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古代通讯方式:飞鸟传书

作者:宋宝蓝

古时没有手机,没有网络,身处异地的人们靠书信互传讯息。

战时有烽火传递军情,驿站系统建立后,也有驿使骑马或疾走传递书信。除此之外,历史上还有利用飞禽来传递书信的传说。

驿站系统建立后,有驿使骑马或疾走传递书信。图为清 张演《枫驿停车》。(公有领域)

飞鸽传书

在古装影视剧中,常见飞鸽传书的情节。经过训练的信鸽,即使飞行数千里也不会迷路,能够准确到达目的地。现代学者研究,鸽子的两眼之间有一块凸起的地方,此处可以感知地球磁场变化和地理纬度,从而有判断方向的本能。信鸽的这项本能,使它成为人们传递书信的好帮手。

现在难以考证信鸽传书起于何时,不过至唐代时,信鸽传书就已经被广泛应用。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大唐宰相张九龄少年时期,家里养了很多鸽子,每当他想和亲朋好友传递书信时,就将书信系在鸽子的脚上,并让它们往收信方所在地飞去。当时的信鸽称为“飞奴”。这一通信方式,受到时人的青睐。

飞鸽传书,代代相传。大唐之后,宋、元、明、清各朝也保持着飞鸽传书的通讯方式。

青鸟传书

根据《山海经》记载,上古时期正神西王母有三只青鸟,其中一只被选为信使。

青鸟居住在三危山,方圆百里。青鸟能飞越千山万水,传送天地人之间的信息,并将吉祥、美好的佳音传向人间。青鸟并非普通禽鸟,是天国神鸟,是王母的使者。

大汉时期,汉武帝诚心向道,多次遇到神仙。《神仙传》记载,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登临嵩山大愚石窟,修建道宫。命董仲舒、东方朔沐浴吃斋,和他一起静修思道。

宋 刘松年《瑶池献寿图》。《汉武帝内传》记载,西王母曾往见汉武帝,并赠仙桃四枚。本幅描绘西王母与汉武帝相向对坐交谈,众女仙捧桃实竞进,有祥瑞庆寿之寓意。(公有领域)

西王母看到汉武帝有求道之心,于是亲自书写了一封信,派青鸟传给汉武帝。青鸟奉命飞行,将书信送到大汉王宫承华殿之前。七月七日那天,王母降临王宫,向武帝传道。

从此,诗中便有了青鸟的身影。唐代李白有诗云:“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南唐中主李璟诗云:“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有诗曰:“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都是借用了“青鸟传书”的典故。

西王母统治着西方昆仑山脉上众多神仙所居住的天庭,时常有玉女和三足鸟相伴。(公有领域)

鸿雁传书

除了飞鸽、青鸟可以担任信使外,还有守信的大雁。

《汉书.卷五四.苏建传》:“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着书信,从信中得知苏武等人在北海。

相传,唐朝薛平贵长年远征,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几年,依然忠贞不渝,耐心等待丈夫的归来。

一天,王宝钏正在挑野菜。忽然听到空中传来鸿雁的鸣声。王宝钏撕下罗裙,咬破指尖,伴随着思念的眼泪,写下一封家书,由大雁捎给薛平贵,以倾诉思念之情。鸿雁传书,寄托妻子的浓浓爱恋,也寄托着美好忠贞的爱情。

古代虽然没有今天令人眼花缭乱的科技产品,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造物主创造万物,皆可为人所用。这些特别的信使,也可以为人们捎来远方的讯息,架起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宋崔白秋浦蓉賓 軸
鸿雁传书比喻投寄书信或书信往来。图为宋 崔白《秋浦蓉宾》,两鸿雁振翅凌空。(公有领域)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