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趣闻】神圣之林──上课时瞄一瞄教授后面的壁画吧!

作者:史多华

巴黎索邦大学的圆形剧场大讲堂的壁画,夏凡内,《神圣之林》,1887至1889年,25.6×4.5公尺。图为2017年6月24日巴黎世界环境公约大会于索邦大学举行,法国总统马克龙致词。(ETIENNE LAURENT/AFP via Getty Images)

font print 人气: 546
【字号】    
   标签: tags: , , ,

1886年,画家夏凡内收到了一份重大的工作合同——装饰索邦大学(la Sorbonne)的半圆剧场大讲堂上方的壁画。这项工作虽然荣耀(索邦大学历史悠久,堪称法国第一学府),但挑战也不小,因为弧形壁面长度超过二十五公尺。这样长的水平画面上不容易想像出一个谐和的构图。

不过,夏凡内很快地开始起草,他采用《神圣之林》的神话主题,把学术殿堂转换为一个神秘安详的圣地,漫步其中的是代表各个学科的拟人化的人物形象;包括辩才,诗歌,哲学,历史,植物学,地质学,物理学和几何学。这些人物身着优雅的古装,有男有女,或站或卧,错落有致地罗列在带状的林间绿地上,伴随着端坐中央、象征索邦大学的女神。人物之间的呼应、互动,或紧凑或舒缓,就像旋律中的音符一般随着节奏铺陈开来,流畅谐和。

然而,看似众多的人物,夏凡内却完全只用一个女模特儿来完成所有的人物造型设计。也就是说,画家需要什么姿势、什么动作体态,他只需告诉模特儿,那位模特儿就改换动作以配合画家绘制草图或素描。 然后画家再把素描稿转印到画布上,加以美化或修改,使他们更符合题材及构图所需。例如,这些人物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因此有时画家必须将写生的模特儿抹去胸部或加上胡须,成为不同的性别的人物。

这位身负重任的年轻的女模特儿长期为画家摆姿势,看着画家工作。但是腼腆的她却一直不好意思告诉画家,其实她自己已经学画画好几年了。这位模特儿不是别人,正是后来成为前卫画家的苏珊.瓦拉东 (Suzanne Valadon)。她为夏凡内作模特儿时才15岁。学画初期她经常为其他画家做模特儿,同时观摩、学习画家们的作画技巧。除了夏凡内,雷诺瓦、罗特列克等人作品中都有她的倩影。画家窦加发现了她的天分,鼓励她走上画家的路。受当时潮流的影响,她的作品被归为后印象主义或象征主义。瓦拉东于1894年进入国家美术学会(Société nationale des Beaux-Arts),是第一位进入该会的女画家。

苏珊.瓦拉东(Suzanne Valadon,1865-1938),画家兼模特儿。(公有领域)

而索邦大学的学生何其幸运!在上大堂课时,如果觉得无趣或疲乏,大可抬起头细细品味这幅崇高而雅致的《神圣之林》。也是在作品完成一个世纪之后,索邦大学的学生们才知道这位壁画上的诸多人物,原型竟然是同一个瓦拉东——当然是没有胡须的啦!@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984年1月23日,在一个挤爆了的会议室里面,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正准备展示他的最新设计。鸦雀无声的现场,弥漫一股沉重而诡异的气氛。第一张投影片才刚放出来,观众席突然爆出了笑声、叫骂混杂着嘘声。贝聿铭脸色铁青,招牌笑容从脸上消失了。他转头询问翻译小姐,想了解观众是怎么回事。批评的声浪使翻译小姐泪水夺眶而出,翻不下去了。情况很明显:法国民众接受不了他的作品!
  • 贾克‧路易‧大卫是法国新古典主义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也是最受拿破仑一世欣赏和重用的御用画家。他不仅擅长大幅历史画,他绘制的人物肖像尤其出类拔萃,对于人物的特征和神韵都能精准掌握。
  • 有些人喜欢收集邮票、标签或火柴盒、等小玩意儿,而法王路易十四喜欢收集的东西就有点沉重了。他喜欢收集“城市”!他不只是攻占它们,还想把它们永远保存在眼前 。
  • 1822年,22岁的维克多.雨果和少女阿黛勒.芙雪定了婚约。对雨果而言,未婚妻几乎是完美无缺,唯一令他担忧的,是这女孩对画素描的狂热。
  • 这四个总统像在罗什摩尔峰(Mount Rushmore)上,由岩石切割而成,用以献给这些在美国历史上贡献卓著的总统。然而,把他们刻在山头上总是个比较奇特的想法。到底是谁的主意呢?
  • 十八世纪画肖像家吉伯特.史都华的作品,《滑冰者(威廉. 葛兰德肖像)》是英国绘画史上第一幅运动中的肖像画,而且还是个滑冰者!这个创举可说大获成功。
  • 1785年,罗浮宫沙龙展开幕了,瑞典画家维特穆勒焦虑中等待着。他绘制的一幅巨大的肖像画,将会被展示在一个尊贵的重要位置;因为他画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时的王后—玛丽‧安托奈特!
  • 在那样一个困难的时代,华莱士先生以优美造型的艺术设施,无私的提供了清泉,不仅为人们解了渴,更以艺术之美滋润、抚慰了人心,真是功德无量啊!
  • 战败的法国人在绝望、愤怒与耻辱中,决定表达出对失去国土的哀悼!于是,普拉蒂耶的斯特拉斯堡雕像就成了对失落土地的感情寄托。
  • 十七世纪法兰德斯女画家克拉拉.琵特斯在这些精密描绘的反光面上,画家巧妙、几乎不着痕迹地留下了许多小小自画像,就如同低调的签名落款一般。对观众而言,则是“找找看”的游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