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手记:把心放下 自有安排

作者:张卉中

(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539
【字号】    
   标签: tags: , ,

儿子三岁不到,因外婆出车祸,妈妈经常去医院。当妈妈要出门时,他说:“赶快去看阿嬷,记得回来喔!”这么小的孩子,就兼顾了对外婆和妈妈的思念之情。之前,我外出时,偶尔会将孩子送到外婆家,外婆很疼他。

外婆住院期间,阿姨带两岁的表弟回来。因孩子小,她去医院的时间短。有一天,我意外的比较早回家。儿子得意的跟他的小表弟说:“看吧,我妈今天比你妈早回来。”宣泄了他那隐忍已久的羡慕。

儿子三岁多参加儿童夏令营,身为志工,我忙着课程的安排,孩子由别的志工带着参加两百多人的活动,我几乎忘了他的存在。志工阿姨说他好乖,都没找妈妈。这听起来很自然,因为妈妈向来没时间粘他,他也练就了不粘妈妈的本事,彼此都是人在哪儿,心就在那儿,甚少牵挂。

他上森林小学时住校,只打了一次电话回家。上学不久,他的玩具被抢,那是身为独子从未有过的经验,于是向妈妈诉说他的委屈不解,但就那么一次。而我这个妈妈不但从未打电话给他,甚至要一直提醒自己别忘了每周五要去接他回家。

他还很小,姑姑邀他去她那儿住,他答应了,稍大一点,我的朋友邀他也是。我们彼此都保留很大的空间,接纳更多的更不一样的经验。甚至很多家长担心得睡不着的事,非得跟去,例如,攀登大霸尖山这类的户外教学,我依旧以“人的命是天定的”这样的信念看待,该怎样就怎样。难道留在家里或待在爸妈身边就比较安全。

儿子高中时,和朋友结伴到日本旅游、到苏格兰短暂游学,都是他们自己安排,那是很值得的学习历程。儿子当兵时,因脚部旧伤复发,回台北荣总验伤。一路上他有序的安排,对我的照顾,倒像是他陪我去的,令我感到很欣喜。

他高中毕业后的工作、留学,回国后的工作都是自己安排的。除夕,儿子一家三口回来吃年夜饭,给了我们一个红包,说他们生活得不错了,要爸妈放心,令我们感到惊喜和欣慰。我们当父母的没怎么操心,孩子就长大了,成熟了,我们所付出的只是把心放下,听任老天的安排。真是便宜事啊!@*

点阅【成长手记】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瑞典妈妈拉尔森不是医生,更不是儿科专家、健康营养学家或食品科学专家。只是,她家里有个嗜吃甜食的小姑娘,一天竟因妈妈不给甜食大发脾气,引起了她的关注。那一次拉尔森真的觉得,自己受够了女儿的坏脾气。
  • 再过2个月过4岁生日的Rima,日前跟着爸爸自行车环岛来到花莲,特地将她义卖袜子的所得新台币1,200元捐给花莲市公所慈爱基金。花莲市长魏嘉贤称赞她勇气十足,代表花莲人感谢她对花莲震灾的关怀。
  • 孩子总会长大,有一天会离家远走他乡,父母们虽然很清楚这天迟早会到来,但却难掩内心的不舍。美国纽约有位妈妈在儿子到外地读大学后,深刻体会到孩子离开后的寂寞感,但谁也没想到,儿子的体贴替她带来莫大的惊喜⋯⋯
  • 美国佛州一位母亲说,作为家长,她的职责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长”,并拒绝成为他们的朋友或“直升机父母”,否则你将培养不出有韧性的孩子。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 绒毛玩具
    六岁之前还是处于自我为中心的时期,没有所谓的“他我概念”,如果这时强迫孩子分享,其实是抢劫的行为,要让孩子懂得“分享”,应该先满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后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渐成形。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当孩子表现得不如我们所预期,我们感到生气,而对着孩子指责、批评、责骂或威胁……但我们如此反应,除了宣泄自己的情绪外,对孩子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 良好的亲子沟通,可培养小孩愿意诉说的习惯。(Shutterstock)
    不少父母师长总是摸不透:为何孩子老爱对立反抗?也常为这种行为的教育问题而犯愁。针对这类恼人的问题,临床心理师厘清常见的教育迷思与误区,并提供三招教养秘诀,指引如何有效经营良好互动,化解剑拔弩张的危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