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画欣赏

【文史】青绿山水与名作《江帆楼阁图》(1)

“青绿山水”“金碧山水”知多少
作者:飞鸿踏雪

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58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时光回到唐代,唐玄宗皇帝召见当朝的青绿山水名家李思训(注),让他绘制大同殿的壁画和影壁(在唐代时称“掩障”)。嗣后,李思训以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大壁画。

壁画完成后,有一天早朝问事时,玄宗皇帝告诉李思训说:“夜里,朕从你画的掩障山水中听到了流水声。”(“卿所画掩障,夜闻水声”)。这一则《唐朝名画录》中的记事,见证了古代“通神佳手”──画家李思训“国朝山水第一”的封号,真的不是浪得虚名。

通神佳手李思训 青绿山水里程碑

李思训的山水画笔法遒劲、意境高超,风格奇特,被品为“神品”,尤其在“青绿山水”、“金碧山水”画作上的成就,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峰、后代的开山。晚唐书画家、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公元815—907年)在所着《历代名画记》〈论画山水树石〉中说:“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二李指的就是李思训和他的儿子李昭道。

李思训的画作尽说了“青绿山水”山水画的精妙和“金碧山水”的光彩,而且对后世的画风形成重大又深远的影响,在有宋一代更是成了师法的范本。

北宋《宣和画谱.卷十》评李思训的画,得笔法又得气韵,“画皆超绝,尤工山石林泉”,“今人所画着色山往往多宗之,然至其妙处不可到也。”宋朝时人的着色山(青绿山水)多师法李思训,但是远不及他的妙处。反观他人画不出来的境界,像是急湍、潺湲间烟霞缥渺的情状、气韵,在李思训的画中都能神妙地展现。

这种妙画神工来自何处?《宣和画谱》说:“人品甚髙若不可及。”换句话说,人品的高度成就画的艺术高度。李思训为“通神之佳手”,乃是“技进乎道而不为富贵所埋没”才能成就的。

青绿山水

(传)唐 李思训《悬圃春深图》。(公有领域)

“青绿山水”和“金碧山水”,指的都是同一种画风的中国山水画。金碧山水是在青绿山水画中加上“泥金”。青绿山水流行于隋、唐和北宋末年的宫廷。许多史料都有这样的记载,隋朝展子虔绘的《游春图》,是中国第一幅完整独立的山水画,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卷轴,同时也是青绿山水的起源。到了唐代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形成第一个青绿山水的高峰。

青绿山水的主要特征是:工笔加上重彩。所谓的工笔就是以写实的技法勾出整体轮廓,勾出各部位的组织结构,再随类赋彩,力求画得越像越逼真越好。青绿的颜料取自矿石,如石青、石绿等,这种颜料色泽沉着亮丽,覆盖率高,经久不变。(坊间为了便利使用者,业者依颜色的深浅分成头青、二青、三青,头绿、二绿、三绿来贩售。)

李思训的山水画,在青绿之上以金粉或描上金线,产生了“金碧辉煌”的效果,并且形成一种画风,这样的画风,人们把它概括称为“青绿为质,金碧为纹”,也就成了“金碧山水”的起源。

青绿山水名家

青绿山水在李思训父子时期,已发展得相当完备。李思训被尊为山水画北宗之祖。

除了李思训父子外,唐朝的阎立德、阎立本两兄弟,以及以水墨画闻名的王维也都画过青绿山水。王维之青绿山水仍以自然风光为主,而李思训的作品则以宫殿楼阁为主。到宋代青绿山水达到鼎盛的阶段,王希孟得到宋徽宗指导,画出大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

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公有领域)

南宋的赵伯驹、赵伯骕两兄弟也以大青绿为主,并开始加入文人水墨画的技法,论者赞之为“精工之极,又有士气”。

之后,随着文人画的蓬勃发展,水墨山水也兴起了,青绿山水转而低调发展。虽然如此,元朝画家钱选和明吴门画派、吴门四家仍然偶有金碧山水作品,画风大都浅淡雅致。

中国名画欣赏】 近看青绿山水名作《江帆楼阁图》

北宋时御藏李思训的画还相当多,《宣和画谱》记载有十几幅,今人不得见。现有藏于台湾的国立故宫博物院的《江帆楼阁图》传为李思训之画,但是不见于《宣和画谱》的记载。《江帆楼阁图》构图和树石与隋展子虔《游春图》相似,画上钤有“缉熙殿宝”的南宋内府藏印。一说也有可能是北宋时的模本。

清代安岐则认为“的确是唐画无疑,宜命为真迹”。他说,《江帆楼阁图》“傅色古艳,笔墨超轶,虽千里希远不能辨其青绿朱墨,传经久远,深透绢背,有入木三分之妙,的确是唐画无疑,宜命为真迹”。

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描绘的是江岸上的秀丽景色,包括江水本身。近景是略带青翠的丘壑,起伏的丘壑上长着各色丰茂的树木;中段是高大的古松林,林中有若隐若现的青殿朱廊。旅人、访客点缀于庭园、山径之中;画面的上半部、远景是浩渺的江水,风帆数片,漂浮在波纹粼粼的水面,展现空阔而无限幽渺之感,结合岸边丘壑上的丰富生态,整幅画有着一种雄厚绵延的气象。

青绿山水金碧辉煌 

《江帆楼阁图》这幅画的建筑物、风帆、山体轮廓等景物大都先勾墨线再以金线勾描,少数山岩直接以泥金敷染。在青绿山水的峰岩间和山石轮廓勾画金线,是北宗常见的技法之一。而满江的水纹也都勾绘着细细的金线,匀称的弧线泛着夕日金波,画面因此显得金光闪闪,金碧辉煌。

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局部,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在泥金和金线的巧妙运作下,《江帆楼阁图》可说已将山野逸趣与殿宇的富丽完美地结合,既具有装饰意味,又保有宏伟不凡的气势。

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局部,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蕴蓄动力 仿佛会动的画

《江帆楼阁图》有个特点,整幅画仿佛蕴蓄着动力,画中很多东西似乎都是活的,都会动。

请看,远处浩瀚的江水正荡漾着,几叶风帆漂摇于万顷波光之上;近处,江岸边,错落有致的桃、古松、竹等郁郁葱葱,随风而动;其它生长在岩缝的杂树也一样,风来就动。而且它们也以姿态取胜,枝桠穿过来岔过去,本身就动感十足。

特别是占有画面中央明显位置的老松,丛丛松叶,像振翅欲飞的羽翼,无数的羽翼正在拍打、鼓动着,无形中,带动整幅画仿佛也活了起来、动了起来。

那不会动的岩石呢?画家把岩石的外形和岩石的层次、肌理都以“类云头皴”的线条来勾绘,来表达,岩石的走向又忽左忽右,使这个已营造出完善空间感的岩岸,乍看之下,在静默中缓缓地动着,似动非动。

注:李思训生年约在公元651-716年,在唐代开元年中受任左武卫大将军,人称“大李将军”,他的儿子李昭道,官至中书舍人被称“小李将军”,父子俩合称“大小李将军”。

《宣和画谱》记载宋朝御藏的李思训之画有:山居四皓图一,春山图一,江山渔乐图三,群峰茂林图三,神女图一,无量寿佛图一,四皓图一,五祚宫女图一,踏锦图一,明皇御苑出游图一。@*#(本文待续)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二千年前汉宫后宫嫔妃过怎样的生活?让五百年前的仇英来引领你进入汉宫春晓……仇英初学画就得到文徵明父子的赞赏,因此,仇英与文人们、收藏家互动频繁,得以临摹唐宋名画。
  • 《汉宫春晓》描绘了114个人物,在画家有序的安排下,汉宫嫔妃及侍女次第出场。《汉宫春晓》不是静态的,展现种种情节,增添了很多历史想像空间。
  • 来自比利时的法兰德斯风格画家安东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公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画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所绘的肖像画,优雅地呈现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宫廷样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师,他善于运用色彩和大胆的笔触来表达光线、物体的移动和布料质地。这项特长也让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绘出高度精准却仍具有绘画特点的蕾丝质地。蕾丝这种非常精致又复杂的布料是16至17世纪时富有的艺术赞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饰配件。
  •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轮廓线以外,不添加任何线条也就是没画皴法。 这幅画怎么和常见的中国山水画迥然不同呢?
  • 华丽夸张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简单的情节、即兴对白和户外表演,是即兴喜剧(Commedia dell’Arte,又译艺术喜剧)的核心特征。其幽默剧情常围绕着年轻恋人的种种考验。演员们不受台词限制,可以根据观众的反应调整表演。这些喜剧常含有对时政的讽喻和接地气的幽默,可以巧妙避开查禁。这种意大利民间戏剧形式也成了18世纪洛可可(Rococo)艺术运动的理想题材。
  • 冬天多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沉闷些,有些人觉得天空乌云密布缺少阳光令人提不起劲来。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里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馆里望向天空,当天刮风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现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带点细微的灰色、蓝色甚至紫色。
  • 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宝藏之一是位于帕多瓦(Padua)的斯克罗维尼小礼拜堂(Scrovegni Chapel)。是什么让小小的斯克罗维尼神妙不凡,且意义重大?
  • 丁托列托在自己画室的墙壁上写有这样的座右铭,作为灵感之源的提醒:“米开朗基罗的造型与提香的色彩”(Il disegno di Michelangelo ed il colorito di Tiziano)。《创造动物》这幅画是向两位大师致敬之作:丁托列托动态地描绘了神体,并满怀愉悦地赞美自然界。此画如今收藏在威尼斯学院美术馆(Gallerie dell'Accademia)。
  • 美国作家史丹利‧霍洛维茨(Stanley Horowitz)写道:“冬天就像蚀刻版画,春天是水彩画,夏天像油画,而秋天是综合四季的马赛克(镶嵌画)。”几世纪以来,诗人与作家用笔歌颂四季,而画家用色彩使之流传千古。
  • 聚会宴饮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在古希腊,有一种称为“会饮”(symposium)的特殊宴会,是当时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随后,宴饮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十分盛行,并以不同的形式传承至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