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修行的皇帝】

轶闻辑录:顺治皇帝出家记

作者:洪熙
font print 人气: 365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顺治皇帝(1638~1661年)是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能征善战,且书画诗文都很有法度。

清 佚名《清世祖顺治皇帝朝服像》。(公有领域)
清 佚名《清世祖顺治皇帝朝服像》。(公有领域)

顺治皇帝崇尚佛法也笃好儒术,读起儒家经典爱不释手。他曾在南海子向臣子讲《老子》。对释、儒、道经典,他都能融会贯通。时人认为,博学多才的顺治皇帝是膺命降世的真人,能使大清基业兴起,绝非偶然。

根据正史记载,顺治皇帝六岁即位,十三岁亲政,二十三岁时驾崩。其短暂仓促的一生,不免令后世扼腕伤叹。不过,据民间记载,关于顺治皇帝的生平还有另一个版本:顺治皇帝离开皇宫,出家为僧。

据民间记载传说,关于顺治帝的生平还有另一个版本:顺治皇帝离开皇宫,出家为僧,为顺治皇帝的去向蒙上神秘色彩。图为宋 刘松年《补衲图》。(公有领域)
民间传说,关于顺治皇帝的生平还有另一个版本:顺治皇帝离开皇宫,出家为僧。图为宋 刘松年《补衲图》。(公有领域)

据《清室外纪》记述,顺治皇帝年幼时期,就寻求空灵静寂。他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大意是说:过去的事我都已经历过;未来的事,也不过如此。人生在世索然无味。既然已经参透这个道理,为何还要驻足世俗。所以当时的百姓几乎人人都相信,顺治皇帝是和大臣商定,对外假称“驾崩”,实际上是逊位前往天寿山寺(一说五台山)出家为僧。

天寿山寺有一张僧人画像,画像表面上漆,外面涂着黄金。当时一般的僧人,都是披着红色的袈裟,但这张画像中,僧人穿的僧衣是黄色的龙袍。当时的人们说,这件僧衣龙袍是清圣祖康熙大帝送给这名长老的。

长老在世时,康熙皇帝曾经亲自三次来到这座庙中。长老面见康熙帝,不行叩首礼。长老圆寂后,康熙帝送来一尊铜像和珠玉,作为陪葬祭物。长老去世后,寺庙为他修建墓塔,每年对外开放一次,供世人凭吊瞻礼。凡是来到天寿山寺的人都说,这里葬了一位皇帝。虽然真伪难以考证,当时的人都说得历历如绘。

顺治皇帝出家,还有一说,是因董鄂妃去世的缘故。

顺治十五年(1658年)正月,顺治皇帝的第四子,即董鄂妃所生的皇子,不满周岁就夭折了。董鄂妃悲痛欲绝,两年后撒手人寰。顺治皇帝宠爱董妃,为此罢朝五日。

传说有一天,顺治皇帝坐在偏殿,偶然目睹梧桐叶落,触景生情,令他感怀。顺治皇帝对左右侍臣说:“人生在世,不过几十个寒来暑往,人人追逐名利,何时才到尽头。朕虽然贵为天子,开国后继承家业,如今也有十八年了。长此下去,何时才能满足心意?朕觉得世事犹如天上的浮云,转眼即过。事后追忆,那味道如同嚼蜡一般,不如真修悟道,才能达到无上的高妙境界。何况朕年幼时,就有出家修佛的志向。如今饱经无常世事,已然看破情网。如果不在这时解脱,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说罢,立刻召见大臣玛尼哈特等人入宫,期勉他们辅佐幼主。当时顺治皇帝交代得简洁扼要,众位大臣听毕,苦苦劝说,希望他能留下。然而顺治皇帝意志决绝。就在大众苦劝的同时,顺治皇帝已经命人取来袈裟、僧帽,从容脱下龙袍,改穿僧服,然后飘飘然步行而去,径直走出东华门。

玛尼等大臣全都长跪于地,拉着顺治皇帝衣服的后襟,希望能留下皇帝。只是帝心决绝,众臣见无法挽回,就请派侍卫护送,顺治皇帝坚持拒绝。由于众臣苦劝,最后,顺治皇帝同意让四名护卫随行,但还没有走到五台山地界,顺治皇帝就命他们回京。

顺治十八年正月,朝廷发布顺治皇帝病亡的消息,并留下一份顺治皇帝遗诏。顺治皇帝以十四项罪名罪己,昭告天下。

顺治皇帝崇佛由来已久,也早有修佛意愿。图为顺治皇帝为藏传佛教而下令建造的白塔,今坐落于北京北海公园。(<a href="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Beihai_Park-Qiongdao_Island_1.jpg "> Shizhao /Wikimedia Commons</a>)
顺治皇帝崇佛,早有修佛意愿。图为顺治皇帝为藏传佛教而下令建造的白塔,今坐落于北京北海公园。( Shizhao /Wikimedia Commons)

顺治皇帝崇佛,也早有修佛意愿。他自幼博览群书,无所不通,尤其对禅语禅机领悟颇深。顺治皇帝在宫中时,曾召玉琳、木陈两位和尚驻万善殿,处理政务闲暇时,就和他们谈论禅机,由于天赋异禀,顺治皇帝对大乘要义均能领悟。

西山新法海寺,对面有一个湖泊。顺治皇帝曾经驻跸在此,远眺湖光山色。寺殿中有一巨大的石碑,刻着“敬佛”二字,就是顺治皇帝的亲笔御书。@*#

参考资料:
《听雨丛谈》卷8
《养吉斋余录》卷3
《淡墨录》卷1
《清室外纪》
《清朝野史大观》卷1
《啸亭杂录》卷1
《池北偶谈》卷1
《十叶野闻》卷上

-点阅【历代修行的皇帝】系列-

责任编辑:王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几千年以来,佛陀的教法一直兴盛不衰,并且世间上有很多地位高贵和知识丰富的人,舍弃了富可敌国的家产、显赫的地位和权势,精进地在佛的教法下修持。
  • 在中国历史上,从禹、汤到周成王、秦穆公、汉武帝、唐德宗、清世祖、清圣祖,每当有重大的天灾人祸发生时,帝王们常常都要反省自己--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上天会震怒?然后,沐浴斋戒,拜祭天地,甚至向天下发出〈罪己诏〉,公开对自身的过错和失败进行反省忏悔,向上天、向所有百姓承诺一定会改正错误,并要求天下人务必要劝谏、监督自己,以此来获得上天的原谅,免得上天降罪、百姓受苦。
  • 洛杉矶盖帝博物馆 (The Getty Museum)展出康熙年间四十多件瓷器,还有七幅法国挂毯绘制“中国皇帝的故事”,真实记录了路易十四与同时期的顺治康熙期间的文化交流和中法友谊。
  • 北京紫禁城里,多位清代皇帝励精图治,其勤勉和付出超乎后人想像。特别是史称“康乾盛世”的近140年中,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皇帝最以自律和奉献精神为后人铭记。
  • 清王朝在顺治帝选中的风水宝地上,修建了5个大清帝王的陵寝,就是著名的清东陵。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唐山境内房屋倒塌,几乎被夷为平地时,同样位于震央的清东陵,却没有受到丝毫损坏。这块风水宝地,即使那些善于相地的风水先生,也不一定就能找到啊!
  • 北宋初年,在益津关一地(现今河北省霸州市),名将杨延昭成功运用“火牛阵”大败韩昌的五万铁甲骑兵,重现了这场经典战役。
  • 铁甲骑兵,是骑士与战马都穿着坚固铁甲的兵种。他们同时具备极高的防御与攻击能力,主要用以前线冲锋击破步兵之方阵,在东西方战史上都有过辉煌战果的纪录。在北宋时期的辽国也有着这样一支精锐部队,一度让宋军陷入苦战,但这支部队最后是如何被打败的呢?这便是在河北当地流传千年的杨门女将大破铁甲骑兵的传说......
  • 传说大禹治水留下的海眼,在江陵县城的南门外就有一个。“海眼”有龙、各种神兽或神灵镇守,不能轻易移动、打开,否则海水就会倒灌陆地,形成洪水灾害,江陵城就发生过这样的事。
  • 唐总督只信鬼话勘案,不重证据,差点造成一桩冤案;而江苏司郎中纪容舒与刑部主事余文仪,虽遇奇事,仍尽忠职守,详实勘查案件,最后让一桩沉冤得以昭雪。
  • 老人收到的一百两,其实是从商人的箱子里拿出来的,而招待老人的酒席,是典当商人的背心付的钱。但这位江西术士如何办到的?这就无人知晓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