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溪头森海传艺木雕展 人类和自然永续共舞

人气: 27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8年04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孟宪腾台湾南投报导)即日起至7月1日止,台大实验林管理处于溪头自然教育园区森林生态展示中心2楼,举办“里山里海刻划森海传艺-陈俊宏、许万利木雕艺术联展”。用木雕艺术来呈现台湾原民部落、渔村依存土地的特有生活方式,并展现实验林长期关注自然保护共荣地方的社会责任。

台大实验林管理处副处长刘兴旺介绍表示,“里山里海”是指浅山地区和靠近海边的滨岸地区等多样性的环境生态,人类和自然可以永续共存的生活方式。这个概念源自于20年前提出的“里山倡议”,后来这个倡议更列入联合国的京都议定书之中。而在台湾,本地山村生物多样性丰富,人类和自然环境早已发展出一套共存的方式,所以,台大实验林也极力推动这个概念。

为了具体呈现昔日台湾,人、山林与海洋调和共存的样貌,实验林特别邀请陈俊宏与许万利两位木雕艺术家刻划里山、里海的生活样貌。刘兴旺接着表示,展出的两位艺术家,ㄧ个是代表原住民精神的陈俊宏老师;一个是东港海边的许万利老师,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当时农村或渔村的生活状况。

母亲是布农族人的陈俊宏(宏迪夫‧伊斯玛哈汕),从小经常跟着母亲回到桃源乡部落,在山林原野间玩耍,并与部落猎人同行,由于时常参与各族的活动,对部落文化了如指掌。身为布农族他以木雕呈现族人播种、除草、祭典等大事。进而展现台湾其他族群的生活样貌,呈现山林与人的社会和平依存关系。

陈俊宏表示,布农族与山林共存是高山的守卫者,他的雕刻作品都呈现出原民的自然生活。布农族的“夸功宴”族人围坐一圈,由长老高问,“有何功绩?”勇士则高声回答,并接受长老的酒与族人的颂赞。“占卜箱”则呈现排湾族的巫师信仰,展现原民文化。

台湾四面环海,昔日海洋哺育了在地的子民,也形成了彼此依存的生活文化。本次参展的雕刻家许万利出身于渔村东港,父执辈全是渔民,幼时即在竹筏间、海滩上成长玩耍,能细腻观察到渔民的生活样貌与心情温度,他的作品呈现出在地的人文关怀。

许万利从事雕刻逾40年,16岁即从事庙宇雕刻,1996年有感故乡文化凋零,转型艺术创作。他的作品都以“渔村”为主题,记录民国20至50年代讨海人的生活。许万利作品的风格、技巧不仅细腻,呈现出的真挚情感更是令人动容,于2007年获得“台湾工艺之家”殊荣。

昔日山区的麻竹运至渔村就能制作竹筏,竹筏是渔村的重要意象。许万利雕刻出制作竹筏时,年轻人刨竹,妇人用火烤竹,使其弯曲与年长卖力弯出竹筏船头曲度的情景。“讨钟网”则刻出半夜以摇钟号召伙伴出海后,竹筏上的三人同心协力捕鱼的辛苦。

“丰获”则展现渔人扛着鲔鱼进鱼市,小孩欢欣无比,大人忙着铲冰冷藏的愉悦。许万利的人物表情生动,比例写实,肌理随着人物劳动展现力量,人物互动更让人感受到渔村纯朴与敦厚的人情。

台大实验林近年来积极推动里山精神,辅导林农林下养蜂、栽培香菇与爱玉子,并成功协助鹿谷乡推出鹿光米的优质品牌。刘兴旺表示,鹿谷乡瑞田村的北边是浊水溪,南边是实验林的林班地,是一个非常标准的里山地区。

因此,台大实验林的共容计划才择定瑞田村为“里山倡议”的推动对象,教导当地农人使用友善农法种植稻米,然后引进稻间鸭,不用喷洒农药除福寿螺,近年更引进台大老师负责驯育的台南16号,成功帮他们营造鹿光米的品牌。希望能藉由实际行动与这次展览提倡里山精神共荣地方。

许万利雕刻林业人员使用万字钩移动木材的过程。
许万利雕刻林业人员使用万字钩移动木材的过程。(彭秋燕/大纪元)
许万利解说木雕。
许万利解说木雕。(彭秋燕/大纪元)
陈俊宏木雕夸功宴。
陈俊宏木雕夸功宴。(彭秋燕/大纪元)
陈俊宏迎宾礼。
陈俊宏迎宾礼。(彭秋燕/大纪元)
陈俊宏木雕作品。
陈俊宏木雕作品。(彭秋燕/大纪元)
雕刻家陈俊宏。
雕刻家陈俊宏。(彭秋燕/大纪元)

责任编辑:陈玟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