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2018年天象揭秘-下部

逆天而为痛悔迟50:1942——英中毁佛继天谴,逆天惨劫醒人间(上)

作者:古金
font print 人气: 6664
【字号】    
   标签: tags: , , , ,

第五十章 1942:英中毁佛继天谴,逆天惨劫醒人间(上)

前面几章,我们拨开伪史,在天象之下还原了1942年中国远征军出兵缅甸的真实影像,展现了几场胜仗和整体惨败的天道根源。深入解读,当时的天象只是注定了中国大败,而钻行野人山的不战惨死,却是杜聿明逆天毁佛的巨大罪业招来的——但真相远不止于此。

(接前文 逆天而为痛悔迟49:1942——毁佛遭天谴,惨死野人山(下)

1. 天人合一,英军死局?

上面的天象图,在《第四十八章 1942:毁佛遭天谴,惨死野人山(中)》展现后,大家知道那是中国远征军的惨烈天劫,是对杜聿明无知灭佛的天谴,但是,那只是历史真容的一半。

1942年1月4日,日军先头部队越过泰缅国界,进入缅甸南部狭长地带。20~31日,日军激战攻取缅南重镇毛淡棉。而后,英印第17师8000多人一路溃退,师长率领小部队跑在最前面,大部队紧跟。2月22日,追击的日军主力全力扑向锡当河,竟抢到了英军大部队的前面。23日,开过锡当河大桥的17师师长下令炸桥,隔断日军追击,造成该师大部分被日军先头部队截堵在东岸。17师算上突围泅渡逃回的,仅剩3500人。而另外编制的、英军中总最骁勇的尼泊尔廓尔喀雇佣兵,参战的4个营也伤亡2000多人。

图50-1:1942年金星守牛宿天象,本是对英军百年毁佛的天谴,被杜聿明顶了过来。

注意上文2月22、23日,日军全面击溃英印17师的时间,正对应上图金星逆行守牛宿的拐点(留守时刻)2月22日,前面说过牛宿分野是吴越地区,涵盖对应着缅甸。准确的时空对应表明:这个天象是对英军的天谴。

讲到这一步,三个关键问题接踵而来:

(1)为什么会天谴英军?英军在缅甸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

(2)前面三章讲的是这个天谴和中国远征军的准确对应,难道这个天劫本来和远征军无关么?

(3)为什么英军能被救下来,解脱这个天劫?释迦摩尼佛都说过不能灭掉注定的罪业,谁又能这么大范围地改变因果?

2. 英军辱佛,恶果自做

1824年第一次英缅战争,缅甸战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1885年第三次英缅战争,缅甸亡国,沦为英国殖民地。缅甸盛行小乘佛教,人人信佛。而英国人信仰的是西方的基督教,自幼接受基督教一神论的思想,认为除了上帝,没有别的神,所以傲慢地鄙视缅甸人的佛教信仰,经常发生辱佛之事。

一次两次,那是个别军人的行为,但是多了,特别是主帅放任,那就是英军整体的行为了。前面讲过,灭佛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天大的罪业,而个别人侮辱佛像,对佛诋毁诽谤,对个人来说罪业大,如果英军整体来分担,罪业就被“稀释”了。但是不断发生,变本加厉,积攒起来就成了大罪。前面在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渊源中,大家都看到了这条天道法则:人间的罪业永远也不会随着时间而磨灭,只能在偿还的等待中追加“利息”,越拖延越沉重。那么上图1942年的天象,原来是套在英军头上的绞锁,那是天道安排最终偿还的时刻。

当然,英国殖民缅甸时,也有恶政恶行,如高税收掠夺,为占领布匹市场,禁止缅甸人织布,私自织布要剁手指等等。这些罪恶也是大罪业,但是远远比不上辱佛毁佛的罪业。前面讲过,金星守牛天象的寓意之一是“国易政”,改朝换代的意思,所以这个天象是结束缅甸的英国统治、做总清算,而主要的罪业是英国人毁佛。

屈从恶行,罪业分担

英军谁当此劫?是整个英缅第一师,英国长期驻守缅甸的,一直是这支部队。后来去的英国军队,是帮着第一师抗日的。第一师7000多人大部分是缅甸人,少部分是英国人。

有读者可能会问:英军辱佛遭天谴,可以理解,为什么英缅军中的缅甸人,也要跟着遭劫呢?他们是信佛的,不会辱佛啊?

这是典型的人的思维,天道可不是这样衡量的。别忘了上一章讲过:为什么杜军长毁佛,远征军第5军都要跟着他遭天谴?因为听命于他的,按他的路子走的,特别是跟他一路撤退的,都是他一路人,是这路人把杜帅的权力捧起来的,没有他们,杜聿明一个人怎么能犯下那么大的毁佛天罪呢?同理,英缅第一师中那些英国兵肆意辱佛,他们的特权也是军队中那些缅甸兵给抬起来的。那些屈从英军辱佛的缅甸兵,就是跟毁佛者一伙的。何况英国兵是无知而犯天法,而顺从辱佛的缅甸兵是明知故犯,出卖良知,顺从罪恶,当然要分担罪恶。

天时已到,恶报难逃

那为什么英印第17师和尼泊尔雇佣军先应了天劫?他们都没有毁佛的历史,却如天象之期,先被日军击溃,损失极为惨重?

其实,在天道上看:谁帮这些遭天劫的人,谁就跟他们是一伙的,谁就得替他们分担天谴。前面讲过缅甸战场谁当老大谁犯傻:英军司令亚历山大,是从欧洲战场调来救火的,中国远征军总指挥史迪威,是美国派来的,他们虽然与灭佛无关系,但是他们一心想要挽救毁佛遭恶报的英军,就得来承担天谴的诅咒。

3. 远征军一救英军,戴安澜初顶天劫

来缅甸帮忙的英印第17师溃逃后,天劫就指向了英缅第1师。日军直扑缅甸首都仰光,驻守在那里的英缅师,奉亚历山大之命,3月6日逃到同古。

3月8日,日军占领仰光,停顿修整,而逃到同古的英缅第一师,也奇怪地休息起来。

英军逃避,国军顶替

中国远征军在英军的急切请求下,戴安澜的200师于2月16日作为先头部队入缅,在3月8日进入同古接防。戴师长去找斯高特师长询问敌情,回答不知;询问日军战法,回答不明了。同古城不但没有防御工事,也不做警戒,城门大开,日军奸细是否混进来了?不知道。更奇怪的是英缅第一师全体睡懒觉,早上7点不起床。仰光离此只有250来公里,日军机械化师真开来了怎么办?

英缅师状态极不正常,丝毫不像军人。斯高特也是打过大仗,靠军功战绩升任师长的,而此时,他思维已经完全不正常了,典型的受诅咒的模样,破罐子破摔,颓丧痴呆。

但是戴安澜的接防,拯救了他们。这些人看到有人来替他们了,有活路了,匆忙逃走。自然,这个天谴大难就落在了戴安澜200师的头上。

战法错误,坐以待毙

戴安澜奉蒋介石之命,要在同古死守7天,吸引日军主力包围上来之后,国军和英军在外部反包围,夹击歼灭日军主力。

这种反包围的战法,貌似兵法,其实不是,因为不会打仗的人都能想出来:我被敌人包围了,突围出去搬救兵,回来夹击敌人,就这么简单。因为外部包围圈太大,反包围难度很大,所以还是混战,风险极大。在实践中,反包围者经常被打得全军覆没,城破人亡。清朝后期,太平天国的安庆、天京两次保卫战,都是这样惨败的,太平天国就此灭亡。但是反包围也有成功的,王莽的新朝末年,著名的昆阳大战就是这样,刘秀出城搬救兵,城里城外两面夹击,1万多人把围困昆阳(今河南叶县)的王莽42万大军杀得片甲不存。

其实,这种反包围战的胜负有共性,因为不是兵法是混战,所以都是精锐之师,打败弱旅。

同古交战,谁是精锐之师?当然是日军,日军火力比远征军强3倍不止,士兵训练有素,将领精通兵法,几个月内,在东南亚、太平洋,把美国军队、欧洲军队打得全军覆没,马上要占领整个东南亚了,士气极盛。这样看来,让戴安澜死守同古,诱发同古大会战,国军搞反包围,毫无胜算。

戴安澜深谙兵法,知道这次是把他当刘秀使了。可是这和1900多年前的昆阳战场完全不是一回事啊!昆阳大捷有三个必须的条件:

(1)昆阳城小而坚,王莽大军虽然人多,但绝大部分在观阵,挤不上去,攻城的也攻不上去。

(2)王莽大军主帅不会打仗,而刘秀带兵从周边杀回来,神勇无比。

(3)当时在新朝大军营中,夜间砸下了火流星,白天有山一样的奇云降落到地面消散,这些天象已经把王莽大军吓着了[1]。

可是这3个条件,当时在同古都没有。戴安澜越想越不对劲,于是写下遗书,还下令全师官兵都必须写遗书,别留遗憾。

替人扛罪,死受不退

3月19日,日军攻打同古。200师苦守待援,可是负责运输兵力的英军,不但没把会战的远征军主力运到前线会战,英缅师还背信弃义逃跑了,把右翼让给了日军,使200师被一倍于己的敌人三面围击,包围圈不断缩小……

戴安澜是真听话,他不像杜聿明后来那样假听话、暗中抗命会演戏。他奉命死守不退,看着死到临头,也不抗命,只是向远征军总部发电询问:“敌与我接触战自19日,激战至28日,凡十余日矣。我已濒弹尽粮绝之境,官兵两日无以果腹,仍固守同古铁路以东阵地……自交战之初,敌势之猛,前所未有,尤以24日至今,敌机更不断轰炸,掩护其战车(注:坦克)纵横,且炮兵使用大量毒气弹,昼夜轮番向我阵地进攻……援兵不至,我虽欲与同古城共存亡,然难遏倭寇之凶焰……何益之有?”

而远征军总指挥史迪威回复的指令竟然是:死守,不许撤退!

史迪威马上派廖耀湘的新22师去救援,去夹击日军。以前怎么不派援军呢?他在等英军如约进军同古,可是英军早跑了,史迪威还在幻想等待……

廖耀湘的援军能不能及时赶到?英军何时能到?史迪威根本没底。其实,廖耀湘的军队在半路上被日军围城打援,堵截住了,没有丝毫进展。

史迪威因为这个愚蠢害人的命令,一直被人痛斥,完全不会打仗的样子。谁都能看明白不撤退就必死无疑,史迪威还在没底的幻想中徜徉。

可是史迪威后来却变成了军事精英,成功领着114人包括妇女全身而退,跋山涉水走入印度,无一人伤亡;制定了反攻计划,训练了数万远征军精兵,反攻缅甸时,还亲手创造了标榜史册、写进教科书的新战术“陆空奔袭密支那”……为什么史迪威也像杜聿明那样,前后判若两人啊?就像前面讲过的:史迪威那时是受到天谴诅咒的,因为他要挽救被天谴的英军,所以,他的思维也被撒旦操纵着,是撒旦要让戴安澜和他的200师死在同古顶罪!

从战法布置,到战局演进,到史迪威最后的命令,都是让戴安澜的200师被日军围歼。200师救下了该在同古遭天劫的英缅第一师,就得替他们顶这个天劫!天道使然。

4. 重演坑友背信义,英军被围求救急

撤出法国,坑惨盟友

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1784~1865)说:“国家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成了英国外交立国之本。二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以此为本,见利背义。

1940年5月下旬,英军主力和法军一部被德军包围在法国北部。英军不通知友军,悄悄向敦克尔克撤退。法军还在前线抵抗,发现侧翼暴露,防线已经崩溃,只好跟着英军跑,一路溃不成军,被德军追着打。撤到港口,法军主力在周边拼死抵抗,英国征集全国所有的可用船只,横渡英吉利海峡去接人。开始英船只接本国人,甚至用枪逼着法军下船。法国向丘吉尔强烈抗议,英国才开始有限地接运盟军,后来法国、荷兰、比利时也派舰船去救援。奉命前期掩护的法军主力,撤到岸边才发现:丘吉尔承诺的要掩护法军上船的英军早撤光了,船已经没影了。敦克尔克大撤退,原计划只能撤走3万人,实施中因为德军延误战机,天气、海况意外帮忙,撤走了33.8万,里边有法军9万,但是法军主力部队做掩护被坑,死伤3万多,被俘4万多。

图50-2:1940年5月法军掩护下的敦克尔克大撤退,盟军排队等候船只渡过英吉利海峡去英国。

作为敦克尔克大撤退总指挥的亚历山大将军,1942年奉命来到缅甸指挥全域,英国已经为再来一次坑盟友的大撤退,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是万一能守住缅甸,岂不更好?所以英方开始观望。

贪利观望撤仓惶,英军被困仁安羌

在戴安澜的200师把斯高特的英缅师换下来之后,英国在“只顾私利,不顾道德”的战略下,单方放弃同古会战,命英缅师后撤,把同古的右翼让给日军。想看中日火拼,能否坐收渔利,所以没急着撤。

在同古,远征军被英军坑惨,200师差点成了替死鬼,幸亏在3月30日完美撤出包围,没像法军那样被坑后崩溃。英方一边和中方制定平满纳会战计划,做出和南面日军决战的态势,一边在4月13日开始破坏平满纳西北方向的仁安羌油田。仁安羌油田是英国在缅甸巨大的战略资源、工业资源基地,炸毁这个油田,这样的决定,绝不是在缅甸的英军司令亚历山大自己敢作主的,这一定是英国政府的通盘考量。这表明英国高层已经决定全面撤退,坑中国顶雷[2]。此时日军开始向西线的英军逼近,英方仓促下令,让英缅师撤往仁安羌毁掉整个油田。

英缅师到仁安羌去全面爆破油田,不久就被日军小部队包围,被压挤在油田里的一块小高地上。日军人少,也不敢冒然攻击这支7000人的英军主力,围而不打,一面警戒待援,一面在油田救火。7000英军几次突围,都被打了回来,完全没有战斗力的样子,求援坐等。缅甸的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连夜跑到远征军司令部求救。

英缅第一师,刚从同古虎口被戴安澜救出来,又在仁安羌陷入龙潭,典型的在劫难逃。这样印证了前面所说:1942年太白守牛宿的天象,原来是对英军的天谴。

5. 顶替死劫,完美化解?

为什么200师替英缅师顶天谴,扛死劫,还能全身而退呢?这就要看战神的修行了,境界高,能力就大,低层的天劫就奈何不了他。当然,也有表面救援的契机。

谁救了戴安澜?不是顶级战神孙立人,当时孙立人还在国内,没进入缅甸呢。是杜聿明,杜聿明为此跟史迪威吵翻了,奋力抗命,让戴安澜突围,这才有了200师的完美撤出。

可能有人问了:前面不是讲杜聿明不是犯下毁佛大罪了吗?他受天谴诅咒最深重,亲手害了整个第5军,后来是他下令让200师走野人山,害了戴安澜!他怎么可能清醒呢?这次怎么可能救戴安澜呢?

要知道,杜聿明毁佛是在4月7日,而他抗命史迪威,力救戴安澜是在3月28日,那时杜聿明还没闯祸犯天条呢,他那时一点也不糊涂,还是中国屈指可数的英杰名将!

由此,又一个惊人的逆天教训展现开来——

6. 天谴英军无关中国,逆天毁佛惨剧自作

虽然历史不容假设,但是这里的假设,能展现天道。假如杜聿明不炸毁那200座佛塔,或者他听了余韶师长之劝,保留佛塔,结局会怎样?

那样杜帅就不会犯下毁佛大罪,也就不受天谴诅咒,他就不会前后判若两人,一直保持清醒,也就一直是蒋介石听话的好学生,蒋介石两道急电,他只要听从一个,就能完整地把远征军从密支那的大路上撤回,机械化装备不会损失,全身而退。出征缅甸虽然没有达到战略目的,但是也有几个胜仗啊,那样更没有野人山的惨败啊,那样杜聿明既有救戴安澜200师之功,又有挽救远征军之功,奇功至伟,仍然是英雄本色。

看上面的天象图:1942年金星守牛宿的天象,在时空上和英军在缅甸遭劫准确对应,人间已经有人应劫了,只是天谴降灾被人分摊了,天意已经实现了,不需要人间再画蛇添足了。

也就是说,在底层旧运程中,没有杜聿明毁佛、远征军惨死野人山这回事,杜聿明炸佛塔,纯粹是节外生枝。但是,这个偶然又太意外了,一口气炸毁200座佛塔圣物,远远超过了英军百年毁佛的罪业,天象正在天谴人间毁佛之时,杜聿明赶上了这个现世现报的契机,更大的罪业一举把天劫顶了过去,而且恶果更大!

一时心血来潮,逆天毁佛,遭受天谴,害人害军害国家,自己一生在兵家的修行尽毁,教训何其惨痛!(未完,待续)

注释:

[1]《后汉书・武帝纪》: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2]据远征军老兵王楚英的回忆录:在仁安羌战役打响前两天,4月16日,印度总督韦维尔已经向缅甸的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发出“绝密急电”:令他“把缅英军全部完整地迅速撤到印度,让中国军队继续同日军周旋”。@

点阅《逆天而为痛悔迟:453-2018年天象揭秘》相关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