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鼓励菱农共同参与 水雉复育20年数量破千

人气: 217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9年10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玟茹台湾台南报导)台南官田被誉为菱角的故乡,来到菱角田能够看到水雉穿梭其间,其优雅姿态,繁殖期的亮丽羽色,因而被喻为菱角田中的“凌波仙子”。但19年前水雉其实曾经濒临灭绝,族群数量不到50只,经过民间团体、政府的努力,直到2019年夏季全台水雉繁殖族群再创新高,成鸟数量高达1,024只,台南市官田区就占了七成七。

在纪录片《雉在菱里》中,也详细记录水雉从濒临灭绝到数量超过千只的复育过程。导演邱彩绸分享,刚开始在官田水雉生态教育园区的长期蹲点,针对人文、生态的纪录,但初期对水雉不认识,却受园区内的人文感动,最后选择针对人文这块做纪录,拍摄11个月后却发现,拍不出这群人的核心理念,因而转身投入对水雉的生殖、生态行为观察。

水雉穿梭于菱角田间,因优雅姿态、繁殖期的亮丽羽色,被喻为菱角田中的“凌波仙子”。
水雉穿梭于菱角田间,因优雅姿态、繁殖期的亮丽羽色,被喻为菱角田中的“凌波仙子”。(林务局提供)

台湾在20年前没有任何水雉资料,邱彩绸感性地说,“水雉是我的老师”,透过一天12小时观察水雉生态,认识到水雉具有一妻多夫的特性,特性的由来是因为水雉的族群数量较少,因而出现的繁衍后代机制;另外,水雉的叫声非常不同,“我学习听懂他们在讲话的声音”,在影像纪录的同时,会进一步比对水雉叫声,从叫声中判断水雉的行为活动。

水雉曾面临2次生态挑战

1990年台湾高铁规划路线通过台南市官田区葫芦埤,预期将对水雉栖息地造成影响,经协商,后由市政府向台糖承租15公顷土地作为“水雉复育区”,化解水雉主要族群的栖息地危机。而为了强化湿地生态教育,水雉复育区也在2007年正式改名为“水雉生态教育园区”——台南野鸟学会理事长潘致远表示,原先的复育区专注于水雉复育工作,但伴随着园区内水雉数量饱和、无法容纳更多水雉,因而做出此改变。

保护水雉的栖地不受破坏之后,让水雉族群数量在2005年达到200只,但接下来的毒鸟事件,成为水雉保育的新挑战。邱彩绸感性地说到,2009年冬季的某一天,在园区外的一块田里,发现了50几只水雉尸体。为找出水雉死亡原因,将鸟尸送到屏科大解剖,最后从尚未消化的稻谷得出结论,确定稻谷里含有毒药,进而发现与菱农的直播耕种方式有关。

鼓励农民共同参与 提升保育成效

回顾19年水雉的复育过程,最让人感动的故事。邱彩绸谈到,约在2000年左右,动保团体带领前台南县长陈唐山到葫芦埤视察,陈唐山当时发现农民与水雉之间是如此贴近,因而推动菱农奖励办法鼓励菱农,只要水雉到菱角田繁殖,经相关人员实地普查确认后,菱农就能获得补助,每只水雉奖励5千元,农民最多能够补助4万元。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邱彩绸说,当时2万块对一个农民来说是相当大的鼓励,农民为了领丰厚补助金去保护水雉,而随着领奖励金人数增加,金额开始逐渐调降,现在补助金额约在4只3千元,但这些农民还是很乐意做水雉保育,因为保护水雉已经成为农民的生活日常。

农民与水稚和平共处 加深对土地的情感

农民是如何在生活中保育水雉,邱彩绸分享,有些农民真的很可爱,在一整区的菱角田里,水雉在其中一区筑巢生活,农民就会自行划定“限制采收区域”,说是不会采收这个范围的菱角,提供水雉不受打扰的繁殖区域。

农民林丙火分享,刚开始奖励措施发布后,会以如何透过这种方式赚钱来思考,学习并找出相对应的方法管理菱田,至今已有近七年时间都没使用农药耕作,虽然喷药最多一年能收成六次,而友善耕作只有三次收成,收成次数相差一倍。

林丙火表示,但在耕作的过程中,藉由与水稚的相处,发现水雉的生态行为,像是,当人类接近水稚的巢时,它就会拍拍翅膀,仿佛希望你来伤害它,藉由这样的方式转移注意力,以免对巢造成威胁,所采取的“拟伤行为”。林丙火说,因为对土地的感情增加,也就回不去喷农药的时代。

邱彩绸认为,鼓励农民一起参与保育水雉是很好的方式,因为相比水雉保育园区内的15公顷土地,外面的三百多公顷土地的范围更广,水雉能够获得的保护也更大,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水雉生态维护,将会是保育史上很重要的里程碑。◇

责任编辑:玉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