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制文革的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font print 人气: 2790
【字号】    
   标签: tags: , , ,

1966年,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

当大陆山河被染红,几亿人被卷入疯狂的政治运动时,蒋介石在台湾展开了一场影响深远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以反制文革对中华文化的摧残。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台湾得到了极大保留,为台湾几代人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基础,也使得台湾的文化底蕴、人文人情如今成为全球游客的向往。

五十年前目的迥异的两场运动,造成了如今两岸华人的巨大差异。

虽然大陆华人对“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所知不多,但蒋介石当时演讲中的话,至今仍让翻墙出来的大陆网民感叹不已。

——转自新唐人电视台

责任编辑:李小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陆的高级知识分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即为各宗族共同的命运的记录。此共同之记录,构成了各宗族融合为中华民族,更由中华民族,为共御外侮以保障其生存而造成中国国家悠久的历史。这一部悠久的历史,基于中华民族固有的德性,复发扬中华民族崇高的文化。”
  • 1949年是个动荡的时代,作为国家领导人的蒋介石,在政治纷争中选择了退隐。而国家面临存亡之际,他对政治局势做出了什么努力与尝试?值得我们去了解。
  • 《蒋中正(蒋介石)日记(1948—1954)》新书日前于国史馆发表。民国历史文化学社社长暨前国史馆长吕芳上指出,这是一部罕见的国家领导人日记。
  • 几年前看到旅居美国的阿陀一篇关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惊心动魄的南中国知青偷渡潮》一文,该文写得深入细致,气势恢宏,且数据清晰,把当年的知青偷渡重现眼前。作者不是卒友,但能写出如此佳作,可见其写作功力深厚。但一篇好文有时也会有争议的地方。我个人与作者有不同的意见不吐不快,因此在这里提出来,让大家讨论一下。
  • 在当年那个迫使大量人民“起锚”、“督卒”、“较脚”、“着草”——等同逃亡的大时代里,并非所有人都会一走了之的,所有成功的逃亡者都必须具有活跃的思想。在当年的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思想僵化,中红毒甚深的人,即使他们不是那个制度的得益者,他们也不会对那个极权制度产生怀疑,进而产生叛逆之心的。
  • 1979年以前,每当清明和重阳这两个香港法定的假期前后两周,香港政府都会开放边境的坟场让香港市民前往拜祭亲人。每当这两个节日,前往边境的人很多。在弯弯曲曲窄长的界河梧桐河南边各个大大小小的山坡上,人山人海,一个小小的沙岭坟场,能有几多真正的参拜者,来的人大都是在各个不同时期“起锚”成功的人。
  • 热带亚热带沿海潮间带的常绿阔叶灌木群落——红树林。(公有领域)
    在香港大部分的知青都是当年的“起锚”客,“起锚”本指船舶开航的意思,但在那疯狂的年代,在一群特定的人群〔广东知青〕中,却有另外一个意思,在广东当年一提起这一专有名词,人们都知道那是指偷渡。“起锚”是一种赌博,参与者要押上自己的前途与生命,那时参与这个赌博的广东知青为数不少。有的赢了,有的输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