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明天继续下去

作者:川本三郎(日本)
广岛红叶谷 金秋红枫斑斓(肖蕾/ 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529
【字号】    
   标签: tags: , , ,

读书、看电影、搭火车到远地、一心一意的走路……
明白一个人静静度过一天有多难之后,
开始懂了其中的幸福。
然后,明天继续下去。
“就把日常每一天,当成回忆般记下吧!”

公寓青春

秋季的某一天,有事到京都去住了一夜。

到关西时,我回程经常会搭电车来个铁道之旅。
去的时候,急着赶时间,因而搭新干线。隔日工作完毕的回程,再搭新干线回来,未免无聊,于是回程都会绕到北陆或信州回东京。

……

这一天,我决定从京都到名古屋搭新干线,从名古屋搭中央西线到盐尻,从那里转中央东线回新宿。因为想看木曾群山的红叶。

由于搭的是快速电车,所以离开名古屋之后,停车的站只有千种、多治见、中津川、木曾福岛、然后就到盐尻。停靠的站少,也只好无奈接受。

中途没停靠的站,很多跟电影很有缘。多治见之后的瑞浪,出现在松本清张原著,大庭秀雄执导的杰作《眼之壁》(一九五八年)里。片中佐田启二为跟踪逼死上司的票据诈欺犯而来到这里,追查事件的线索。

瑞浪之后的惠那,是井上靖原著,丰田四郎执导的《忧愁平野》(一九六三年)里容貌忧郁的女主角新珠三千代的故乡。故事设定是她来自逐渐没落的望族,木材批发商的千金。这样的身世更加凸显新珠三千代满是抑郁的美。

中津川在我的记忆中,是延续美国胡士托音乐节的精神而举办全日本户外音乐祭的地点。我在当《朝日杂志》记者时曾经采访过,令人怀念。

中津川之后的落合川出现在“男人真命苦”系列电影第四十四集《寅次郎的告白》。渥美清饰演的寅次郎和摊贩伙伴关敬六,就站在这座车站前。车站正前方有木曾川流过,景色优美。

过了落合川后,就从岐阜县进入长野县。经过木曾福岛快到盐尻之前有一个叫奈良井的小站。离中仙道的奈良井宿很近。

这里出现在“男人真命苦”电影系列的第十集《寅次郎美梦成真》(一九七二年),渥美清所饰演的寅次郎在旅途中的奈良井宿,巧遇学弟津匡章,在那里度过一夜。次日,就在奈良井车站,独自先踏上旅程。

快速电车“信浓号”都不停这些站,于是每次快接近车站时,我都会盯着车窗外通过的车站建筑,回忆着以车站为故事背景的电影。

一人独行的铁道之旅,好处是在车厢内慢慢享受阅读乐趣,列车是绝佳的书斋。尤其平日白天的车厢内很空,可以悠哉地读书。

这一天,在名古屋—盐尻—新宿之间所读的是三浦紫苑的新作品《木暮庄物语》。“木暮庄”是以小田急线世田谷代田站附近一栋老旧木造二楼公寓为故事设定,描写了住在这里的人的短篇连作。

这么说来,伊藤高见的新作品《那时候,在白旗公寓》,也是描写几个住在杉并区一栋旧公寓年轻人的故事。

年轻世代的作家,也许对古老公寓感到新鲜。

东京最早出现公寓,是从东京逐渐都市化的明治末年开始的。始自明治四十三年(一九一○年)所建的上野池之端的上野俱乐部(五层木造建筑)。

三浦紫苑的《木暮庄物语》中,有一篇令人联想到江户川乱步的《阁楼里的散步者》。住在公寓二楼的年轻穷上班族,从二楼地板的小洞中,偷窥住在楼下女大学生自由奔放的私生活。

《阁楼里的散步者》虽然是以公寓为主,但作品中还没有使用“公寓”这种说法,故事背景是本乡的“租住屋”。

到了昭和现代主义文学的龙胆寺雄,昭和三年的作品《公寓的女人们和我》中,才明确称呼“公寓”。这时候“公寓”可能才开始普及。

龙胆寺雄的《公寓的女人们和我》、三浦紫苑的《木暮庄物语》、伊藤高见的《那时候,在白旗公寓》都是现代公寓小说的原型。昭和的摩登女郎以新宿的公寓为起居地,出场亮相。

说到昭和的“公寓小说”,以昭和七年发表于《中央公论》的武田麟太郎〈日本三便士歌剧〉广为人知。故事背景设定在浅草、田原町一带的老旧三层楼公寓,住着咖啡店的女服务生、便宜酒店的厨师、电影解说员等,颇有浅草风味。

至于战后的“公寓物语”,则有市川准执导,寺田博雄、赤塚不二夫、石之森章太郎、藤子.F.不二雄等人所居住的丰岛区常盘庄为背景,描写他们的公寓生活的《常盘庄的青春》(一九九六年)。

过去确实有过所谓“公寓的青春”。现在,可能因为社会贫富不均的形成,公寓的“微小青春”似乎又再出现了。

正如公寓从前被称为“西洋长屋”那样,都市中曾经有过微小的村聚落、共同体的优点。

三浦紫苑的《木暮庄物语》中,原本频繁换男友,时髦任性的当代女大学生,自从不得不帮忙照顾朋友所生的婴儿之后,竟然摇身一变成为温柔体贴的好女人。十分有趣。

而且她在不知不觉之间,和住在公寓里的年长房东,和从二楼小洞偷窥她的年轻上班族也变亲了。都会中逐渐形成新的共同体。

我读了川口明子的《大塚女子公寓物语:欢迎光临Old Miss馆》,相同有趣。

这也是公寓物语。

关东大地震之后,为了供给住宅而组织起来的同润会所建立的公寓之一:大塚女子公寓。近年来,因为老朽而拆掉了(真可惜),长久以来,一直是地下铁丸之内线的茗荷谷站附近的宏伟建筑。

这栋公寓的特色是限定住户为单身上班女郎,当然,入住的都是高薪上班族,也就是现在所谓的职业妇女。

川口明子女士细心地爬梳这栋男宾止步的女子公寓的历史,有趣的是描写居住者的部分。

我不知道原来谷崎润一郎的第二任夫人(松子夫人的前任),曾经担任女性杂志记者的古川丁未子也曾经住过这里。

欧美也有具备公寓机能的饭店。不是以观光客和旅行者为对象,而是以长期居住者(多数为高龄者)为对象的公寓。

最近劳勃·怀斯(Robert Wise)导演的犯罪电影杰作《罪魁伏法记》(Odds Against Tomorrow,一九五九年)出了DVD。片中退休的警官艾德·贝格利所住的纽约小饭店就是一个例子(他带着狗独居)。

一九七九年,我去纽约时,曾经住过格林威治村因艺术家们住过而闻名的雀尔喜饭店。那里脏乱得令我惊讶,不过让我感到更不可思议的是,那说是以观光客为对象的饭店,不如说成了穷艺术家公寓。我第一次知道有这种形式的饭店。

英国电影,丹·爱尔兰(Dan Ireland)导演的《爱在夕阳下》(Mrs. Palfrey at the Claremont,二○○五年),正是这种公寓式饭店的故事。

著名女星琼·普洛莱特(Joan Plowright)是女主角,饰演高龄妇人。丈夫已去世,虽然有女儿和孙子却各自分开生活。感觉自己年迈的夫人从报纸上看到伦敦市区有一家叫克莱蒙的饭店,就像公寓一样适合长期居住,于是决定去住。

客人(住户)大半是老人,因此感觉有如安养院一般。夫人决定在这里迎接人生的秋天。日本如果也有这种饭店就好了。我想起从前,女作家野沟七生子年老之后,住在新桥的第一饭店。结果最后还是住进安养院。

《爱在夕阳下》片中的老夫人喜欢华兹华斯的诗,口中常常吟诵他的诗句。因而让我想起国木田独步的名作《武藏野》。明治中期住在武藏野东端(现在的涩谷)的独步,受到华兹华斯的诗文影响,而享受在杂木林里散步的乐趣,写下《武藏野》这部作品。看过《爱在夕阳下》之后,我重新翻阅久违的岩波文库版本的《武藏野》。

我家附近有善福寺川流过。

沿着这条河旁的善福寺川绿地,本来是湿地,在东京奥运时,东京都内种了许多树,现在成为美丽宜人的绿地。

清晨,我喜欢在这里散步。内人还健在时,我们俩经常走过,是留有许多回忆的地方。

十一月初,五日市街道在通往善福寺川一带聚集了很多人。心想是怎么回事,往河川一看,居然有翠鸟。这种鸟据说只栖息在清流,有人在善福寺川看过。我倒还是第一次见到。美得令人惊叹。◇(节录完)

——节录自《然后,明天继续下去》/新经典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简介】

川本三郎(Saburo Kawamoto)

一九四四年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曾任《周刊朝日》、《朝日杂志》记者,之后离开报社转为自由文字工作者。持续笔耕四十余年,作品以文艺评论、电影评论、翻译及随笔为主,创作质量兼备,甚至跨足铁道、旅游等各项领域。早在八○年代便以敏锐的感受性与独到眼光,引介刚出道的村上春树。

责任编辑:李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总以为随着年纪增长,会慢慢遗忘那妇人祈求华佗的样子,但后来外公去世前,卧在病榻奄奄一息,母亲不眠不休守着外公的病床,母亲的背影在我眼里,常常重叠那个庙里老妇的无助,眼神也是一般空洞惶恐,人面对苦难大抵都是相同的吧。
  • 柿子红的时候,寒气跟着来了,早晚村子里,会看到几个流浪汉在街脚巷尾出没。阿公望着苍白的天空,干瘪的嘴念着:“红柿若出头,罗汉脚目屎流。”
  • 残秋冷雨,我开了台灯,坐在书桌前。见窗外的长风吹落满树潇潇落叶,绿绒绒的草坪上落满了湿湿的黄叶,一片一片,无数的多,那么多感伤的灵魂,自枝头坠到滞湿的尘埃里。若盆景似的梧桐树,绿色的叶子先变成青色,一点一点地黄,一点一点自枝头剥落。阴润的天色里,树枝犹如满树繁花,有一种楮色的温柔、平定。
  • 时光就如同细砂,一分、一秒的流失,我们总是等着,等着人生的奇迹,等着成长,等着学习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 秋风渐凉的时节,在我天天过往的路旁,总能看到一簇簇盛开的的野菊,或黄或蓝或白,竞相开放,好不热闹!令我心添喜悦,在落寞的季节,心间融入暖意与振奋,日子也不失生趣。
  • 大陆歌手李健在最新一期的《歌手》比赛中,自弹自唱一首《父亲写的散文诗》,追寻父辈的记忆。其娓娓道来的演唱丝丝入扣,诠释了父亲对子女的爱与责任,以及子女在察觉岁月流逝、父亲已老后的无奈,令人动容。
  • 油菜花是东方大地上,最寻常、最芬芳,诗情画意的植物,她是阳春三月时的花开成海,也是万户千家的稼穑生计,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油的来源。清朝乾隆皇帝对油菜的赞誉最是明亮,“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读崔颢的诗时认识黄鹤楼,一直认为诗人是个道家“粉丝”,“乡关”绝不是童年时的故乡,而是生命原本的故乡。
  • 或许,我从小就做着一个描绘世界的文字梦。若真是如此,它就快到而立之年了。
  • 雷州歌也称雷歌,是广东省四大方言歌之一,雷州半岛的民歌。以雷州话演唱的雷州歌,自古以来就是雷州半岛地区劳动人民的精神食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