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集锦 文化漫步

白居易看透芍药 借问来得及修行解轮回吗?

作者:允嘉徽

芍药(容乃加/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1582
【字号】    
   标签: tags: , , ,

立如芍药 坐如牡丹

牡丹花残春去了,芍药正是青春。说芍药“美”,总也说不完,纤纤玉茎、亭亭花姿,圆满甜美的娇容,若少女十七八,风姿绰约动人,“立如芍药,坐如牡丹”展现美女的气质。

自古以来,人们说牡丹是花王,芍药是花后;“国色天香”的王冠给了牡丹,而给“芍药”的帽子,却有千百种。对芍药之美南辕北辙的见解,早自最早的诗史上,就已经展开了。

芍药开在夏初窈窕留余春,自古以美貌闻名。(容乃加/大纪元)

唐德宗一朝的进士刘禹锡有句咏牡丹诗“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对爱牡丹花的人来说,谁能不晓呢?这句“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千古颂,让人对中唐时期爱煞牡丹的唐流风尚印象深刻;而这句诗中同时也用了对比手法描写了芍药──“庭前芍药妖无格”。只不过刘禹锡这一说,恐怕说服不了所有爱花人,柳宗元就是其中一位。

芍药窈窕留余春 

柳宗元赞美芍药:“欹红醉浓露,窈窕留余春 ”、“悠悠南国人”(注1)。颜不因酒,只因饮了浓露,映现南方佳人芍药的清芳高洁;《神农本草经》卷二,说芍药有一名称“余容”。芍药开在暮春初夏,是否芍药的绮丽挽回了春天?

有诗评家爱煞了柳宗元这句“欹红醉浓露,窈窕留余春 ”,颁予咏物诗的桂冠。清代吴乔《围炉诗话》就说柳子厚《芍药》见体物之妙,“‘欹红醉浓露,窈窕留余春’,近体中好句皆不及……”。

清代何焯《义门读书记》说柳宗元以芍药表君子心迹,这里说的是借用了楚辞“香草美人”比喻美德君子的笔法“亦楚词以美人为君子旨也”。王闿运手批《唐诗选》说柳咏芍药“无凡艳而颇似咏兰”。

年花〈元亨利贞〉花材中运用了芍药为主角。(中华花艺文教基金会提供)

这么说来,芍药到底俗不俗呢?或竟邪不邪呢?

《诗经‧溱洧》芍药典故 

柳宗元这首赞美芍药自在优雅,诗的最后一句“愿致溱洧赠”中的“溱洧赠”,是引用了《诗经‧郑风‧溱洧》篇情人以芍药相赠的典故。

三千年前的郑国,有溱水、洧水。春天冰融,水势盛大,浩浩涣涣流荡而过。刚过了上巳时节,有一男一女相遇,那女子劝男子一起去水边看风景,男子被说动了心。在那广大无际美丽的地方,他们相谑嘻笑,快乐悠游。男子女子互相爱慕,将离时送了对方芍药。好像电影剧终了停格在芍药上:

芍药又名将离、离草。(容乃加/大纪元)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兰)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注2)

古来芍药也叫离草、将离,是离别时相赠的花。当时,郑国有这样的风俗,三月上巳日,桃花顺水流下时,人们在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持兰草,祓除不祥,也就是汉代的“祓禊”。

《诗经毛诗序》 说《溱洧》是一篇刺乱醒世之作,“兵革不息,男女相弃,淫风大行,莫之能救也。”

到了宋代朱熹评注,把这首诗说成淫奔者的自叙,“士女相与戏谑,且以勺药为赠,而结恩情之厚也。此诗,淫奔者,自叙之词。”汉代毛诗序的解读秉承诗三百“思无邪”的立意,以刺乱醒世,说是淫奔之词岂不失去了诗经的本意?

到了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卷五》还是倾向于汉代毛诗的看法,“此篇则刺淫者也,皆非淫诗”,认为宋儒的读解偏邪了。

富贵芍药宰相 出类拔萃

清 郎世宁 《仙萼长春图册_芍药图》(台北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在中国,北牡丹,南芍药。江南广陵(今扬州)芍药甲天下,和洛阳牡丹齐名。 广陵名贵的芍药称“金带围”或“金缠腰”,这种花是可遇不可求的,怎地说法?因为金腰带不是从种子生成开花的,也可以说是天授与的吧,这种花一现出,城中就有人要当宰相了。宋代陈师道 《后山谈丛》记载:“红叶而黄腰,号金带围,而无种,有时而出,则城中当有宰相。”当真有这回事。

《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记载,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魏国公韩琦以资政殿学士统帅淮南,家园中的一株红芍药开出了四朵奇花,中间黄色花蕊好像金带缠腰,就像宋朝宰相的朝服,红色官袍缠金色腰带。

当时扬州芍药中还没出现过这品种呢!韩琦就邀请了四位在朝中任职的朋友──王珪 、王安石和陈昇之,同赏奇花以应祥瑞。赏花盛会中,剪下四朵芍药,四人各簪一朵在头上,盛景应盛会。之后的三十年间,这四人都分别当上了宋朝宰相。其中陈昇之是临时替补了泻肚子的某朝官赴会赏花,这不是天意吗? 这芍药就是后来的名品“金缠腰”,也叫“金带围”。

清 李墅《四相簪花图扇》。(公有领域)

“芍药”不仅以容貌美好婉约示人,她还有妙用,被称为女科之花,是妇女的良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芍药有多种妙用:“同白术补脾,同人参补气,以酒炒补阴……”

芍药一朵“解语花”,然而,世间人是否“解花语”呢?芍药是绰约君子?还是妖艳俗物?芍药是刺乱醒世的花使吗?还是放荡者迷惑人的幻象呢?……

世间人真有解花人?

和元稹相交相契的白居易还有另一种“解花语”。谷雨去、春风逝,白居易看着庭园里的芍药花残,花老矣……花谢、花开、花又谢,他恍然通上了另外空间一般,生老病死轮回转换,今世的我岂非是幻身?

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

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

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
(《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

穿透了芍药的青春色相,白居易悟了一些“道”,越过了花衰的哀怜,把着稀疏残花,恳切追问:今天我还有人身在,我还来得及修行解轮回吗?

芍药谢了,春天也已经失去了踪影。“我欲留春情不浅,青春别我苦无情。”……(宋‧张耒 《题宣州后堂壁四首 其二》)#

清 黄慎《韩魏公簪金带围图》轴(或名《韩琦簪花图》)。(公有领域)

@*

注1:柳宗元《戏题堦前芍药》 
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欹红醉浓露,窈窕留余春。
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
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

注2:《诗经‧郑风‧溱洧》二章: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点阅花间集锦 文化漫步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华佗觉得奇怪,喊醒睡熟的妻子,一五一十地将刚才发生的事给她描述了一遍。妻子望着窗外的花木药草说:“这里的一草一木,到你手里都成了良药,被你用来救活了无数病人的生命,独有这株芍药被冷落一旁。
  • 一千多年前的医药著作《本经》里,已有芍药的名称记载。南北朝杰出的医学家陶弘景开始把它分为白芍、赤芍两 种。它们不同之处在于:赤芍为野生品,入药以原药生用,其功用长于凉血逐瘀﹔功效长于补血养阴。以浙 江出产的芍药,品质最佳,称为“杭白芍”。
  • “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如果你要一览花王牡丹的大器,如果你想一亲花后牡丹的雍容,你一定要珍惜三月中气谷雨时节。牡丹花为何称“花王”?知道唐宋清三代赏牡丹的时尚……
  • “国色天香”形容牡丹花也形容美人,想知道典故来源吗?骊姬、唐代仕女簪花都和“国色”、“天香”典故有关。
  • 一生不追求富贵的苦吟诗人孟郊,进士登科时“春风得意”的跃然开怀,“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怡然自得,看似不寻常的反应,其根底是什么心情?和《游子吟》有何牵绊吗?
  • 母亲节赏中国文化的母亲花--萱草,顾一顾萱草的典故和故事……忘忧草、萱草和北堂、萱堂都是和母亲相关的典故。萱草的相关诗句,游子吟……孟郊、王冕他们的孝亲孝行故事……
  • 端午节这个节日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富,然而,民俗中却有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之说,这是怎么回事呢?有什么文化内涵呢?
  • 百善孝为先,子女赡养老人天经地义。《孟子‧梁惠王上》中还有这样一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明代书法家杜环堪称是这方面的典范。
  • 从明成祖到清朝末代皇帝,紫禁城一直是明清皇帝的皇宫,天子奉天承运治理天下的地方。“紫禁城”的命名有什么依据吗?为何对应天上的星宇空间呢?
  • 俳优是中国古代的滑稽艺人,他们以演戏为生,社会地位低下,却能在插科打诨中嘲讽时政。一些俳优被征召入宫,他们不仅要取悦于君王,更是在以这种幽默、迂回的方式向君王进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