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陷危机 中共推新政策 转嫁给百姓

人气 20405

【大纪元2018年07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何坚报导)最近几天中国大陆爆发的“疫苗之火”,正拷问着中国人的良知和对中共体制的信心。熊熊火势之下,一则关于国税地税合并的新闻显得悄无声息,尽管这则消息背后,可能掩盖的是一座几近喷发的危机火山。

征税改革 磨刀霍霍割韭菜?

近日中共印发《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要求确保年底前完成国税地税合并的改革。

1994年国税、地税分离的分税制,对于20年来的中国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分税制让地方政府有了经济动力(压力)去广开财路,于是土地财政出现了,房地产泡沫越来越大;于是政府融资平台出现了,地方政府债务越来越膨胀。

24年前分家的国税地税征管,如今为何重新合二为一?

尽管党媒宣传说此举是为了提高征管效率、降低征纳成本,中央财大财税学院院长白彦锋的解读,可能更贴近中共的真实目的。白彦锋认为,“国税地税合并之后,税务局不仅仅是收税,非税收入也可以纳入税务局管理,这和美国的国内收入署性质有些相似。”

时政评论员文昭则认为,这是为新税种的开征铺路,意味着在生活层面能够触及到社会大众的改变,即将到来。

一句话,就是政府(中共)现在急需钱,需要财政以更多名目,更加高效地向企业和民众,征收更多的钱,尤其是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处在爆雷边缘之际。

让无数中国父母怒火狂烧的假疫苗生产商长春长生生物公司,多年来为何能在伪劣、造假疫苗和行贿风波中屹立不倒,除开中共体制和其毁灭中国传统道德的深层因素,浅层原因之一可能就有它给政府缴了很多税。2017年长生生物上缴(非增值税)税金一个多亿,2015年曾上榜吉林省纳税百强企业名单。

分税制曾经释放出地方债这头猛虎,中共现在将其重新合并,应该是不指望能将地方债关进笼子,更可能是为了填补无底洞似的地方政府债务缺口,而磨刀霍霍,准备收割新税收。

地方政府债务≥63.8万亿

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泡沫,被外界视为中国经济危机的爆破点,不过到底有多大,目前尚无定论。

中共人大财经委委员贺铿5月19日称:“国外机构估计,我们的地方债大概是40万亿,这应该是合理的,不高。但是地方政府就没有一个想还债的。”

中共财政部7月18日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6.8万亿元,与国外估算差了一倍不止,这其中的猫腻,就在于地方债务隐形化。

地方政府除了发行财政部许可额度内的政府债券之外,通过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等各类平台融资的其它部分,则被视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据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陈柳的研究,对隐性债务中最主要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进行不完全估算,2016年底各省平台合计总负债为30.27万亿。该估算没统计地方政府通过各类契约形成PPP项目、政府购买服务等其它隐性债务。

清华大学财税研究所所长白重恩团队的调研结果为,截至2017年6月底,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约为47万亿元。

中国地方政府的真实债务,如果按照白重恩团队的研究来估算,应该约为63.8万亿元;即使按陈柳团队的不完全估算,也超过47万亿。

再加上中共中央政府的债务(2018年一季度末13.4万亿),中共政府的负债率(债务/GDP),就不是明面上的37%,而至少是94%(基于白重恩研究)或74%(基于陈柳研究),远远超过了国际公认60%的警戒线。

地方债已成地雷阵

近期从P2P网贷爆雷潮,到陆续出现房地产企业跑路、能源企业违约,外界普遍解读为是债务风险失控,危机爆发的前兆。

而对于债务危机中最大的地雷——地方政府负债,中共的态度却是首鼠两端。

中共《政府工作报告》年年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意思就是允许甚至鼓励政府举债发展。但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又说“加强地方债务管理”,意思就是你可以举债,但需要控制规模,千万不能出现风险。

对于中国的杠杆问题,也就是债务危机,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表面上是总量问题,本质上是结构问题;表面上是金融问题,本质上是财政问题。他认为,对比财政去杠杆(财政部门要求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减少借贷)和金融去杠杆(金融部门减少放贷),在中国目前的现实条件下,财政去杠杆更好。

这个意思是说,中国的债务危机看起来是负债总额高,其实是负债方,也就是政府(中共)和国企的体制问题;要解决债务危机,最好是地方政府和国企少借钱。

不过,因为中共是将“维持稳定”(维持其生存),作为执政首要目标。因此,作为中共专制机器的地方政府,天然具有不可遏制的债务需求:

不借钱哪有饭吃,如何养活庞大的党政官僚机构;不借钱发展经济哪有政绩,如何凭GDP成绩去升官发财。

等到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到爆雷边缘了,中央政府不得不去尝试解决,但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发现,地方债根本就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银行⇔地方政府举债(发工资、还贷款、发展经济)⇔中央政府(为地方财政兜底)。

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一句话道破关键:“地方政府事实上是无法破产的。”

中国有3000多个市县行政区,相当于3000多个隐雷,一旦一小颗爆炸,就可能引起区域性的连锁反应。

2018年6月12日,湖南耒阳市出现大陆首例拖欠公务员工资事件。

6月底,湖南常德市政府强迫银行为融资平台延期。

7月13日,贵州黔东南州政府棚改项目逾期违约。

财政下滑,债务累加,去杠杆背景下,中国地方政府何以生存? 要么举债,要么卖地。

数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卖地收入就与去年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当(占比超过90%)的城市数量多达14个。

这些城市的土地收入上半年基本翻番。除了地价上涨、去库存因素外,在地方债防风险、地方融资渠道收窄的背景下,多数地方政府存在卖地偿还隐性债务的行为。

不过,地方政府的债务不会凭空消失,而会透过卖土地、推高房价,转移到更为不堪的楼市泡沫中。接盘的只能是普通老百姓,像一茬茬嫩韭菜一样,在楼市中飘零,等待着不知何时降临的被收割。

政府为债务兜底?

据国际清算银行新数据, 2017年中国债务已经达到了GDP的256%;每年仅宏观利息就达12万亿人民币,超过名义GDP增量8万亿~9万亿人民币。

虽然中国债务危机触目惊心,不过麦格理证券经济学家胡伟俊与主流看法不同,他对中国债务问题,尤其是中共地方债,颇有信心。

胡伟俊的信心来自于中国的特殊国情:政府(中共)对国家的掌控。

他认为海外看重中国债务危机,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收入不足以覆盖利息支出,从而存在违约风险。但胡伟俊相信地方债违约会影响民生,上级政府不得不救,所以地方政府不会破产。

而且国企高负债也很特殊,因为债主基本是国有金融机构。胡伟俊相信国有银行有政府的隐性支持,所以银行也不会破产。

胡伟俊总结了中国债务问题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央行具有无限供给人民币的能力,无论是银行还是地方政府的负债,最后都由央行来兜底。

同时,中共还有资本管制。因为政府无限印钞票,在正常的经济社会中是不可持续的。不提货币超发导致的通货膨胀,仅仅货币贬值引发资本外流,就足以引爆金融危机。

不过胡伟俊指出,中共的资本管制堵住了资本外流的管道,能有效控制中国债务危机。

胡伟俊的这种观点,相当贴近中国的经济现实,例如十多年前,中国银行体系坏帐率高达40%以上,技术上已经破产,但银行依然快速发展。

打破兜底幻觉?

然而,政府印钞票为债务兜底,虽然是中共发展经济的历史和现实状况,但却必须面对一个极限值的问题:中共为债务兜底终究是有其极限。这种兜底极限,或者说危机临界点,更多的是一种公众心理预期(心理承受力)。

中共能为地方政府和国有银行债务买单?过去是可以,现在已是未知,未来更不用提。

在当今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的时代,无论是银行、企业或者民众,都不可能相信政府有能力无限制(发行货币)为债务兜底、兑付。事实上,就连中共自己也不信。

2017年12月23日,中共财政部提出,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坚决打消地方政府认为中央政府会“买单”的“幻觉”,坚决打消金融机构认为政府会兜底的“幻觉”。

2018年7月16日消息,一轮由中央多部门参与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排查已启动。

2018年7月17日,财政部连发4份通报,公布了云南、广西、安徽、宁波等地政府存在违法违规举债担保行为,不少负有直接责任的官员遭撤职。

前方高危 民众小心债务转移

虽然中共对地方债的态度很纠结,但不得不有所行动,于是,财政政策开始转向。

7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将申报建设地铁的经济总量、财力门槛提高3倍,并设下了一个软性指标——债务率(60%),即财政资金投入不得低于40%。这个地铁游戏规则的变动,或许是财政政策转变风向的前奏。

中共党媒《经济参考报》7月20日发表头版评论称,不要指望旧发展模式“回光返照”,其中点名“地方政府仍以各种方式超出地方实际举债”。

中共持续敲打地方政府的“兜底幻觉”,当然不代表它准备改变专制体制、让政府能够破产,而是试图竭力推延地方债的快速增长。

巨大的地方债危机,不仅对中共而言是无解的死循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更预示着前方高危。

因为中共无法消除地方债的无限膨胀,但却能将债务泡沫部分转移至民众身上。

财经专栏作家孙骁骥认为,中共会将地方债击鼓传花,转移至居民债务。而转嫁地方债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楼市和股市。

中国家庭债务近两年来激增,时间上正好是中共去杠杆、地方政府剔除不良债务的时期,其中的逻辑比较耐人寻味。

他认为,最近两年中国房市去库存,导致中小城市的房贷大量增加,中国家庭债务70%来自房贷,实质就是民众在帮助地方政府和国企“去债务”。

孙骁骥认为,中共如今对地方债表态强硬,就是明示地方政府可以有较大空间来自己寻找方法处理债务。而中国的历次股市牛市,也都有为地方政府和国企融资而上涨的影子。#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大陆居民去年债务增加6万多亿
去年地方债翻倍 大陆多省债务率超警戒线
融资 债务 销售问题同临 大陆房企日子难熬
专家警告:大陆部分省市债务率超警戒
纪元商城
这种肥皂不会耗损 永远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里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这种杯子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个被捕
这些亚马逊好物 让你生活品质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