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听琴唐诗里 清音洗尘心

作者:高天韵

琴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图为宋徽宗赵佶〈听琴图〉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704
【字号】    
   标签: tags: , , ,

,古老而高贵的乐器,演绎千年的清微淡远。

蔡邕《操》云:“琴长三尺六寸六分,像三百六十日也;广六寸,像六合也。”在传统琴学中,琴的泛音代表天,散音代表地,按音代表人,象征“天地人和”。

琴入唐诗,清音泠泠,展现古韵风雅、天人合一的安然与超脱。

李白笔下,抚琴与听琴,皆有一番潇洒飘逸。在其数十首琴诗中,《听蜀僧濬弹琴》最为人称道。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诗意:僧人濬怀抱玉琴,走下了峨眉山。他为我抬手抚琴,我仿佛听到了万壑松涛回响的苍茫醇厚。琴声悠扬美妙,宛如潺潺流水,洗去我心中的郁闷;余音回响,汇入钟声。不知不觉,深山里天色已晚,秋天的云朵也更加暗淡。

赏析:李白的诗歌总是充满盎然生气。谓词的妙用勾勒动态的组合:“抱”、“下”、“挥”、“听”、“洗”,分别修饰蜀僧的动作以及诗人自身的感受。“暮”和“暗”强调时间的推移,点染渐渐变暗的山木和流云。

两处比喻凸显蜀僧濬的高超琴艺:“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流水”语意双关,既指琴声之清澈,又令人联想伯牙、子期的知音契合。“绿绮”寓意名琴,为诗句添一抹亮色和风致。

全诗仅用四十个字,清晰地描述了季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情感,音韵动听,富于意象、声象和意境美,实属佳作。

北魏时代的抚琴石佛像,出土于山西,藏于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公有领域)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李白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诗意:月夜,诗人清闲地坐下,倾听卢隐士拨琴。忽然,一曲《悲风》响起,听来又似《寒松》调。演奏《白雪》需要手指快速动作,再弹弄《绿水》,令吾心清澈。可叹钟子期已逝,世上再无知音。

赏析:同为五律,此诗意境悲凉,而意象仍然富丽、清澄——明月、素琴、闲坐、清心。李白通晓琴道,以《悲风》、《寒松》、《白雪》、《绿水》知名琴曲串连诗句,又嵌含《风入松》。“悲”与“寒”相对,营造凄清愁苦。“白雪”和“绿水”突出琴艺精妙,且具色彩之明艳。末句叹知音难求,与操琴相扣,兼抒个人感伤,将事与情完美结合。

《听郑五愔弹琴》

孟浩然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大诗人孟浩然琴艺了得,谁能令其击节叹赏?“阮籍”代指琴师郑愔,“竹林”点明处所,又以“竹林七贤”与阮籍呼应,甚妙。

在诗中,郑君一边饮酒、一边弄琴,饮一杯、弹一曲,潇洒不羁,转眼夕阳西下。诗人写道:我本醉心于山水,此琴音正合吾心。可见乐声中亦有高山流水之意。

明代钟惺、谭元春在《唐诗归》里点评:“钟云:唐人琴诗每深妙,此诗妙处似又不在深,难言难言!”

陈洪绶的《归去来兮图卷》局部,檀香山艺术学院。(公有领域)

中唐白居易也善弄琴。《船夜援琴》意境优美,呈现超然物外的淡泊宁静。

《船夜援琴》

白居易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诗意:鸟儿和鱼儿都不见动静,月光照着江面,夜已深了。此刻身心清静,无事烦忧,唯有船中之琴为伴。七根丝弦是最好的朋友,听音的双耳乃是知音。心底沉静则琴声也淡,哪里还分得出古时、今日?

《江上琴兴》

常建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常建的琴诗别具风采。《江上琴兴》格调清远幽寂。“一弦清一心”妙不可言,烘托“玉琴”的冰洁澄明。能令月影更洁白、江水更深沉,如此琴音,莫非仙乐?

最后一句“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其意为:我才知道,这梧桐木制成的琴身,可以用黄金来标识徽位。此处“黄金”用以烘托琴的名贵及琴艺和琴境的可贵。

《张山人弹琴》透出仙风道骨。诗人以“云霞气”、“飞龙吟”及“玄鹤”“舞澄空”形容琴声的起伏开阔、变化宛转,想像十分独特。其中云霞和玄鹤之比,均由声象转视象,刻画听琴者的联想和感觉。此外,这几处比拟都对应及烘托了操琴之地——山岭,可谓出神入化。“了然云霞气,照见天地心。”挥洒壮阔情怀,竟有荡气回肠之力!

《张山人弹琴》

常建

君去芳草绿,西峰弹玉琴。
岂推丘中赏,兼得清烦襟。
朝从山口还,出岭闻清音。
了然云霞气,照见天地心。
玄鹤下澄空,翩翩舞松林。
改弦扣商声,又听飞龙吟。
稍觉此身妄,渐知仙事深。
其将炼金鼎,永矣投吾簪。

“照见天地心”

同是写琴,孟浩然豁达清淡,白居易无牵无挂,常建幽旷高远,李太白俊逸昂扬、亦发怅然悲鸣。苦乐喜忧、追寻感悟,都随古音流转,只留淡泊宁静与天地相照。

唐人琴诗,描绘了乐声、情感、山水,也写下了历史和人生。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枫桥镇,坐东朝西,面对古运河,在晨曦一抹或暮色苍莽之时,于湖水岸边听得入耳的木鼓钟声不觉令人感叹天地悠悠的怀古幽思,人人不由自主的吟唱唐代诗人张继的千古大作《枫桥夜泊》
  • 倘若欣赏一个人,应当如何赞誉?在众多的誉美之辞中,诸如:以玉树临风形容倜傥之士;以云中白鹤形容隐士高洁;以璞玉比喻有潜质而未经雕琢之人;亦或如瑶林琼树,比喻一个人容貌才智出众,犹如风尘外物……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赞誉,即以镜喻人,百代流芳。
  • 在水浒故事中,每当豪杰出场,必有诗文介绍其名号与绰号。唯独武松出场时,绰号一直空悬未着。
  • 古代的史家并不避讳将神奇的预言采撷入史,三国相关的史料中,关于预言的记载很多,其中不乏采自谶纬之言。
  • 齐国左相出访鲁国,他那豪华的车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鲁国大夫叔孙豹善于预测,当即预料了左相的结局。宴会上,齐国左相举止失礼,叔孙豹辛辣地讽咏道:“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看那老鼠都还有张皮,这人却没有礼仪,不死还等什么?如此辛辣的讽谏,齐国左相做出了怎样的回应?
  • 《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回,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观点,概说东汉末年由一统江山分裂为三国鼎立的局势。然而,历史大局的演变,真的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结果吗?
  • 汉灵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一日,沛国谯县的天空中,一只散发着金黄光芒的黄龙,轻盈矫捷地遨翔天际。百姓们纷纷举头注目,大感惊奇,消息也不迳而走,传到了京城。
  • 西汉末期开始,民间就流传着一则语意不明,扑朔迷离的预言:“代汉者,当涂高也。”
  • 西游记
    八戒相貌欠俊,怕吓着众人,于是嘴拄着墙根,死也不动。悟空见朱紫国挂了皇榜,于是念声咒语,揭了皇榜,悄悄塞到八戒身上。国王久病不愈,难道需要“八戒”?悟空进宫给国王治病,他的孤拐脸把国王吓得战战兢兢,为何悟空说他一千年也好不了?悬丝诊脉、三折肱又有怎样的含义?重温西游故事,试探其中寓意。
  • 西游记
    经过繁华的闹市,向来嘴馋的八戒却与美食失之交臂,这其中有哪些寓意?悟空与八戒携手买调和,看似日常生活化的描写,是否有什么隐喻?换个角度看西游,会发现不一样的义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