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射箭没射中怎么办?反求诸己

作者:杜若

射,起源于上古黄帝时期,挥、夷牟两位大臣分别制作弓和箭,以箭镞的锋利,来威慑天下。(《礼记正义》卷62)

周朝射礼 选人才 观仁义

周朝时期,将射礼作为五种大礼之一,同时也是贵族必须掌握的六艺之一。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之御,图为东汉马战车。(John Hill/Wikimedia Commons)

古时举行射礼。射箭之前,比赛的双方要互相揖让,表示义;射完之后,退下赛场,回到席位上愉快地共饮,被认为是仁者之道。

大型射礼,天子诸侯都要参加,从中观察士子的言行举止是否能够立德于世,藉以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

古今思维差异

古今思维大不相同。在现代,如果一个人射箭,箭射出去后,没有射中目标,习惯的思维也许会想:怎么这么难射?是不是箭不好,品质太差了?上网查一查是哪家公司的产品?

古人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遇到不顺利的地方,反过来多想一想自己。图为现代仿制的古代所用的复合弓。(Traumrune/Wikimedia Commons)

而古人若是射不中目标,却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想法。《孟子‧公孙丑章句上》里面有句话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就是说,射箭之前,射手要心正,身体才会正,张弓搭箭也会稳固,这样射出去的箭容易射中目标。如果没有射中,不应埋怨胜过自己的人,而应该反过来想想自己有哪里没有做好。

古人习惯的思维方式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遇到不顺利的地方,反过来多想一想自己,这样就不会常把“都是某某害的”、“都是某某造成的”作为口头语。

不同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结果也就不会相同。

正己 有扈归附

大禹治水,使百姓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许多诸侯都来归顺他。当时有一个诸侯“有扈氏”起兵反叛,大禹王派他的儿子伯启平定叛乱。两军在甘泽(地名)对阵,结果伯启被打败了,率军撤退逃亡。

东汉画像石──大禹(《大禹治水》局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藏。(三猎/Wikimedia Commons)

伯启手下的将领要求重整军队,再出兵还击。伯启却说:“不用再打了。”众将领都很不解。

伯启说:“我的封地不小,我的百姓也不少,但还是打了败仗,是因为我的德行太薄弱,推行的教令也不够完善。”(《吕氏春秋‧先己》)

伯启看到平定叛乱之事没有成功,心里就想自己的品德还有哪里需要改善。他益发勤俭度日,不求享受和娱乐,尊敬长辈,任用贤能,默默地坚持了一年,结果有扈氏不请自到,亲自带领族人自愿归附伯启。@*#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