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打雷为什么是不祥之兆?气象学家有解释

作者:研之有物
font print 人气: 3536
【字号】    
   标签: tags: , ,

为什么研究“历史气候”

中研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的王宝贯主任,除了以云物理的研究闻名,也致力于历史气候的研究。他从古代文献中寻找线索,了解过去的气候变迁,也发现气候经常影响着人类历史。

小时候读古文的疑惑

气象学家王宝贯,从小有个特别的兴趣,就是阅读古文。他说,小时候父亲买了很多古书,“他其实自己没有时间看,都是我在帮他看!”于是,《史记》这些书,他在小学就已经读过了。

小时候读古文,王宝贯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冬天打雷不祥?他始终无法得到解答。进入台大地理系气象组(大气科学系的前身),问老师这个问题,老师也不晓得。

直到他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留学,终于有了解惑的契机。那时,他看到中国大陆气象学者竺可桢写的一篇文章,谈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其中有条曲线,是利用古代文献中“物候”现象的资料,拼凑出的中国历史上气温演变曲线。

物候现象,例如燕子的来去、河水是否结冰。通常燕子应该某一天到,但今年燕子比较晚到,可能就代表今年气候比较冷。若今年河水异常结冰,也表示气候较冷。

中国历史气温变化曲线 (竺可桢,1973)。(此图资料以年份为准,左侧朝代为辅助说明之标示,故部分年份与朝代年代会有些许差异)(资料来源/王宝贯提供 )(图说重制/欧柏昇、张语辰)

为何冬天打雷代表不祥?

王宝贯看到竺可桢的做法,觉得非常有意思,真的可以从古代文献来研究气候。于是,他动身翻找二十四史,花了很多功夫,把气象相关的资料找出来。目的就是解答多年的疑惑──为什么冬天打雷是不祥的征兆?

整理了史书中关于冬雷的纪录之后,王宝贯把过去 2000 年中每 30 年的冬雷次数统计出来。最初猜想,冬天打雷应该是在比较温暖的年份,因为温暖的时候对流比较旺盛,产生雷雨,就会打雷。

王宝贯统计过去两千年的冬雷次数,与温度、降尘的关系。
(资料来源/王宝贯提供)( 图说重制/欧柏昇、张语辰)

没想到,跟竺可桢的曲线一比之下,结果跟王宝贯预期的刚好相反,而且那个关系还好得很!也就是说,冬雷多的时候,都是冷的年份。

做研究好玩的就是,你以为是那样,做出来的结果却跟你想的是相反的。

那为什么冷的年份容易出现冬雷?目前还没有定论,但王宝贯有个暂时的解释:冬天产生雷雨,表示对流旺盛,但这个对流不一定是“热对流”,而可能是冷锋的对流。冷锋附近,对流本来就比较强,而如果冷锋后面的冷气团特别冷,冷暖的对比特别强,在气象上“斜压性”强,容易造成“斜压不稳定”。斜压不稳定,容易造成强的对流,比较有可能造成雷雨。

回到“冬天打雷不祥”的说法,古人说“不祥”应是有反常现象,而冬雷伴随的反常,就在于该年天气寒冷。

天气寒冷,又对社会与政治有何不利呢?

气候改变历史!

天气干冷的时候,农作物收成相对也较差,老百姓没东西吃,只好抢粮仓,发生社会动乱。王宝贯举例,明代末年进入“小冰期”,气候变得干冷,发生大规模的旱灾,民不聊生。因此,李自成、张献忠成为“流寇”的背景,应与小冰期的气候背景有关。

王宝贯说,也许明末的皇帝不是真的比较糟,而是运气不好。相反地,大家会说唐太宗很英明,但现在知道唐代气候温暖,因此唐代的盛世可能也与此气候条件有关。

我现在从整个历史气候来看,既有的政治体系比较糟糕的时候,往往是发生在气候比较不好的时候,容易产生动乱。

天气干冷,也与战争的频繁有关。王宝贯曾与一位中国大陆学者合作,当时那位学者在加拿大工作,统计了历代战争的次数。他们发现,战争的次数,与冬天打雷的次数,呈现统计上很高度的相关。冬雷多的时候,战争就比较多;而且冬雷多的时候,中国历史上的边界就相对南迁。这显示天气干冷的时候,汉人与北方民族可能产生较多摩擦。

明清台风路径与今日大不同

王宝贯还曾经依台风登陆站点,统计过明末清初的台风路径。他发现,当时的台风几乎都停留在广东沿海一带,不会北上到福建、浙江。

这个结果和现在的气象理论吻合:台风需要温暖的海面才能维持,但是明末的小冰期气候较冷,海面也就比较冷。于是,台风只要往北一点,就没有足够的温暖海面供应水汽、能量,很容易消散掉。

此外,王宝贯分享了一个有趣的例子,说明从古代诗文里,也可看出东亚季风区的特性。

南宋诗人赵师秀,在 《约客》这首诗这样写:“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如果只看了那首,会以为黄梅时节每一家都下雨。可是,南宋时期另一位诗人曾几的《三衢道中》,又写道“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看了这首,却会以为黄梅天气应该都很好。但是,南宋时期又有一首诗写说“熟梅天气半晴阴”,梅子熟的时后,天气半晴半阴,出自戴复古的《初夏游张园》。

你说,是家家雨、日日晴还是半晴阴?都有可能。东亚季风区的特点,就是它的天气变率特别大。

甲骨文暗藏商代气候的密码

不仅是历史文献的纪录,中研院引以为傲的甲骨文藏品,也有人拿来做气候方面的研究。当中国学者关注古文字的意思时,德裔美籍学者魏复古 (Karl August Wittfogel) 从一个很有趣的思路来研究甲骨文,即是试图从 317 片有时间记载的甲骨片推断古代气候的资讯。

例如,这片商代卜辞,是卜整个“旬”(10 天)的有关天气。卜辞作:“癸亥卜,鼎(贞),旬。二月。乙丑,夕雨。丁卯,明雨。戊(辰),小采日,雨,风。己(巳),明启。壬申,大风自北。”
资料来源│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品:《殷虚文字乙编》(一九九四) 图版一六三片 (如需转载本文,请另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申请此图授权)

魏复古看了上万片甲骨,搜集具有天气纪录的卜辞。其中一项有趣的推论是这样的──现在中国北方冬天不太会下雨,然而商代的卜辞中,冬天仍然常问未来几天会不会下雨,这表示商代的气候应比现在暖湿。

除此之外,魏复古还从打仗的季节,推出干季、雨季的时间,因为下大雨的时候并不适合打仗。他的结论不能说完全正确,但是提供了许多有意思的思路。

大工程──历史气象资料库

王宝贯几年前回到中研院之后,展开了一个更庞大的计划,把气象相关的历史记载,制作成资料库。

我们现在把文字记载完全变成电脑编码,降雨、下大雨、大雪都编一套码,一套历史的编码系统,把它数位化。

这套系统,将结合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范毅军研究员制作的中国历史 GIS 地理资讯系统,让学者可以很容易地查询历史上某时、某地的气候资讯。目的就是做一个开放的资料库,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这个资料库即将上线,未来将造福许多领域的学者。例如想要了解古代社会的动乱是否与气候有关,或想了解疾病的发生与气候、环境背景的关系,都可以利用这套系统。

王宝贯期待历史气候与地理资料库完成后,可以更容易做统计研究,鉴古推今,探究气候与环境的变迁。(摄影/张语辰)

@

──转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本文限网站刊登)

责任编辑:杨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春天的中研院,像打翻的调色盘,洒满花朵在阳光下各自缤纷,彩蝶姿意地飞着,抬头看去红艳的木绵花悬在枝头向蓝天高歌,更远的天际是黑鸢乘着上升气流英武盘旋……
  • 人类能成为“万物之灵”,“语言”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透过语言,我们累积知识、传递文化,逐渐形成多元缤纷的文明体系。研究语言学,从深层的角度看,是对于人类本质的探究;而从务实面,语言学从不同语系的异与同之间找出逻辑与规则,更有助于外语的学习。
  • 宋朝之前的海洋诗人,没什么出海经验,对海洋充满神仙想像,甚至没想过会晕船。海洋贸易渐兴的宋元之后,诗人才开始尝试出海,并留下多元观点的海洋诗:从海盗写诗到僧人咏物,从世界秩序变动到风土人情记趣。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的廖肇亨研究员,十年来研究明清海洋诗,看见其中蕴含的深厚连结关系:自我、他者、与海洋。
  • 多数人也许认为,学习生物、化学、物理等等基础科学,并一路攻读至博士学位后,只能选择留在实验室继续做研究。其实也有人“转行”行政工作,以从事研究的精神做得有声有色。学术行政团队支援在前线打仗的研究人员粮草无虞,得以全心全意投入研究工作。
  • 2004 年入秋之际,中研院欧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李有成与作家石黑一雄,在伦敦的百年茶馆 Richoux 有场难得的午茶约会。作为读者的李有成,试图挖掘作者笔下人物塑造的隐喻;作为研究者的李有成,也想追问给予创作者养分的社会环境,如何与其作品互文。石黑一雄的小说念兹在兹处理“回忆”,而他与李有成的下午茶,也在中研院的知识飨宴演讲中,经由讲者的“回忆”,再次被重现与谈论。
  • 地壳因断层活动,无时无刻皆在变化,与地震、海啸、山崩等现象更是环环相扣。“地壳变形”遂成为地震学家无法忽视的观察标的,就像地球展露情绪的迹象。中研院地球科学所的许雅儒研究员,其研究主要利用全球卫星定位观测系统 (GPS) 、地震及井下应变仪观测资料,综合分析陆地及隐没带断层在地震周期中不同时段之地表变形。 原先硕士毕业后并无进修打算,然而,来到中研院地球科学所当研究助理那年,恰巧碰上 921 地震,亲眼目睹断垣残壁和惨重伤亡,许雅儒步上探索地球科学奥秘之路,一路成为研究员,成为能看懂地球情绪起落的人。
  • 如果认为“只要精通两种语言,即可胜任翻译的工作”,那就误会大了!例如,曾被译得面目全非的《格理弗游记》(Gulliver's Travels),在在突显了翻译的重要性。中研院欧美研究所的特聘研究员单德兴认为,若要让大众得以接触美好的外文作品,也让原文作者的才识为人欣赏,翻译时便不能忽略深藏其中的“文化脉络”。
  • 谈到大洋洲考古,你可能会联想到迪士尼电影《海洋奇缘》,的确,《海洋奇缘》就是以大洋洲岛民与神话为故事脚本,内容也有与大洋洲考古史高度相符的部分。研究大洋洲考古的邱斯嘉,是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曾参与大洋洲数个遗址的考古。她透过分析 Lapita 陶器,试图勾勒出大洋洲民族的交换网络,理解陶器如何被赋予传递文化讯息的意义,以及大洋洲各 Lapita 文化分区的形成过程与文化相关性。
  • 若要了解北朝的文化,佛教艺术是不可忽视的领域,其中蕴含当时世人如何面对生与死、乱世如何寻求心灵庇护。这些故事被刻在石窟与造像碑,透过中研院史语所的颜娟英研究员实地田野调查,从艺术史的角度解读图像的时空背景、图像里的各种心思。
  • 提着一只行囊,浪迹天涯,寻找隐没在时间巨河里的历史本文。这份工作听来令喜好自由的年轻人心生向往。早在 1982 年开始,专研艺术史的颜娟英便背着背包,前往陕西、河南、新疆、巴基斯坦各地苦行,寻找被岁月保留下来的石窟与造像碑。本文专访颜娟英,聊聊为何要这么辛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