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蛛丝马迹”和骏马有关吗

作者:杜若

蛛丝马迹,本义是不明显的痕迹,通过蛛丝和马迹留下的细微痕迹,从而找到解决事情的线索和关键处。

“马迹”令人生疑

蜘蛛吐的丝很纤细,结成的蜘蛛网,若不仔细看,很难看到它的存在。(pixabay)
蜘蛛吐的丝很纤细,结成的蜘蛛网,若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它的存在。(pixabay)

蜘蛛吐的丝很纤细,结成的蜘蛛网,若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它的存在。而马蹄留下的痕迹可是一点都不纤细,比起蛛丝,可谓是“庞然大物”。

“蛛丝”和“马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为什么会组合在一起呢?而且,如果“马迹”真的是指马蹄印,就有违“蛛丝马迹”这句成语的本义了。

是古人词汇搭配失误?还是古人眼中的“马迹”另有所指?

“马迹”之源

“蛛丝马迹”最早出自于清朝王家贲撰写的《别雅序》,文中说:“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疑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大意是,尽管大开通假、假借之门,造成文字通用现象,泛滥成灾。但最终都会留下蛛丝马迹,汉字的本源本义都在古书中保存着,还是有迹可循,能够查出字的本源。

作者王家贲所说的马迹中的“马”,是指一种昆虫,名叫灶马。

中国古代,家家户户使用灶台烧火煮饭。天气暖和时,灶马生活在野外草丛中;天气转冷时,就回到灶台附近穴居。

唐朝《酉阳杂俎》卷十七《广动植之二.虫篇》记载:“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于灶侧。俗言,灶有马,足食之兆也。”灶马的体形很像蟋蟀,生活在灶台附近。人们常说,灶台中有灶马的踪迹,是食物充足的征兆。百姓常把灶马称为“马”。

灶马是一种昆虫,体型很像蟋蟀(Thegreenj/维基百科)
灶马是一种昆虫,体形很像蟋蟀(Thegreenj/维基百科)

蜘蛛和灶马 伙房的搭档

灶马在灶台上爬行时,会留下不易察觉的痕迹,它的痕迹就被称为“马迹”。在古代,烧火做饭的伙房也常会出现蛛网。当时人们的眼中,“蜘蛛”和“灶马”是一对常客,是经常出没于伙房的一对搭档。

灶马的马迹和蛛丝一样,细微纤小让人难以辨认,于是睿智的华夏先祖将生活中的观察,溶进使用的语言中,进而演变为一句成语。“蛛丝马迹”尽管细微,但只要人们认真仔细辨识,还是能够找出一些线索,作为解开难题的关键点。

因为灶马是昆虫,所以清人夏敬渠在《野雯曝言》七十九回中,曾写作“蛛丝虫迹”。

探寻一番“蛛丝马迹”这句成语,竟然发现有如此丰富的典故。先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态度,成就了这句使用频率很高的成语,不得不令人感佩,由衷点赞。@*#

责任编辑:王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