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山画作赏析系列

画意诗情赏析–林玉山竹雀画是指画?

作者:梅溪子
font print 人气: 699
【字号】    
   标签: tags: , , ,

缘起:

稿写玉山伯画作赏析系列时,再度重温大师绘画世界里的“麻雀百态”。在百数只麻雀之气韵、用笔、象形、赋彩上比较其“工笔”与“写意”,也观察“笔法”及“画风”。有一张1982年竹雀图立即引起笔者注意,因为它特别“与众不同”。

本文:

如上图所示,这图画有不少特别之处,我们就一项一项逐一来重点探讨:
(1)钤印非刻印的朱红用印、而是色彩“画押”;
(2)落款字体比较像行草;
(3)麻雀羽毛渲染层次较不分明,雀头较不圆润、鸟嘴鸟爪较不尖细;
(4)竹干竹叶比较水彩化,又麻雀头、身,少毛笔“笔迹”、多了“水迹”;

1982年,林玉山花鸟画竹雀图,风格似“指画”。(桃园市文化局典藏/提供)

 

(5)画家题款“无笔无墨写竹雀”,可能系自谦,也可能是“一语双关”。
总之,本图“自成一格”无笔绘法,布局、赋彩、气韵仍然生动,在下独家研判之为“手指画”,是耶?非耶?如果属实,此幅小品图画以后必将“价值连城”,因为“物以稀为贵”, 这是玉山伯传世的唯一特殊画作。

林玉山花鸟画中各种麻雀的形象、赋彩、用笔与气韵的表现。(梅溪子编排/大纪元)

美术馆典藏赏析画评曰:“画面协调完美,落款字体飘逸、符合画意,麻雀与竹枝竹叶相互呵成一气,笔意生动,极富生意,整体表现出轻盈恬然的气氛。”(详细请上《桃园网路美术馆》,查看“林玉山麻雀”。)

顺便一提“指画”,此画法在清朝被画家“高其佩”(1660-1734年)发扬光大。他有个真实的传奇故事:八岁就学国画,笔墨画经验10多年,恨不能有成。有一回睡梦中,他被一位神人带到某处房间,里面挂满国画杰作,梦中心向往墨迹,室内无笔无纸有墨,又唯有一碗清水,他就用手指浸水蘸墨来临摹之。

醒来后尝试用笔记录梦中所见,画不出真味。后来他就用手指蘸墨,四指、手掌、手背泼墨而画出其气韵,练习后而“自成一家”。因此刻有用印:画从梦得,梦自心成。(笔者对“梦笔生花”这类事迹深信不疑,因为自己当年“物理化学”博士论文遇瓶颈,真地在睡梦中得到解决的灵感。这是题外话。)

结论:

毕竟指画非主流,只是一个小支流,因为必须先有深厚传统国画底子,双倍苦功。 五百年来后继乏人, 名家兴之所至、 偶尔戏作而已。

近代中国艺术家浸淫衍溢指画最深的是名家“潘天寿”(1897-1971年,浙江海宁人);在台湾出名的画家,好像除了“八朋画友”郑月波教授(1907-1991年,新加坡出生,中年在台湾任艺术教授),及傅狷夫教授(1910-2007年,杭州人,1949年渡海来台)外,没看到其他人有多作指画。

玉山伯1982年再度到美国访友,旅游途中可能一时无笔无砚,权且以指代笔绘出他“三绝”虎鹿雀之一的小品花鸟赠送友人,如此设想合情合理吧。正是:

山伯常写黄雀友,胸有成竹小品优;
无笔蘸墨来指救,偶意戏作非人求;
竹报平安即平顺,雀兆丰年立丰收;
祝福美意图文茂,特别画作世间留。

以上个人愚见或有偏差,希望美术专家贤达不吝赐教。但愿本文研判不是“一厢情愿”,总是“野人献曝”,敬请包涵指正。

后语:
端午节当天,收到画家林玉山哲嗣、林柏亭兄来电邮,证实黄士嘉受赠而后典藏于桃园美术馆的“竹雀图”应为玉山仙罕作珍贵之“指画”。特此公布于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未啸已风生─林玉山的绘画艺术》展,梅溪子将画作“移师”到大纪元纸上美术长廊,以所摄影画作为主佐以诗文,陪伴读者来顾赏“林玉山的绘画艺术”系列。此第一篇:《彩墨挥洒藏百兽》。台湾前辈画家林玉山“水墨胶彩融合界,观物写意功伟厥”,传物传神。
  • 玉山画伯在《爱雀吟》诗句里,曾夫子自道:平生最爱雀,黄雀如挚友。营巢屋檐下,朝朝常聚首。秋深噪霜庭,春来跳新柳。相看两不厌,闲来忘坐久。作者观画有感而发,即画赋诗,组合画与诗,与读者一起顾赏林玉山精彩画雀……
  • 玉山伯以一生之力静观花鸟,更及写生珍禽异兽。有人赞誉玉山伯“墨泼起鸟声”;说他画虎“未啸已风生”,见他画雀更是“一绝”,鸟语花香的画作动人心弦、发人幽情。随著作者的诗情画意一起来顾赏。
  • 和作者一起顾赏画家林玉山寄情乡土留画迹的作品。台湾前辈画家林玉山“书法、题诗、作画”三绝,“读万卷书”更加以“行千里路”旅行写生。在绘画技法上,他以“胶彩”与“水墨”融合;到了晚年的山水画更试求中西线描与光影并用,同时仍然秉承“我心正见、故我画”的原则以作画。
  • 俗语说“定能生慧、静能通神”,玉山伯提倡的是“专注”观察万物,“知天、知地、知物”,静下心来“写生、写神、写意”。除了美术的技法,文学、文史、民俗风情的历练修为,即是“大师”有别于“画匠”之关键。一起顾赏林玉山“静思人物画民俗”之画。
  • 国宝级艺术家林玉山创作的水牛图像,呈现敦厚朴实的形象,令人感动。他写生家乡景物的细密重彩画作,〈莲池〉、〈甘蔗〉、〈夕照〉获得台展的特选首奖,前者已指定为国宝。嘉义市政府文化局3、4楼展览室的“嘉邑‧故乡~林玉山110纪念展”特别选定林玉山大师110岁的生日4月1日举办开幕活动,由市长涂醒哲邀请贵宾一起欣赏国宝级大师精湛的艺术创作。
  • 台北市美术馆典藏一代宗师林玉山的画作,其中有一幅罕见的版画题名为《葫芦乾坤》,绘制年代登录为“不详”。作者追踪考证此版画的年代,并且赏析画家的“诗情画意”,和版画中别有天地的逍遥乐。
  • 文徵明以“白描法”钩出娉婷玉立的莲花,用极婉约匀称的细线来钩勒。为了显现花瓣的精气有神,画瓣尖,下笔时先以书法中的“顿笔”为之,再提笔上来,一上来就见真章了。我们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线条是那么细致温和,好像随手不经意地就画出来似的,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显得韵味无穷。
  •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轮廓线以外,不添加任何线条也就是没画皴法。 这幅画怎么和常见的中国山水画迥然不同呢?
  • 来自比利时的法兰德斯风格画家安东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公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画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所绘的肖像画,优雅地呈现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宫廷样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师,他善于运用色彩和大胆的笔触来表达光线、物体的移动和布料质地。这项特长也让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绘出高度精准却仍具有绘画特点的蕾丝质地。蕾丝这种非常精致又复杂的布料是16至17世纪时富有的艺术赞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饰配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