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年轻人行凶背后的原因

人气 387

【大纪元2018年03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袁玫洛杉矶报导)美国每年大约3.3万人死于枪支暴力,2月14日佛州帕克兰道格拉斯高中(Marjory Stoneman Douglas High School)致死17人的枪击案,已经是2018年第18起的校园枪击事件了。

此案19岁的凶手尼古拉斯·克鲁兹(Nikolaus Cruz)的养母在2017年刚刚去世,此后被称为问题青少年的他搬去了同校一位朋友家居住。他真的是问题少年吗?在大家关心枪支管制问题时,有人了解克鲁兹行凶背后的原因吗?

在2013-14学年接受调查的北加帕洛阿尔托高中(Palo Alto High School)学生中,有12%的人报告在过去的12个月中曾认真考虑过自杀。从2003年到2015年,在高收入、高等教育区的帕洛阿尔托,青年自杀率高达10万人中有14.1人,这又是为什么?

毁灭性行为的出现有酝酿期

泛太平洋暨东南亚妇女协会国际副会长、心理学家张珮銮表示,极端行为的出先,有可能是当事人受不了生活压力、受到外界刺激;个人精神不平衡、受到歧视等。大家应该要了解枪击案背后的原因,思考预防的方法,而不是在每次事件后才有些行动。

她说,年轻人做出毁灭性的行为、如地雷般的爆发,都是有酝酿期的。克鲁兹养母去世、又被学校退学,对他来说就仿佛天地之间没有容身之处。处此情境下,有的小孩会自杀,而他却选择了屠杀。张珮銮认为,愤世嫉俗的年轻人各国皆有,但做出无可挽救行径时,家庭、学校、社会也都有不能推卸的责任。

家长如果真心关怀孩子,应能及早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学校、教会、社会都有心理学家可以咨询,给予血气方刚的孩子宣泄方法、给予辅导;不要太早给他们贴上标签,使其无立足之地,而影响一生。

父母可能有错

张珮銮表示,杂志《Atlantic》文章“硅谷的自杀”(The Silicon Valley Suicide)中提及,也有成绩很好的学生,在高收入、高水准的父母教养下,却发生自杀行为。经追踪后发现,大多与来自父母的压力有关,有个学生因为不能进入学校乐团,被父母认为“怎么这么差、为什么别家孩子都能”,导致他最后选择自杀。虽是富裕家庭,因小孩没有成熟到一定程度,无法承受家长的压力,在自暴自弃之下,甚至会产生“为何把我生下来、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的想法,这其实是很令人心碎的。而在追踪调查中,最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父母并不认为自己有错。

张珮銮分析,父母要给孩子“健康的环境,而非富裕的环境”。在美国,父母离异、与非原生父母同住等家庭型态,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造成行为改变。有个孩子原来各方面都很不错,由于父母谈离婚时,非常计较财产分配等问题、互不相让;之后,孩子又必须一周在爸爸家、一周在妈妈家,一个月搬迁4次,完全失去正常家庭生活,没有安定感。结果,孩子个性改变,成绩一落千丈,也因此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另一个例子是,富豪家庭的小孩每天找同学在车库制造炸药,但是父母却说完全不知道,张珮銮不禁要问:这可能的吗?或是明知却放任纵容呢?

鼓励孩子 别轻易贴标签

她举出《流氓与教授》作者林建隆教授励志向上的例子鼓励年轻人。出生于台湾基隆煤矿区贫苦家庭的林建隆,父亲在矿坑灾变中炸断了一只手。在兄弟姐妹十一人中排行老六的他,虽有读书才华,却因不满现况而自甘堕落。他国中时就踏上江湖之路,18岁开赌场,23岁就因杀人未遂入狱。发监期间,母亲的一席话让他痛改前非,思考自我存在的意义,并努力寻找人生方向。坐监中他在宏德补校就读并寻求报考大学的机会。三年后他获假释,在警备总部管训队期间考取了东吴大学英文系。毕业后他赴美留学获密西根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1992年返回东吴任教至今。她说,年轻人千万不要自暴自弃。

张珮銮表示,法律规定再严厉仍要从根本的教育着手、从心里层面研讨。只有家庭及学校给予品格和道德教育,让年轻人有个温暖的家,才能激发孩子的潜力,让其更有同理心,愿意做志工。心理学家做测验分析发现,往正路引导、给年轻人正常管道宣泄情绪与精力,他们才有展现才华的舞台。

她呼吁,要从由人性、人格教育起始,加强社会与法律的责任,着重家长的再教育,并配合校园安全性等各方面的改进,才能避免惨案再发生。◇

责任编辑:方平

相关新闻
美政府枪支暴力小组 拜登主持
抵制枪支暴力 非裔社区办“和平周”
美枪支暴力成本高 达千亿美元
防枪支暴力恶化  欧盟加强管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