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朱熹〈香界〉诗赏析

作者:朝晖
花气无边熏欲醉 灵氛一点静还通(照片由朝晖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487
【字号】    
   标签: tags: ,

香界

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泛光风。
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
花气无边熏欲醉,灵氛一点静还通。
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住此中。

一、创作背景简介:此诗的主标题是“伏读秀野刘丈‘闲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次标题是“香界”,总共有十五首诗,主标题都一样,但都有次标题。双引号中加粗字的标点符号是笔者添加的,以便读者理解此诗创作的缘由。“伏读”的意思是恭敬的拜读;“秀野刘丈”意即“秀野刘老先生”。刘韫,字仲固,崇安县(今属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南宋官员,官至朝散大夫(从五品下)辞官归隐于崇安县南,所居有台榭花木之胜,自号秀野;与朱熹唱酬诗较多。《全宋诗》中仅收录了刘韫的三首诗作,其“闲居十五咏”诗作已失传。“谨次高韵”是“次韵”的恭敬写法,也就是依照刘老先生写诗的原韵重新创作一首诗。“率易拜呈”意思是“我率直地送呈给您(刘老先生)阅读” ;“伏乞痛加绳削”意即“敬请严加纠正修改”,“绳削”原意是指古代的木工用弹墨绳、刀斧削来修改纠正木制家俱;近现代文人常用“斧正”一词。

据笔者考证,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1165年(南宋乾道元年,宋孝宗赵慎年号),当时朱熹由于跟南宋朝廷中一些官员的政见不同而请辞回崇安;这首诗是朱熹在武夷山隐居治学时写的,从本诗的主标题可以看出,朱熹对这位刘老先生非常的尊敬。我们都知道,朱熹是理学宗师,古经文学家,他的《四书集注》、《诗经集传》被元、明、清朝廷定为教科书。元朝之后的历代皇帝、很多饱学鸿儒是从小读朱熹的著作成长起来的,可是我们看到朱熹在为人处世上却非常的谦卑。这使笔者想起《易经》中的一句话:“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大意:虚怀若谷的君子啊,他们用谦卑的态度来为人处世并修养自身的品德。)”

二、注释:

1、香界:香的世界
2、幽兴:幽雅的兴
3、滋兰:茂盛的兰草。
4、聊欲:犹如。
5、泛光风:沐浴在雨后日出时的和风之中;“泛”意即“沉浸、沐浴”。
6、真成:真个;的确。
7、佛国:佛的世界;如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香积如来的香积世界等等。每一位佛都有自己成就的佛国世界,这个世界中有很多已经成就了果位的罗汉、菩萨;还有无数佛的子民。每一位佛的世界都不相同,但都无比的庄严和美好,是天上的乐园。
8、香云界(香的世界):本诗指香积世界。传说中香积如来的香积世界,花卉景物都散发出不同的香气,而不同的香气又聚集到天上形成彩色的香云朵儿。香积世界的佛、菩萨在说话或打手印的时候,散发出的能量场带着柔柔的光,光中有香风弥漫。
9、不数:不亚于。
10、淮山:指淮南小山。西汉淮南王刘安(汉高祖刘邦之孙),博雅好古,曾招天下名士为门客,在风景秀美之山区建儒林学院,院中遍植桂树,每逢桂花开,馨香弥漫。学者们著书立说,分造辞赋,作品集以“小山”或“大山”命名,对后世影响很深,颇得后世文人钦慕。古汉语中的词汇“折桂”、“攀桂”、“桂枝”均源于此典故。本诗以“淮山桂树”来借指西汉淮南王刘安所建儒林学院的优美环境。详见东汉.王逸《招隐士》序;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十二:“吾郡遗文,惟晁无咎《北渚亭赋》最为瑰丽,有淮南小山之遗风。”
11、灵氛:亦作“灵芬”,道家语;由身体内部向外散发的纯净之气或香气。只有在正法门修炼的修炼者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12、楚客:原意指客居他乡的人。朱熹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朱熹13岁那年父亲朱松病逝,临终前将朱熹托付给其好友崇安县(今福建省武夷山市)刘子羽照顾及教育,因此朱熹常居于武夷山(在朝为官期间除外)。“楚客”是朱熹的自称。
13、纫:多音字,本诗读音“宁”,(用绳子)捻缀。参考《康熙字典》注音:“《广韵》女邻切,《集韵》尼邻切,昵平声。(真韵)”另外,按照本诗的格律此字读平声为宜。“纫秋佩”语出自《楚辞.离骚》:“纫秋兰以为佩。”谓捻缀秋兰,佩带在身。

三、全诗大意:幽雅的兴致近年来与以前大不相同,(我感觉自己)就好像茂盛的兰草沐浴在雨后日出的和风之中。(由于书房中点了很多的香)人在房间中犹如来到了佛国的香积世界;(居住院落之环境)不亚于当年淮南王刘安所建的儒林学院,那满院子的桂花树。院落内外盛开的鲜花及花树香气弥漫,令人沉醉;在打坐入静中,身体内的香气与外部沟通,融为一体。我不须要捻缀秋兰,佩带在身(以保持身体上的香气),因为行走坐卧、读书治学时都在芳香的氛围之中了(指身体内外都散发着芳香;或者说时时都处于天人合一的状态当中)。

四、赏析: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特别是像朱熹这样的儒家学者,他其实也是一位在儒家法门中修炼的人,这首诗是朱熹修炼状态的写照,而且是修炼状态非常好的时候写的。首联“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泛光风。”这是朱熹对自己修炼状态的一个概括。

颔联第一句“真成佛国香云界”,为什么古代的文人会在自己的书房点很多的香呢?在中国古代,特别是从唐朝到清朝,上朝的时候在朝堂内要点很多的香,如唐代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皇帝在一些重大节日举行燕礼(宴请朝中大臣)时也要点香,如北宋苏轼〈上元侍宴〉:“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清史稿.志七十五》:“恬熙,御炉中,叆叇瑞烟霏。一解鸾声嘒嘒来云际,九奏韶钧沸。”皇帝是天子,因此有皇帝出席的公开场合(祭祀、上朝、燕礼)一般都会点香;这是讲文人在朝廷时。

古代的文人在自己书房中一般都会供奉圣人的画像或塑像,读的是圣贤之书(四书五经等等),读书时燃香,一表示对古圣先贤的敬仰及感恩;二、燃香后香气有助于人精神集中,更容易理解经义。三、香气有助于写诗词及文章时灵感的到来。笔者是一位制香师,在这点上深有体会,我在读经文时,都要点香,我发觉确实有助于领悟经文的要旨。在我们制香界流传着这样几句话:“香是沟通三界内外的桥梁。”“香是敬献给神灵的哈达。”通过笔者讲解,我们应该能够理解了,朱熹为什么要在书房中点很多的香,在书房中,就好像来到了佛国的香积世界。唐诗宋词中有很多有关古代文人读书燃香的诗句。(详情可参考笔者的文章《香道雅集之篆香》(1) (2) (3)

“不数淮山桂树丛”这句诗虽然是描写朱熹所居住的院落内外环境的优美,诗的言外之意还展现了朱熹的自信;也就是朱熹认为自己对儒家经典的研究及心得著述不亚于西汉时期那些文人的研究成果。

“花气无边熏欲醉”这句诗讲的是外部的环境给人的感觉;“灵氛一点静还通”这是讲身体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香气,与外部环境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能量场。

笔者也是一位修炼中的人,也有过类似的修炼状态,所以能理解朱熹诗中的言外之意。笔者在修炼状态很好的时候,会感觉到身体由内而外的散发出香风,同乘一部电梯的人以为我身上喷了香水,其实没有;那个香风所构成的能量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给他人带来祥和与慈悲。

“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住此中”这是说自己不须要再佩戴兰草,因为自己时时都处在天人合一的状态之中;尾联又与首联相呼应。

五、朗读:这首诗的入声字为,莫、欲、佛、国、一、客。朗读时应特别注意入声字的发音方式。

六、诗词格律:这首七律的格律如下,列出来供爱好诗词的读者参考。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从以上列出的格律中我们看到,加下划线的字表示此处可平可仄,朱熹在这两处使用了平声字。总体看来此诗格律严谨,遣词造句淳朴且内涵丰富;朱熹严谨朴实的创作风格值得我敬佩和学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记者周明训台湾台南讯)“香道”源自六世纪,在日本,香道与茶道、花道齐名,“香”文化从寺院走入王宫贵族,江户时代流行结合数种香木,表现古典诗歌、故事、传说的文学性,以熏香呈现“沉、静、定”精神意境,是生活的美学之一,品味香气的同时,透过大自然纯净的气息,无形中可净化心灵的杂质,这正是通艺国际会馆全心注入“云香”的内在涵养。
  • (大纪元记者周明训台南讯)位于台南县永康市的“通艺国际会馆”,以茶道、香道及艺术生活美学为创办宗旨,开馆后备受台南县市艺文界瞩目。
  • (大纪元记者西村美和子东京报导)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影响了日韩等周边国家,在日本对传统文化深表推崇的香道茶道家掌门人野口香崇,对神韵演出所表达的“心灵美”赞不绝口。“神韵的舞蹈超越语言,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精神升华。”
  • 烟本来就是往上飘的!但云香打破了烟往上飘的观念,独创“烟向下沉”,并形成特殊烟景;不必改变气流、温差或透过特殊器具,柱柱云香烟都自然往下沉降。点燃一炷云香,立刻把天上云朵、山里瀑布,缩小在眼前,云雾氤氲的意境,唾手可得。
  • 香道是以道家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来运用天然芳香原料的过程。而作为一名香道师或制香师,应以求真的心态,通过对天然芳香材料的辨别及处理、对香品的制作及运用;在品味香熏的过程中愉悦身心、闻香悟道从而促进自己及他人的身体健康,使人们通过熏香与大自然形成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
  • 隔火熏香由于不带烟气,所以用它来给衣服熏香最好。如果家里有小的更衣室,可将尚未完全晾干的衣服挂在更衣室中,将刚制作好的隔火熏香香炉放入更衣间(香炉的上方不允许有悬挂的衣物),给衣服熏香。
  • 古汉语的发音四声为平、上、去、入。它是齐梁时期由陆厥、沈约、谢朓等文人创立的;“平”即平声,“上、去、入”为仄声。从那之后特别是唐代开始,文人写诗都是依四声的发音来创作。
  • 篆香在中国古代又称为香篆、印香、香印。它是中国古代运用最广的一种熏香方式。
  • 上一篇笔者介绍了古人将篆香运用于礼敬神佛及朝廷上朝等场合。本篇文章主要介绍古代的文人雅士如何将篆香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与各位读者一起品读几首与篆香有关的优美唐宋诗词。
  • 认真制作篆香,特别是用纯净的心态去制作供佛的篆香,您会发现那是一个静心修炼的过程,状态好的时候,会感觉到天地间就剩下自己一个人,外界的音乐声,主持人或观众的说话声仿佛都不存在了。这是制作篆香所要达到的最佳状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