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小说:黑与红(25)

作者:李科林
font print 人气: 44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8年04月02日讯】我被这一突然从天而降的“结婚”,惊呆了,只觉得,天旋地转,脑子里一片空白。

和她结婚?我?我们除了谈共青团的事,从未谈及私人感情方面的话题,她也从来没有什么愿望想了解我的过去,我的家庭。我参加远征军的历史,也从未告诉她,我的性格,脾气,爱好,她全然不知,两人也从未恋爱过,怎么一下三级跳,蹦到了结婚成立家庭?我实在是想不通。

我带着满脑子的疑团,去向妹妹求救了。我妹妹最关心我的婚事了,我都三十出头,早就而立了,却没成家,我现在遇到这一棘手的婚事,能给我出主意的也非她莫属了。妹妹听完我的叙述,不假思索地说:这么打起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你还要犹豫?人家提琴拉得又好,长得也不错,又是走南闯北,香港这些地方都去过,没有嫌弃你既没钱又没地位,能够主动愿意嫁给你,这是你的福气, 还不赶快答应!

听了妹妹这么一分析,我也觉得很难得,但总感到来得太突然,一般来说,男女婚事,多半是男方提出求婚,而现在是女方提出结婚,我一点精神准备都没有。

在妹妹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去找黄琳。这次求见,她开门了。我们相对而坐,我不知该说什么好。过去和她谈入团的事,可以说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现在却呆若木鸡,半晌说不出话来。还是她首先打破了这一尴尬的局面说:“你一定很奇怪,我那么多天都不想和你见面和谈话,而一见面就提出要和你结婚,你是绝对想不到吧?可我这十几天里,想得很多,很多。我离开父母,兄弟姐妹,由台湾辗转香港来到这里,就是想尽一份力量。我有入团的要求,也是想为国家,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现在入团的事已不可能,我再也不想去追求什么遥不可及的共产主义理想了,我还是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过一辈子平静的生活就行了。”……“你的热心肠,助人为乐,温和的性格,我感到和你在一起,有一种安稳,祥和的感觉。我在北京也没有什么至亲好友,我经过几天慎重的考虑,决定向你提出我的要求,希望你考虑后,给我一个回答。”她这一席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真让我深受感动,我答应她过几天给她回复。

和她谈话后,我也想了很多。我们从未触及感情的问题,两人没经过爱的洗礼,就进入婚姻状态,成家,生儿育女,过一辈子。我们彼此了解都停留在表面,生活习惯,嗜好,都一无所知,两人贸然合在一起,会不会貌合神离?另外,最重要的是我的家庭出身,参加国民党远征军的历史,她也不了解。一旦运动来临,会不会影响她和我们的家庭?总之,一连串的问题,担心,在脑海里翻腾。

我本来想再去找妹妹商量,但一想,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两人之间的事,应该还是我们自己来谈。于是星期日,我梳洗了一翻,特地穿上我在上海买的那件,我喜欢的咖啡色灯心绒夹克,这在当时崇尚蓝,灰,黑,列宁装的五十年代,穿这种款式的夹克,真要有点超前的勇气。好在那天是星期日,同事们都上街或串亲访友去了,团里没什么人,使得我这副打扮,没有引起什么人议论。

她也正好没出去,当她开门一看见我这一不寻常的穿着,眼睛亮了一下,嘴角微微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随即就消逝了。她让我坐下还随手递给了我一杯清茶。这回可是我先说话了。我将我这几天所想的问题,担心的事,以及我的家庭出身,参加国民党远征军的历史,一古脑都倒了出来。我想她听了以后,一定会犹豫,会慎重考虑,甚至会打退堂鼓。没想到她不加思索地说:“这些我都不在乎,我的家庭也不是什么革命家庭,我提出要和你组成家庭,不是看你的财富,地位,而是看一个人是否能真正关心我,爱护我,和我共度一生。通过工作,日常团里的活动,以及你在我申请入团时对我真诚的帮助,我认为你是一个值得我信赖和托付终身的人。”

我对她给我的评价以及对我的信任,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我结结巴巴地说: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向党支部书记汇报我们的决定呢?她点头表示同意。谈判成功,相约在星期日一起去见党支部书记。

书记见我们两人一起去找他,已经有些奇怪,当我一五一十地将我们的想法和决定向他汇报完毕,他一开始似乎有些惊讶,随即笑咪咪地对我们说:“这可真是我们乐团的一件大喜事啊!你们先去民政局登记结婚,然后定一个日子,我要为你们举办一次热热闹闹的隆重的革命化的婚礼。”我们满怀着兴奋又喜悦的心情离开了书记。

这一令人们感到意外的喜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整个乐团。人们议论纷纷,有的人看见我,带着一种怀疑的眼神:黄琳是真的要和你结婚?有的和我关系比较好的同事,就冲着我伸大拇指,还有和我很熟的朋友,拍着我的肩膀:老李!平时看你蔫不急的,没想到你还挺有一套,说说你是怎么将黄琳弄到手的?

我们的婚礼,和书记商量后,定在“十一”的第二天,十月二日。所谓的婚礼,在当时的年代,也就是每人出五毛钱,买些糖果花生之类的,开一个大会,大家说说话,表示祝贺,新郎,新娘表表态,两人就算是正式夫妻,可以明正言顺地入洞房,住在一起了。

我们的住房只有七八平米,除了一张大床,衣柜,书桌,两把椅子,就什么家具也没有 了。 十月二日这天,我穿上了经过熨烫的中山装,黄琳也穿上一件有暗花的薄毛衣,未施任何粉黛就出场了,排练厅里已坐满了来看热闹的人们和领导。十时整,书记宣布婚礼开始:“今天,是我门乐团的大喜事, 李科林和黄琳同志的大喜日子。他们两人, 一位是共青团的骨干,一位是业务的骨干 ,这真是政治与业务的天作之合。”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说黄琳是业务的骨干,代表业务是当之无愧的,可我只不过是一个区区的共青团宣教委员,就代表政治了,实在令我汗颜。三反五反,肃反,历次运动,我都是挨批的物件,怎么一结婚,就升格为政治的代表了呢?我一面笑咪咪地接受人们的祝贺,一面却百思不得其解。大家拿了红红绿绿的喜糖,走过来和我们握手,就各自回自己的小屋去了

这就是书记所说的办一个热闹又隆重的“革命化”的婚礼。

婚礼过后,一切归于平静。我们的婚后生活,也是很平淡,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和浪漫的情节可叙述。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妻 子怀孕了,那正是1956年匈牙利事件发生的日子。本来这一国际事件,与我的生活毫不相干,但以后接下来所发生的整风和反右运动,竟影响了我的一生。(待续)      #

责任编辑:马鑫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们告别了同学、班排长,坐上司务长去领给养的中型吉普,来到孟拱的美军第三野战医院。我们将军医处的转院许可证交给一位金发碧眼的漂亮护士,她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将我们的名字,部队的番号,登在本上后,就发给我们每人一套天蓝色的病号穿的衣裤并带领我们到外科手术室。
  • 同学们的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不到十分钟,宪兵的吉普车呼啸而去,接着紧急集合的哨音吹得又响又急,我们都怀着大祸即将临头的感觉,迅速集合完毕。
  • 孙立人与作战参谋乘吉普车到达英军第一军团指挥所。军团长一见孙立人,像遇见了救星:“如果中国军队,再不赶去达罗援救英军,他们就可能全部被俘。”
  • 解救英军取得胜利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缅北的大街小巷。中国远征军的身价一下就提高了。
  • 刘佳听到“为它卖命,能好吗?”这句话,感觉自己从牢笼里跳出来似的,大声说:不好,当然不好,我就是被这个邪党害苦了!从小到大听它的话,结果怎么样?拚命工作,刚到中年还被一脚踢开!让多生孩子,生了养不起了,还不是自己的孩子受罪!它哪个政策是为老百姓着想?瘟疫来了,全国封控,控制不住了又全面放开,拿民生当儿戏。
  • 茂利一边装菜,一边对大车司机说:这岔路口把两块地分开,东边的老地用老法子种,菜好看还好吃,我们西边的差点误入歧途,我就是听了好人言,三退了,得到神保佑了。人活着啊,走什么路,选哪边太重要了,你选正的神就保佑你,你给坏的邪的站队,就没个好。遇到岔路口,可得好好想想走哪边。
  • 老蒙在离休前是个“长”,“平稳着陆”退下后,买花草,认识了老郑。一来二去熟了,老蒙跟老郑说,现在朋友多数相互利用,称兄道弟也不见得为情谊,我们的花缘比金子珍贵。
  • 记得我整个小学阶段好像都在捡破烂,学校每学期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上交多少斤废铁,还捡过废纸。家里能上交的东西都交出去了。那垃圾箱,臭水沟我们都不会放过。我们很大一片家属区的孩子都在同一间学校上学,全校的学生都要求捡废铁,到哪里去捡呢?
  • 大陆知名媒体人江雪的文章《长安十日——我的封城十日志》,记录了一些封城细节和感受。在严厉控制言论的墙内,作者只是用平和的文字表述,但仍然难掩内心愤怒的呐喊。
  • 郭晶是位社工,她以社会工作者独特的眼光,在封城后有意识地持续书写、思考、细腻的记下自己的日常生活,写出了城里人们的恐慌、惧怕、焦虑和坚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