白在崂山东海亲尝安期公所赠之枣。近千年前,千古一帝秦始皇东巡琅邪之中,在崂山曾经召见过这位比彭祖还寿长200年的安期公,密谈了三天三宿。安期公师从河上公。当年,安期公离开时,给秦始皇留书并留言,“千年之后,求我于蓬莱山下。”(汉刘向《列仙传》,晋皇甫谧《高士传》)但千年以后,却是李白亲尝安期公所赠之枣,并和安期公一同畅游天庭。莫非历史深邃的时空中藏有更深的谜底?
  •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这是杜甫对李白充满倾慕的歌颂,清新飘逸卓然不群,正是李白最传神的写照,也是他作品的风格。虽然出生在格律诗的全盛的年代,但李白还是最喜欢写那不拘字数、不拘长短,自在又痛快的古诗或者乐府。
  • 李白(701-762),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有着“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美誉。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留下了许多的幽默趣闻……
  • 上篇说到集律诗大成的唐代,不论是否是七言诗,皆字数虽不多,但留传的许多诗作都很精练的记载了丰富奇妙的神传事迹。例如;赫赫名声的黄鹤楼,不独让唐朝崔颢留下传颂千古的《黄鹤楼》,诗仙李白也有《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的诗作传世,不同的诗人虽然有着不同的写作风格,但都提及仙人踪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