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预知和遥视功能

文/刘晓

图为孔子圣迹图之杏坛礼乐。(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646
【字号】    
   标签: tags: , , ,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鼻祖,其“仁义礼智信”和“中庸”思想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的王朝。孔子在世时,曾几次向老子问道,并在老子的启发下,对“道”有了逐渐深入的理解。据传书上记载,孔子问道于老子之后,回去便常常打坐静思,他的弟子颜渊亦潜心静坐。古籍中亦有孔子不同于凡人的功能的记载。

汉代永平年间,会稽人钟离意,字子阿,做了鲁国的相国。他到任后,自己出了一万三千文钱,交给孔家后人、户曹孔诉,修缮孔夫子曾乘过的马车。他还亲自进入孔庙,擦拭几案、坐席、佩剑和鞋子。他还让一个叫张伯的男子清除孔子讲堂下的杂草。张伯在除草时,从土中发现了七枚玉璧。他私藏了一块,将其它六块报告给了钟离意。

钟离意让主簿把玉璧放在讲堂的几案前。他发现孔子讲堂中的床前悬挂着一个瓮。他把孔诉叫来,问这是做什么用的。孔诉说:“这是孔夫子的瓮。里边装有丹书,还没有人敢打开它。”

钟离意说:“孔夫子是圣人,他之所以留下这个瓮,是想让后代的贤良来看。”于是打开了瓮,得到一块帛书,上边写道:“后世修吾书的人,是董仲舒。保护我的车子、擦拭我的鞋子、打开我书箱的,是会稽的钟离意。玉璧有七块,张伯藏了其中一块。”钟离意马上把张伯叫来,问道:“玉璧有七块,你为什么偷藏一块?”张伯叩头谢罪,交出了藏匿的玉璧。

张伯在除草时,从土中发现了七枚玉璧。示意图。图为元代动物面纹玉璧 。(公有领域)

孔子生前就知晓了后世之事,说明他已经具备了预知功能。而在他生前,这样的预知功能也曾显现。

《列子‧说符篇》中,就记载了这样两件事。说宋国有一个乐善好施、仗义行仁的人,家中的黑牛有一天生了个白犊,觉得奇怪便去向孔子请教。孔子没给他说原由,只对他说:“这很吉祥呀!你去把它献给神明吧!”

过了一年,不知什么原因这个人的眼晴突然瞎了。那牛又生了一头白色的小牛犊,他又让儿子去问孔子。儿子说:“上次问他把眼睛问瞎了,又何必再问呢?”父亲说:“圣人的言行有很深的道理,有时候他们的话先相反后符合的,只管暂且再去问问他吧!”

儿子又去问孔子。这次孔子还是没讲原由,和上次一样对他说:“这是吉祥的征兆呀,去把它献给神明吧!”儿子回来禀告父亲。父亲说:“按照孔子说的做。”又过了一年,儿子的眼睛不知什么原因也瞎了。

不久,楚国发兵攻打宋国,把城市包围起来,男人们都被征去迎敌,大部分都战死了。这对父子因有眼疾免于参战,保住了性命。到包围解除,他们的眼睛奇迹般地又都复明了。事后,这对父子才明白孔子对他们说的话的含义。

还有一年,一只脚的鸟飞集在齐国的朝廷,展翅而跳。齐侯很奇怪,就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这种鸟叫商羊,是大水的征兆。以前孩童们屈着腿晃着肩,跳着唱‘天要下大雨,商羊跳起舞’。今天齐国应是应了这征兆。”齐侯于是下令百姓治渠修堤,齐国在随后的大雨中免受了损失。

一天,孔子与颜渊二人同登鲁国境内的泰山。示意图。图为清 王翚 等《康熙南巡图.济南至泰山》。(公有领域)

除了具有预知功能外,孔子还有遥视功能。一天,孔子与颜渊二人同登鲁国境内的泰山,在峰顶,孔子静心凝神向东南方向眺望,见千里之外的吴国都城西门之外拴着一匹白马。他指给颜渊看,问:“你看到吴国都城的西门了吗?”颜渊答道:“我看见了。”“门外有什么?”“好像有一条白色的绸子挂在那里。”孔子揉揉颜渊的眼晴,纠正道:“那是白马。”

从泰山距吴国都城有一千余里,如果没有修炼人所说的遥视功能——千里眼,凭肉眼是绝对观察不了那么远的,师徒二人从泰山下来之后不久,年纪轻轻的颜渊便变得发白齿落,三十二岁就死去了。古书上说他“用眼力极目而望,精气耗尽”而夭折。大概是他的功力太浅吧。

之所以一些超常功能自然而然在孔子身上显现出来,大概与他晚年修道有关吧。@*#

参考资料:

1. 《搜神记》
2. 《孔子家语》
3. 《列子》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湾民主自由
    对于台湾人来说,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对台湾的贡献很大。正是他,在成为集党、政大权于一身的政治强人后,除了致力于发展台湾经济,还成功推动了台湾的政治转型,让台湾走上了民主之路。
  • 中医乃是神传医学,古代的中医,尤其是那些在历史上留下许多神奇故事的中医,不仅可以透视人体、隔墙看物,而且还能开刀做手术,他们的神奇技能绝不是现代人现在通过读医科大学就能够得到的,也不是读古书就可以拥有的,一定要通过修炼、医道中专门的师父秘密传授,才有可能得到。宋元以后,有所谓“儒医”,但离道日远,流于方剂。到了现代,医道更是彻底失传,留下的中医只是经验的摸索与药方的传承等等罢了。
  • 刘政认为世间的荣华富贵都不能长久,还不如修道,得长生之法。图为明 文伯仁《丹台春晓图卷》局部。(公有领域)
    当今很多受现代观念影响的人,不仅不相信神佛的存在,而且对修炼更是嗤之以鼻。其实,翻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信神、信佛、信道和修佛、修道从来就没有缺席过,无论是史籍还是民间传说,都记载了大量远超现代人想像的故事。
  • 春秋时鲁国的大臣叔孙豹在一次出使晋国时,与晋国大臣范宣子谈及何为“死而不朽”,他认为延续几代的功名利禄,算不上不朽,而真正获得永恒的是人在有生之年要“立德”、“立功”和“立言”。其中拥有让人敬仰的德行最为重要。无疑,西周至春秋初期卫国的国君卫武公就是这样一位让时人和后人敬仰的君子。
  • 先秦时期,尤其是传国近八百年的周朝,是一个君子辈出的时代,如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召公、邵穆公、仲山甫、郑武公、卫武公、曹刿、叔孙穆子、管仲、鲍叔牙、晋文公、晏子、狐偃、赵衰、赵宣子、范文子、魏绛、祁溪、叔向、赵襄子、子产、伍子胥、范蠡、师旷、老子、孔子、孟子……他们不仅具有内在的美德和智慧,而且举止优雅得体。他们就是孔子所说的“文质彬彬”的君子。
  • 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本意是一个人得道成仙,家里的鸡和狗也都沾了仙气随之升天,至于后世负面的引申义完全曲解了原意。关于这个成语的来源说法很多,其中之一是与汉武帝时期的淮南王刘安有关。
  • 铁甲骑兵,是骑士与战马都穿着坚固铁甲的兵种。他们同时具备极高的防御与攻击能力,主要用以前线冲锋击破步兵之方阵,在东西方战史上都有过辉煌战果的纪录。在北宋时期的辽国也有着这样一支精锐部队,一度让宋军陷入苦战,但这支部队最后是如何被打败的呢?这便是在河北当地流传千年的杨门女将大破铁甲骑兵的传说......
  • 传说大禹治水留下的海眼,在江陵县城的南门外就有一个。“海眼”有龙、各种神兽或神灵镇守,不能轻易移动、打开,否则海水就会倒灌陆地,形成洪水灾害,江陵城就发生过这样的事。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传》中有同样的记载,说秋天时,龙在绛地的郊外出现。史载中第一位“豢龙氏”是董父,是黄帝的后裔。在《九州要纪》中有提到:“董父喜欢龙,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龙,于是他成了豢龙氏祖先。”那么豢龙氏职掌什么工作呢?董父豢龙成功后,据传他与龙一起升天!
  • 唐总督只信鬼话勘案,不重证据,差点造成一桩冤案;而江苏司郎中纪容舒与刑部主事余文仪,虽遇奇事,仍尽忠职守,详实勘查案件,最后让一桩沉冤得以昭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