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山:中美争的不是贸易

人气 10866

【大纪元2018年07月28日讯】美国对中国货品加关税之后,中国人民币一路贬值,一个月内人民币对美元汇价下降了接近10%。这对贸易的影响是显然的,因为10%的成本,大致可以抵消因为加税带来的价格上涨。因此,在美中贸易战阴影之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并未减少,甚至并未降低增速,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甚至创下了新高。

而中国的应对措施,却对美国输华货品立竿见影,比如大豆。中国宣布对美国大豆加税生效之后,美国出口中国的大豆立时停顿,连云港已经几乎见不到来自美国的大豆了。但这并不是一种市场选择,因为自中国宣布将对大豆加税之后,中国的大豆价格已经上涨了接近四成(计算入政府暗贴之后),所以美国大豆即使加入25%的关税,仍然具有价格优势。

也就是说,这场“战争”中,美国基于自由市场机制进行,即使加税,商家只要完税,仍然可以继续贸易;而中国则基于国家主义体制,以行政主导的方式,用命令直接进行,即使商家选择交纳新税,同样无法继续贸易。

美国不可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最后必然是贸易战演变成为金融甚至货币战,甚至导致地缘政治和军事的对抗。很明显,两国的贸易战,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制度之战。以专制为基础的国家主义制度,更利于短期以内部资源调动处理危机,而自由体制下的市场经济,则更利于长期社会效率的平衡。这像极了二战之前的欧洲。

中美贸易战在大批专家学者的冷却声音之下越演越烈。过去一年多来,几乎所有的分析者都认为美国和中国的贸易热战不可能发生,也认为因为美国亦将承受损失,所以最终只会双方妥协。事情的发展,证明他们的看法发生了错误,而且是极为偏颇的错误。问题在于,目前大部分有关中美之间问题的分析,仍然基于原来的逻辑基础,因此日后继续发生错误必不可免。

事实上,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在去年底到今年初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我们称之为两国关系的拐点。两国从全球大战略合作加利益竞争,变成了全球战略大对抗。其中原委曲折,请参考以前本栏文章。

正因为这种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所以过往对两国关系的分析,必须基于新的逻辑基础上进行。大部分专家学者的误判,在于对此基础的变化没有认识,因此以过去两国关系和交往历史的“惯性”作为分析基础,得出和实际颇有偏差的结果。

美国和中国这种全面对抗的关系,决定了未来亚太局势的走向,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界局势的走向。其影响的,当然不会仅限于经济和贸易,而会在一切和国家有关的领域中显现。这一点,未来三五年的短时间内将更为凸出。

责任编辑:南风

相关新闻
美中贸易谈判 评论:中共内部分两派
美中第三轮谈判现变数 或影响罗斯访华
美中贸易战何去何从?川普:我们只能赢!
冉沙洲:中南海外交困局原因何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