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戏曲学(三)古典曲学要籍述评

戏曲学:魏良辅之“水磨调”(上)

作者:曾永义

清代描绘知名戏曲演员的画作《同光十三绝》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524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在元燕南芝菴两百多年后的明世宗嘉靖年间,江南出了一位戏曲大师魏良辅。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围绕在“曲圣”魏良辅周边而尚有疑义的一些问题,包括:1.改良昆山腔为“水磨调”的到底是官山东左布政使的豫章魏良辅还是曲家兼能医的太仓魏良辅。2.魏良辅如何改良昆山腔创发“水磨调”。3.水磨调与戏曲剧种“传奇”有何关系,由谁创之。4.魏良辅《南词引正》与《曲律》之关系如何,有何异同。5.顾坚其人是否存在。6.《曲律》之要义为何,其南北曲异同说与王世贞《曲藻》颇雷同,缘故何在。以下依次论说,先从什么叫“水磨调”说起。

1.“水磨调”与魏良辅其人其事

(1)什么叫“水磨调”

首先看看什么叫“水磨调”?沈宠绥《度曲须知‧曲运隆衰》:

嘉隆间有豫章魏良辅者,流寓娄东、鹿城之间。生而审音,愤南曲之讹陋也,尽洗乖声,别开堂奥,调用水磨,拍捱冷板,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功深镕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所度之曲,则皆“折梅逢使”、“昨夜春归”诸名笔;采之传奇,则有“拜星月”、“花阴夜静”等词。要皆别有唱法,绝非戏场声口。腔曰“昆腔”,曲名“时曲”;声场禀为曲圣,后世依为鼻祖。盖自有良辅,而南词音理,已极抽秘逞妍矣。

沈氏又于〈弦索题评〉里有云:

我吴自魏良辅为“昆腔”之祖,而南词之布调收音,既经创辟,所谓“水磨腔”、“冷板曲”,数十年来,遐迩逊为独步。

由于沈宠绥有“腔曰昆腔,曲名时曲;声场禀为曲圣,后世依为鼻祖”之语,王骥德《曲律‧论腔调》亦有“昆山之派,以太仓魏良辅为祖”之说,沈德符《顾曲杂言》亦有“自吴人重南曲,皆祖昆山魏良辅”,吴肃公《明语林》“昆山有魏良辅者造曲律,世称昆山派者,自良辅始。”所以一般人便轻易的下断语,把魏良辅当作“昆山腔”的创始人。诚如著者在〈论说“腔调”〉所云,地方腔调不可能由一人创立,但“唱腔”可以经由歌唱艺术家改良而自立门派。魏良辅其实是将“昆山腔”改良为“水磨调”那样的唱腔,这种唱腔的特质是“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功深镕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因为它“拍捱冷板”,所以也叫“冷板曲”;因为它“调用水磨”,所以也叫“水磨调”。也因此,魏氏所改革的唱腔称作“水磨调”为宜,以避免和作为地方腔调的“昆山腔”相混淆。

(2)有关魏良辅的三个问题

而历来对于魏良辅和他创发的“水磨调”,除了“昆山腔”是否他创立之外,尚有三个疑点:其一,魏良辅的籍贯到底是豫章、太仓,还是昆山?其二,魏良辅到底是官至山东左布政使的显官,还是兼能医的曲家?其三,魏良辅创发“水磨调”是凭一人之力还是兼取众长?

关于第一个问题,流沙《明代南戏声腔源流考辨》中有〈魏良辅的生平及其他〉一篇,他从沈宠绥《弦索辨讹》在《西厢》上卷中的一段按语:“娄东王元美着有《曲藻》行世,魏良辅亦尝寓居彼地,则娄东人士,应不昧昧字面”之语,认为娄东(太仓)不过是魏氏流寓之地,“并非属于本籍人”,因而认为沈氏《度曲须知》谓“嘉隆间有豫章魏良辅者,流寓娄东、鹿城之间”是可信的。但是沈宠绥大约生于明万历而卒于清顺治,其时代颇晚;至于以魏氏籍贯为“太仓”的,则始于李开先《词谑‧词乐》,其所记与李开先于嘉靖初相知之弹唱家与演唱家多人,而谓“太仓魏上泉”;王骥德《曲律‧论腔调》亦谓之“太仓魏良辅”;张元长《梅花草堂笔谈》卷十二“昆腔”亦云:“魏良辅,别号尚泉,居太仓之南关。”《笔谈》约写于万历丙辰(四十四年)前后。其时代较沈氏为早。何况《南词引正》全题作《娄江尚泉魏良辅南词引正》,明言魏氏为娄江人,而娄江即“太仓”。鄙意以为:或者因为豫章另有一仕宦魏良辅,时代正与曲家之魏良辅相同,沈宠绥相混为一,乃以豫章为籍贯而以太仓为寓居调适之。至于万历中叶以后,如沈德符《顾曲杂言》、吴肃公《明语林》、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清康熙三十年(一六九一)等纂修之《苏州府志》皆以魏氏为“昆山人”,则盖以魏氏为“昆山腔”创始人,连类相属的缘故。

曲家魏良辅《南词引正》既题“娄江尚泉”,则生于明弘治二年(一四八九)九月十五日,江西新建县沙田魏村的一个世代书香之家,于嘉靖五年(一五二六)中进士授户部主事,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九月为山东左布政使,卒于嘉靖四十六年(一五六七)四月初九享年七十六岁的魏良辅,绝非创发水磨调的魏良辅。但是蒋星煜〈魏良辅之生平及昆腔的发展〉和〈关于魏良辅与“骷髅格”、《浣纱记》〉,以及朱爱群〈曲圣魏良辅〉等,皆认为创发水磨调的魏良辅,即是江西新建县进士任职显官的魏良辅。对此,流沙〈魏良辅的生平及其他〉反对此说,提出明代中叶江西南昌府(亦可称为豫章),至少有两个魏良辅:一是做过山东左布政使;一是昆山新腔的奠基人,卒于万历十年(一五八二)以后,可能是南昌县桃竹魏家人。其最有力之证据,为提出曲家魏良辅在万历初年好像还未去世,其所据有:一,徐复祚《曲论》谓“吴中旧曲师太仓魏良辅,伯起出而一变之,至今宗焉。”而张凤翼(伯起)改订魏氏昆腔,时间大约在明万历八年(一五八○)时年五十四岁以后。此时魏良辅既被称为“吴中旧曲师”,可见并未下世。二,叶梦珠《阅世编》卷十〈纪闻〉谓张野塘娶魏良辅女为妻后,张氏向良辅学昆曲并改造三弦,当时正家居的王锡爵“见而喜之,命家僮习焉。”而考王锡爵于万历六年(一五七八)以礼部右侍郎乞省归里(太仓),十二年(一五八四)冬即家拜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在太仓之家六七年,正是魏良辅嫁女于张野塘,野塘改造三弦之时。三,毛奇龄《西河词话》卷二谓“提琴起于神庙间(即明神宗万历间)”,又云“时昆山乐师魏良辅善为新声,赏之,遂携入洞庭(太湖)奏一日不辍,而提琴以传。”四,苏州府长洲人钮少雅〈南曲九宫正始自序〉作于清顺治八年(一六五一),时年八十八,推知钮氏生于明嘉靖四十三年(一五六四),万历十年(一五八二)左右,当他弱冠之时已听说魏良辅“厌鄙海盐、四平等腔,而自制新声,腔用水磨,拍捱冷板。”他“特往之,何期良辅已故矣。”则魏氏万历十年前后仍在人间。有此四点即可肯定创发水磨调的魏良辅绝非死于嘉靖四十六年那位做显官的魏良辅。

而沈宠绥说魏良辅显声名于“嘉隆间”也是有道理的。(待续)(本文限网站刊登)

──节录自《戏曲学(三)》/三民书局

《戏曲学》书封/三民书局提供
《戏曲学》书封/三民书局提供

(点阅【 戏曲学】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妈妈想吃的食物,是她十九岁嫁给爸爸之前常吃的台南小吃,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想回味的其实都是童年之味。
  • 南戏北剧孕育的温床就是“宋、元”的瓦舍勾栏,而促使之成立发展的推手就是活跃瓦舍勾栏中的乐户和书会。而“宋、元”之所以瓦舍勾栏兴盛,其关键乃在于都城坊市的解体,代之而起的是街市制的建立。
  • “妆扮”是戏剧的要素之一。我国自从优孟为孙叔敖衣冠,巫觋为〈九歌〉中的神灵以来,已启戏剧妆扮的先声。戏剧的妆扮,演员的性别和所饰演的人物,不必求其一致﹔也就是男可以扮女妆,女可以扮男妆;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若考其源起,观其时代风气,那么对于我国古典戏剧的了解,必然有所助益。
  • 站在美国国会大厦圆形大厅(Capitol Rotunda)里可以欣赏到许多艺术。 很多人认为圆形穹顶的视觉体验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游客花时间研究这个广阔空间所呈现的艺术、建筑和雕塑,否则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圆形大厅里的饰带(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奥斯陆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这座于市中心、弧形一层楼高的荷兰巴洛克风格建筑,以石材与红砖混合而成。大教堂东边是教堂前侧圣坛或称礼拜堂(chancel),钟楼有铜制的圆屋顶,搭配文艺复兴风格的尖塔。大教堂几世纪以来不断在整修与翻新。
  • 雕塑通常用来纪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来,雕塑流行的题材包括神话场景、政治领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个最特别的主题并不在上述类别里。人物雕塑《斯皮纳里奥》(Spinario)或称《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现的是一位坐着的裸体男孩,全神贯注地在拔他脚上的一根刺。几千年来,这座雕像给艺术家带来非常深刻的启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