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香雅句】天下谁人不识君

——盛唐音乐大师与边塞诗人的情谊
作者:雅兰

明 仇英 《松溪论画图》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372
【字号】    
   标签: tags: , ,

耳目一新的视角,为您解读耳熟能详的名句、典故、成语,展现中华传统价值观和精深的文化内涵。

欢迎来到馨香雅句,我是雅兰,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才华横溢己却得不到发挥的舞台,郁郁不得志,当自己不被周围人认可的时候,周围有三五知己好友,便非常重要。今天和大家分享这一句诗词“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来自唐朝诗人之间的友宜故事。

在盛唐时期有位音乐高手,名为董庭兰,他非常善弹古琴,古琴又称为七弦琴,在中国礼乐文化中,纯正的音乐也是古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会有“士无故不撤琴瑟”之说。只是当时流行西域音乐,所以董庭兰才华横溢却郁郁不得志,日子过得十分清贫。幸好他有三五知己好友,其中有位是边塞诗人高适。高适略懂音律,他非常欣赏董庭兰的才华,两人惺惺相惜,往来密切。

唐玄宗天宝六年,吏部尚书房琯被贬,作为门客的董庭兰也被迫离开长安,在同年冬天,董庭兰和高适久别重逢后却又不得不面对分离,当时面对茫茫未知的前程和离愁别绪,场面很是感伤。当时诗人高适也身处人生的低谷,他仕途不顺,怀才不遇,但是他却努力地安慰勉励好友董庭兰,为他写下这著名的诗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北风呼啸,天色昏沉暗淡无光,大雪纷纷,不要为前途发愁啊,以你的才能,天下有谁不认识你董庭兰呢!

其中“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千百年来被广为传颂。从中我们也看出面对困境时古人豁达的心态,以及对友人寄予的期望与勉励。

点阅【馨香雅句】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天色高朗秋天傍晚,寒气渐渐侵深山。
    我送你还山,对你的内心洞彻又了然。
    人生老大归隐,为自己的理想和意愿。
    我看你懂得人生一世的事,故能心安。
  • 唐代诗人高适,任两浙观察使时,有一次,路过杭州清风岭。他在临时下榻的僧房中,写了一首诗:
  • 普天之下,谁不认识您呢?送别时的豪迈语,比喻在潦倒困境中仍然抱有希望和信心。语出高适《别董大·其一》
  • 欢迎来到馨香雅句,我是雅兰,今天和大家分享这一句诗词“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话本来出自一位女子之口,而苏轼却为这句话专门填了一首词,这背后的故事又是如何呢?
  • 服装不仅仅是用来遮寒蔽体,还有更深的内涵,中国曾被称为“衣冠上国”,中国的服饰也曾经深远地影响着朝鲜、日本、越南等,曾经的丝绸之路,更将中国的服饰文化远输欧洲。韩服和汉服非常地相像,很多人也不能够区分,为什么传统的韩服会和汉服这么像呢,我们从文化方面来探讨一下。
  • 过来人知道,人一生要经历诸多沟坎。如遇事情不顺心时,会迷惘,会痛苦……不知该如何面对。当捧起他的诗词慢慢品赏时,你会发觉那颗被蒙尘的心,一点点变得清净,他的诗词如一泓甘泉滋润着心田。
  • 现代社会里,对于婚姻,很多女子有种种的烦恼,或是对另一方的失望,或是家庭的争吵,甚至夫妻反目成仇,走上离婚的境地。面对这些痛苦,今天我们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看看中国文化里这位女子,如何使自己在婚姻中让身心得到安顿。
  • 蒋中正认为,“‘身者,心之器’。一个人的思想行为,皆以心为主,故必存养省察,慎独存诚,使此心常湛然清明,公正无偏,不为物欲所蔽,不为感情所胜,不然,如其一有忿怒恐惧或好恶便辟之心存着,则此心就不得其正了,如此最后便难免流为贪戾迷妄,甚至放僻邪侈,一切的错误罪恶,都要由此而生了,所以正心是修身的根本工夫,亦就是‘心正而后身修’的道理。”
  • 现代社会里很多传统都消失了,这也让很多人在婚恋问题上陷入诸多痛苦当中,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传统的婚礼当中蕴含了哪些智慧,给人带来身心的安顿。
  • 蒋公认为要想治理好一国(或一个省,或一个县),就要先从家庭做起,“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先使一家的人,能够明明德,再推而广之,才可使社会上家家户户都能齐一平均,则社会进步,国家亦未有不达于治理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