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布碌崙华人美甲店风波 争议难平

非裔社区要华人店家关门 誓不罢休 恍如28年前历史重演 华人维权团体:交法官裁决

非裔抗议民众每天在大门紧闭的“红苹果”美甲店前继续请愿征签,目的明确:直到两家“红苹果”美甲店永久关门他们才罢休。他们声称10天已收集7500人签名。 (蔡溶/大纪元)

人气: 22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8年08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蔡溶纽约报导)发生在布碌崙“888幸福新红苹果”华人指甲店的互殴事件至今已10天,非裔抗议民众在大门紧闭的“红苹果”美甲店前继续请愿征签,目的明确:直到两家“红苹果”美甲店永久关门他们才罢休。多个华人维权团体昨天(12日)在记者会上强调,这只是消费纠纷引发的个案,强烈呼吁双方遵循法律途径解决,避免把问题推向复杂化、政治化。

记者会现场播放店内监控录像。
记者会现场播放店内监控录像。(蔡溶/大纪元)
非裔抗议民众从网上搜出,相隔两家“红苹果”美甲店是同一个老板,但华人老板说,州政府的注册未及更新,两家不是同一个老板。
非裔抗议民众从网上搜出,相隔两家“红苹果”美甲店是同一个老板,但华人老板说,州政府的注册未及更新,两家不是同一个老板。(蔡溶/大纪元)
非裔抗议民众在大门紧闭的“红苹果”美甲店闸门上表达不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非裔抗议民众在大门紧闭的“红苹果”美甲店闸门上表达不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蔡溶/大纪元)
非裔抗议民众在大门紧闭的“红苹果”美甲店闸门上表达不满,强调扫把杆打老奶奶“绝不能接受”。
非裔抗议民众在大门紧闭的“红苹果”美甲店闸门上表达不满,强调扫把杆打老奶奶“绝不能接受”。(蔡溶/大纪元)

根据记者会现场播放的店内监控录像,8月3日晚,祖孙两名非裔女到布碌崙东Flatbush区的“红苹果”华人美甲店消费,孙女因对拔眉服务不满拒不付费,华人老板打911报警,在等待警察的23分钟期间,孙女招来非裔女友,此女一到就摩拳擦掌,双方由口角继而肢体冲突,非裔奶奶一把推开劝导的华女员工,事态自此升级、失控,混战中有华人员工拎起扫把杆拍打对方,被一名非裔女顾客用手机拍下。

华人员工用扫把杆拍打对方的视频,没有开头非裔挑衅的几分钟,在网络上公布后,迅速点燃当地非裔社区的怒火。第二天,美甲店公布监控视频,指非裔顾客上传的视频片段并未代表事实的全部。但无法平息事态,非裔社区认为,动手是谁先谁后不重要了,使用扫把杆从背后打人“绝不接受”。

很快,代表该区的非裔州众议员理查森(Diana Richardson)将一封“没有尊重就没有生意”的大字报贴在“红苹果”美甲店闸门上。据说,相隔不远的另一家“美丽红苹果”华人美甲店次日受殃及、被迫关门,理查森众议员亦在其中扮演了角色。

双方都要尊重 但各有说辞

非裔社区的不满情绪一步步强化,提出华人店家必须道歉并关门。但一些华人对此也感到“很受伤”,一名华人Ana Yang在众议员理查森脸书“没有尊重就没有生意”的帖子下留言表示,“人们辛苦工作、养家糊口,为什么你支持不付钱的行为。如果你不付钱,反过来要别人尊重你,这和打劫有何不同?”

事件发酵后,法拉盛的州众议员金兑锡、布碌崙非裔区长亚当斯、华人美甲协会、亚总会、亚美联盟和亚裔维权大联盟等代表,与事发地的国会议员克拉克的代表、州众议员理查森、Latrice Walker闭门开会,反复磋商,但协商无果。双方对事件各有说法,也都很愤怒。与会人士表示,事情扩大后,不单几家美甲店,当地外卖餐馆等生意也都受影响,但会谈过后理查森仍坚持华人店家这两天内必须公开道歉,否则事态会扩大到全市甚至全美。

华人美甲联合总会会长高家顺昨天表态说,无论这场冲突如何开始,暴力永远不可以解决问题,该会谴责任何暴力行为,他强烈呼吁当事双方遵循法律途径解决这一事件,相信法庭的公平公正。对于周边会员的经营环境,他表示将致力于加强同当地社区的联系与合作关系。

当事的“红苹果”美甲店主原本昨天要出席记者会,因其律师建议回避,而未现身。

28年前“红苹果”超市遭抵制 前车之鉴

亚美联盟副会长罗维宗说,事件发生不久,韩裔社区的Adam Kin紧急与他们联系,因为1990年纽约首任非裔市长丁勤时当政之时,也发生过类似事件。布碌崙一间韩国人开的“红苹果”超市,韩裔店主抓住一名非裔女子未付钱,但非裔女子反告说她被打,搞出很大一件事。最终这家韩裔店被非裔社区抵制18个月后关门。Adam Kin是当时的协调人,希望华社了解事件的严重性,他促成韩裔众议员金兑锡与华社聚会,讨论缓和双方敌意及改进关系的方式方法。

根据维基百科,当年同样位于Flatbush大道的“红苹果”超市事发后被非裔社区抵制,其后扩展到其他的韩裔商家,抗议者威胁店主他们的抵制会升级,直到商家关门,这一事件导致时任市长丁勤时公信力下降,他被公众批评未能结束耗时长久的抗议活动。纽约时报当时曾发文“种族主义者,错了”描述该事。

罗维宗说,消费纠纷几乎天天发生,此案只是其中一个极端案例,孰是孰非,应该交由法官判定,不应该把事件和种族主义、亚裔欺负非裔或者少数民族挂钩,如果有人泛政治化,很可能就是故意搅浑水了。 ◇

责任编辑:文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