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典故】小满要“吃苦” 祭祀蚕神车神

小满节气正是秋天播种的冬小麦成熟的时候。(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4301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8年05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周慧心综合报导)今年5月21日10时14分太阳到达黄经60度,进入二十四节气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历书记载:“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意思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因此是小满。

二十四节气里,有小雪、大雪,有小暑、大暑,但小满之后并没有大满,俗话说:“满招损”,想来古人懂得小满即安,安即是福?

小满分三候。《逸周书‧时训解》:“小满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聚畜百药。靡草死,麦秋至。”

一候苦菜秀:此时苦菜生长茂盛,可以采来吃了;二候靡草死:靡草是一种喜阴的植物,靡草死正是小满节气阳气日盛的标志;三候麦秋至,此时正是秋天播种的冬小麦成熟的时候。秋表示谷物成熟收获的季节。虽然时间还是初夏,但对于冬小麦来说,却到了成熟的季节,所以叫做麦秋至。

小满是个“吃苦”的时节

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在《本草纲目》上可以看到别名:贝母、龙葵、苦苣、败酱和天泡草。其中〈草之七〉记载陶弘景曰︰“益州乃有苦菜,土人专食之,充健无病,疑或是此。”益州的原住民专吃苦菜,体力充沛健康无病,可能是因为吃苦菜之故。苦菜不挑地方,田边、山间,处处有之。

小满时,中国民间有吃苦菜(苦苣、苦菊)的习俗。(shutterstock)

中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唐风‧采苓》中就有采苦菜的描写:“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苦菜医学上叫它败酱草,宁夏人叫它“苦苦菜”,陕西人叫它“苦麻菜”。

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

医学上多用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宁夏人喜欢把苦菜烫熟,冷淘凉拌,调以盐、醋、辣油或蒜泥,清凉辣香,吃馒头、米饭,使人食欲大增。也有用黄米汤将苦菜腌成黄色,吃起来酸中带甜,脆嫩爽口。有的人还将苦菜用开水烫熟,挤出苦汁,用以做汤、做馅、热炒、煮面,各具风味。

小满乍来 蚕妇煮茧

中国是最早发明种桑饲蚕的国家。在古代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中,蚕桑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无论是古代帝王还是普通百姓都对蚕有着很高的敬意。

据清代苏州人顾禄的《清嘉录》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可见,古时,小满节气时新丝已行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丝商无不满怀期望,等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

蚕全身都是宝,是乡民的家食之源,人们对它充满感激之情。但由于蚕很娇贵,难以养活,气温、湿度,桑叶的冷、熟、干、湿等均影响蚕的生长。古人把蚕视作“天物”,为了祈求养蚕有个好的收成,人们在黄历四月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祭祀蚕神。

大约五千年前,在中国的黄河流域,开始有人类养蚕的纪录。(fotolia)

古人以小满节为蚕神诞辰日,所以在这一天,以养蚕著称的江浙一带很热闹。在江苏省吴江县盛泽,小满日演戏祭蚕神,按惯例,第一天演昆剧,第二、三天演京剧,均请名班名角登台,内容均取祥瑞、吉利之意。

届时,江浙一带乡民近趋远来,如潮似涌,商贩茶店酒肆设摊营业。据记载,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江南盛泽丝业公所兴建了先蚕祠,祠内专门筑了戏楼,楼侧设厢楼(相当于剧院之包厢),台下石板广场可容万人观剧。小满前后三天由丝业公所出资,筵请各班登台唱大戏,所演的戏目都是丝业公所董事门反复斟酌点定的祥瑞戏,以讨个吉利。

民国年间沈云所作《盛湖竹枝词》谓:“先蚕庙里剧登场,男释耕耘女罢桑。只为今朝逢小满,万人空巷斗新妆。”

蚕神的传说

蚕神在古代有多种称呼:蚕女、马头娘、缧祖、马明王、马明菩萨、蚕花娘娘、蚕丝仙姑、蚕皇老太等,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司蚕桑之神。

蚕神在汉代以前就出现了,称其神曰先蚕,指桑蚕之神。北齐改祭祀黄帝,北周又改祭祀黄帝元妃西陵氏,即缧祖。

《山海经‧海外北经》中记载:“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 意思是一欧丝女子跪在桑树边吃桑吐丝。这是蚕神的雏型。

《荀子‧赋篇》中《赋蚕》有云:“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者与?”言蚕身柔婉而头似马。到了晋《搜神记》中的《女化蚕》,蚕女被演绎为马头人身的蚕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马头娘,而杭嘉湖一代的老百姓都喜欢叫她“蚕花娘娘”,每年养蚕的时候,大家都会祭拜“蚕花娘娘”。

绿色桑叶蚕茧。(shutterstock)

南朝东阳无疑的《齐谐记》也记录了蚕神:“正月半有神降陈氏之宅,云是蚕神,若能见祭,当令蚕桑百倍。”

宋戴埴《鼠璞》“蚕马同本”条云:“唐《乘异集》载,蜀中寺观多塑女人披马皮,谓马头娘,以祈蚕……俗谓蚕神为马明菩萨。”

古代帝王对祭祀蚕神活动很重视,皇宫内设有先蚕坛,供皇后亲蚕时祭祀用。每当养蚕之前,须杀一头牛祭祀蚕神嫘祖,祭祀仪式十分隆重。

民间的蚕神崇拜是蚕乡风俗中最重要的活动。除祭祀嫘祖外,各地也祭拜“蚕母”、“蚕花娘娘”、“蚕三姑”、“蚕花五圣”、“青衣神”等蚕神。浙江温州曾发现宋代的“蚕母”像。

民间供奉蚕神的场所不完全相同,有的建有专门的蚕神庙、蚕王殿,有的在佛寺的偏殿或所供养的菩萨旁塑个蚕神像,有的蚕农家在墙上嵌砌神龛供奉“蚕神纸马”。

“动三车”与“车神”

南方民间有小满“动三车”的说法,三车即为“牛车、水车、纺车”,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们便忙着踏水车翻水;收割下来的油菜籽等着农人去舂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另外蚕宝宝也要细心照料,小满前后,蚕要开始结茧了,养蚕人忙着摇动纺车缫丝。同时要祭祀掌管这“三车”的神灵,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风调雨顺,能有好收成。

小满祭“车神”。相传“车神”为白龙,人们在水车磨子上放上鱼肉、香烛等物品祭拜,同时还要特地准备一杯白水,祭祀时把水撒入农田内,祝祷水现涌旺、祈求雨水充足。#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农谚中有一句“大寒过年”。大寒,冬春正交替,人间准备过年。“腊八祭神告岁成”是古代过年民俗中领头的节目。清代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砚台翰墨磨出飘香的年味……
  • 命理学家认为生肖应该跟节气走,从立春算起,也就是2018年2月4日05时28分后出生的孩子属狗。
  •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立春之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的位置是为雨水。雨水本来是指冰雪融化成水。雨水时节,正是春雨绵绵的季节,万物欣欣向荣,草木萌生。
  •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此时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冬眠的昆虫,草木也竞相舒展。今年的惊蛰是3月5日23:28。
  • 今天春分,在凌晨00:15之时,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等长,阴阳各半,此后北半球昼渐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 清明即是节气也是节日。为何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一枝独秀,被当做隆重的节日呢?
  • 谷雨节气的第一候花信风就是牡丹,因此牡丹也被称为“谷雨花”,民间流传着武则天将牡丹贬去洛阳的传说,事实是⋯⋯另据古书记载,因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这又是怎么回事?
  • “春分”在一年中是一个很有指标性的节气,在生命过程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精神象征。中国的节气“春分”指示新生、诞生的含意;西方的逾越节、复活节的时间也都在此时节。东西方文化对生命的理解在春分时节展现了什么妙合之处吗?
  • 围炉、守岁中,远处、近处的爆竹声此起彼落传开来!暖风褪去柳梢冷,一夜唤回天地春!守护传统价值的民俗,守护人心中的善,穿过除夕,正月初一的新年晨光将春天捎回大地!
  • 悠悠千载,立春带春来!立春的精神与器物文明有哪些丰富的表现?立春养生怎么养?我们从天人合一的视野,展开立春的丰富文化内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