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隋朝孝义传】他们因孝义名留青史

作者:洪熙

与中国历史上的其它朝代相比,隋朝存在的时间并不算长,却也出现过不少青史留名的人物。古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大唐名臣魏徵等饱学之士撰写的《隋书》中,收录了这些人忠孝仁义的故事,将中华传统道德礼义传承给后人。

纽回父子至孝之心 打动鸟儿树木

隋朝有一户纽家,父子二人均受到帝王褒奖。

纽回,字孝政,禀性至孝。周武成年间,纽回的父母去世,纽回在墓旁搭建茅草屋为父母守丧,背来泥土建成坟墓。

茅草屋前长出一棵麻树,大约有一丈高,张开双手围拢麻树,正好能抱住。此树枝繁叶茂,四季常青,有乌鸦在树上做巢栖息。每当纽回放声痛哭时,乌鸦也跟着哀鸣。当时人们都感到很惊奇。周武帝听说纽回的孝行,下令表彰纽氏家门,提拔他为甘棠令。

在纽回的影响下,儿子纽士雄对父母也很孝顺,对兄弟也很友爱。纽回去世后,士雄也在墓旁搭建茅草屋,背土建造坟墓。士雄家门前有一棵槐树,原本生长得很茂盛,可是在士雄守丧时,槐树竟然枯死了。等到士雄服丧期满后,脱下孝服回到家后,枯死的槐树似枯木逢春,返青生发,生长得欣欣向荣。

隋文帝听说此事,赞叹纽回父子二人有至孝之心,令万物都有所感应,于是下令褒奖表彰他们的德行,并将他们居住的地方,命名为累德里。

士雄服丧期满后,脱下孝服回到家后,枯死的槐树似枯木逢春,又返青生发,生长得欣欣向荣。图为元代高明《琵琶记》插图。(公有领域)

华秋以孝义闻名 帝王表彰豪强敬服

华秋从小丧父,母亲抚养他成人。华秋也因孝顺母亲而闻名。华秋家贫,为人帮佣来奉养母亲。母亲患重病时,华秋的胡须和双鬓全都愁白了,母亲去世后,华秋背来泥土修建坟墓,在墓旁搭建茅草屋居住,为父母守丧。因为过于悲伤,无心梳洗,头发都脱落了。

一天,有个猎人追赶一只兔子,兔子跑到华秋的茅庐中,藏在他的膝下。猎人感到很惊奇,于是放过了这只兔子。从此,这只兔子就常住在茅庐中,跟在华秋左右,很是驯服。

郡县官员把华秋的孝行美德上报给朝廷,隋炀帝知道后,派使者前来慰问表彰华秋。大业末年,烽烟四起,兵荒马乱,各路豪强经过华秋的茅庐时,会彼此告诫:“不要冒犯孝子。”众多的乡邻也仰赖华秋孝义的美名而在乱世中得以保全。

纽回父子和华秋没有显赫的身份,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却因孝行打动周围的生灵,闻名乡里,获当朝帝王褒奖,并流芳百世。@*

事据:《隋书‧孝义传》卷七十二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