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四大家”之一——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下)

颜真卿“尸解成仙”之谜

文/秦顺天

清末民初画家陆恢所绘的《鲁公写经图》。(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5166
【字号】    
   标签: tags: ,

颜真卿修道服丹,年逾古稀都有超常体魄。他的死,更是离奇,应了他之前对子女所说的:我的死,一定和常人不同。

接上文

“君命也,将焉避之!”

782年,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朝中议论著准备派兵讨伐,宰相卢杞忌恨颜真卿的刚正,趁机陷害他,上奏说颜真卿德高望重,四方敬仰,如果让他去说服李希烈,不动刀枪即可平定叛乱。

唐德宗相信了卢杞的话,任命颜真卿为宣慰使,深入敌营。有传闻说李希烈生性残暴,朝中很多大臣都为颜真卿此行的安全担心。大臣郑叔劝阻他说:“您先别去,去了恐有不测,等我们再跟皇上奏请一下。”颜真卿慨然回应:“君命也,将焉避之!”大臣李勉向唐德宗请求挽留颜真卿,并派人去追赶,但没有追上。

颜真卿自知此去凶险。早年他遇到道士云陶八,曾告诉他,七十岁有厄难临头。如今颜真卿已七十五岁,他想起当年范师姨说他“寿过七十,以后就不要再苦问了”,便叹曰:“范师姨之言,吾命悬于贼必矣。”

《历代圣贤半身像‧颜真卿》。(公有领域)

颜真卿的超常

《别传》载,颜真卿临行前,对子女交待说:“我与元载都服丹药,他为酒色所败,所以功力不及我。这次去蔡州,我必为逆贼所害。以后等我归葬,你们开启棺材就知道,我的死,一定和常人之死不同。”

一生习道的颜真卿,因服食丹药“碧霞丹”,养生有术,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很多。《唐语林》记载了颜真卿的一些超常现象:他年逾古稀,身体矫健异常。用草席把他团团围住,双脚一蹬,他即可纵身一跃而出;立身于相背而放的两张藤椅中间,他手握椅背即可双足悬空,做臂屈伸可千百次;双手按着床的东南角,他“噌”一下可以跳到床西北角,重复可做五六次。

《类说 颜鲁公尸解》也记载:当时朝廷内外都感到颜真卿这次将一去不返,就在长乐坡为他饯行。喝醉的颜真卿,身手异常敏捷,可以像年轻人一样,一跳即可跃过栏楹。

上路前,颜真卿写信给儿子托付后事,告诉儿子要祭祀祖先,照顾好遗孤,无它言。途经洛阳、偃师时,颜真卿告诉亲友,死后愿葬偃师。可见,颜真卿毅然奔赴敌营,已带着必死的决心。

偃师县位置图。图为清佚名大运河地图(从北京至长江)。 (公有领域)

忠贞凛凛 至死不屈

784年,只带一书童的颜真卿到达了许州(今河南许昌),见到李希烈之后,颜真卿正宣读诏书,李希烈的亲兵养子一千多人赶来,将他团团围住,对他刀剑相向。颜真卿毫无惧色,挺身而立,足跟不移,面不改色。

李希烈欣赏颜真卿的为人,命令手下不得放肆,对颜真卿以礼相待,请颜真卿入驿馆安歇。

随后李希烈请颜真卿上书朝廷为自己辩白,颜真卿不从。唐叛将李元平前来劝降,颜真卿斥责他叛国投贼、背信弃义。

李希烈又想了一个办法,大摆宴席,请颜真卿赴宴,席间让戏子借戏文讥讽朝廷。颜真卿发怒道:“大人是臣下,怎么让人做这种事呢!”遂起身拂衣离去。李希烈羞愧,不得不喝令停止。

已经反叛的四镇使者,劝颜真卿做李希烈的宰相,颜真卿怒斥:“我快八十岁了,官到太师,至死都保持名节,怎会屈服于你们的胁迫!”四镇使者自觉理亏,不敢再言。

见颜真卿不肯投降,李希烈派十几个士兵在馆舍看守颜真卿,并在庭院挖了一丈见方的大坑,扬言“活埋颜真卿”。 颜真卿神色坦然,对李希烈说:“既然我生死已定,何必玩弄花样!赶快一剑砍死我,岂不痛快!”李希烈被镇住,向他道歉。

公元784年,李希烈登基称帝,自称大楚皇帝。称帝时,李希烈派使者向颜真卿询问登帝位的仪式,颜真卿答到:“我年纪大了,虽曾经执掌国家礼仪,记得的,唯有诸侯朝拜的礼仪而已。”

李希烈的手下将领周曾等人为颜真卿的忠贞大义所感动,愿奉颜真卿为主,密谋反叛李希烈,李希烈发觉后,杀了周曾。

从此,李希烈对颜真卿严加看管。785年,颜真卿被移囚于蔡州龙兴寺,留下了平生最后的书帖《移蔡帖》。贞元元年正月五日,真卿自汝移蔡,天也。天之昭明,其可诬乎!

唐节度使张伯仪率军进攻李希烈,全军覆没,张伯仪只身逃走。李希烈将其旌节及俘兵左耳送与颜真卿,颜真卿见之,伤心得伏地大哭以致昏厥,苏醒后不再与人说话。

滞留于叛军中,颜真卿自知难以活命,写下上奏朝廷的遗表,又自作墓志、祭文。期间他时常指着寝室的西墙下,对人说“吾殡所也”。意思是长安在西面,即使死后,也要向着朝廷所在。

颜真卿在蔡州时,曾亲书“天中山”三个雄浑大字。古代蔡州民间流传:天中山,三尺三,来到天中山,一步可登天。所以天中山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山,是古代用来观测日影、计算时辰的地方,是天下最中间的标志,《尚书‧禹贡》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为豫州之中,故为天中。颜鲁公这三个绝笔之字,寓意深远。

后李希烈又派大将景臻到龙兴寺,逼迫颜真卿投降。在囚禁颜真卿的院里,景臻派人点起火堆,吓唬颜真卿:“你要是再不投降,就把你烧死。”颜真卿没有二话,径自起身蹈火。一看他不怕死,众人赶忙把颜真卿拦住。

九州中,豫州位于九州中心,豫州,相当今黄河以南的河南省地区。图为清 孙家鼐《钦定书经图说》插图。

虽死犹生

785年8月,李希烈派人去杀颜真卿,23日(黄历七月十四),颜真卿被缢死在蔡州(今河南汝南),享年七十七岁。

《太平广记》载,颜真卿将被缢死的时候,解下一贵重金带送给使者说:“我曾经修炼过道术,以保全躯体为重。”还对他说:“你这么聪慧,不侍奉天子,反侍奉逆贼,图什么呀!”勒他的人按他的话做了,勒死之后将他埋葬。

消息传出,前线将士皆痛哭。第二年李希烈死,叛乱平息,颜真卿的灵柩返回京师,厚葬于京兆万年颜氏祖茔。德宗痛诏废朝五日,举国悼念,德宗亲颁诏文,追念他说:“颜真卿侍奉四代皇帝,不改一贯节操,时遇叛贼作乱,他肩负招降重任。几年拘禁威逼,他都至死不屈,其杰出节操,虽死犹生。失去他的责任在我,现在愧悔莫及,只有追封他,为其后代加封官职。”颜真卿被追赠为司徒,谥号文忠。

尸解成仙

迁葬时,子女遵颜真卿遗言,把他的棺材打开一看,已朽烂的棺材里,颜真卿遗体俨然如生,肌肉不腐,手脚柔软,胡须、头发青黑,双手拳握,手指甲透过手背。远近的人都感惊奇。途中,抬棺的人发现棺木渐轻,到了下葬的地方,打开棺材一看,里面根本没有人。

这就是道家所说的尸解,颜真卿已经得道修炼成仙。《太平广记‧颜真卿传》中将其列于“神仙”之列,《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也记有颜真卿得仙于罗浮山显灵之事,将其列入仙传。白玉蟾真人说,颜真卿是北极驱邪院左判官,被世人奉为道教雷部的神灵,负责驱恶鬼邪魔。

罗浮山是中国十大道教名山之一。(Pixabay)

宋代时,颜真卿被道教奉祀为神。宋高宗赵构御赐颜真卿庙额为“忠烈”,社稷于岁时致祭。

颜真卿以生命践行了儒家的“舍生取义”,《颜氏家训》的教诲,在他身上得到最完美的体现。其行为如孔子所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欧阳修赞颜真卿:“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罗贯中赞之:万古真卿义不磨,冲天豪气世间无。忠贞凛凛名犹在,烈烈轰轰大丈夫。

字如其人,人如其字

颜真卿为官,“立朝正色,刚而有礼”, 北宋欧阳修赞叹:“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米芾评价他的书法:“卬然有不可犯之色。”

字如其人,人如其字,颜真卿把刚正不阿的品格融入书法之中。他的字一板一眼、严谨稳重,不妖媚、不故作姿态,豪放逸宕而不逾规矩,以法度“森严”为美,具有盛唐气象。

颜真卿的笔法是浑然天成的“屋漏痕”,古朴凝重,如锥画沙,直透纸背。他中锋运笔,含而不露,却犹如出兵一般,字里行间携金石之气。宽博静穆的结体,奇正相生,布白以形密取气势,不以疏宕而取秀逸。

写字者,写志也,写心也,不是技巧,不是卖弄,颜真卿提笔为书,并不刻意求其秀美,而是浩然正气满溢。好的书法不是单纯模仿而来,它源于纯正超然的思想境界,颜真卿修真得道的境界,是人生历练修得,达不到他的境界,就难以明白颜真卿的书法,得其皮表而已。@*#◇

参考文献:

《颜氏家庙碑》
《新唐书》
《旧唐书》
《资治通鉴》
《颜鲁公集行状》
《太平广记》第三十二卷
《唐诗纪事》卷第二十四
《别传》
《开天传信记》
《戎幕闲谈》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颜真卿集》
《颜氏家训‧归心篇》
《唐人佚事丛编》卷十八
《唐语林》
《类说 颜鲁公尸解》

点阅【才子佳人】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晋朝的士族小姐祝英台,生得才貌双绝,不但女红做得好,还喜读诗书,从小敬佩班昭、蔡文姬的才学。当她长到十五六岁的时候,看到那些外出求学的男生便心生羡慕,一心向往访师求学。
  • 奕绘,字子章,号妙莲居士,中年后号太素道人,他是乾隆帝第五子荣纯亲王永琪之孙、荣恪郡王绵亿长子。荣亲王、荣郡王学问深厚,精通汉文、满文、西洋算法及书法绘画,两代都有著作留世。荣王府上下文风浓厚,古董藏书众多,在当时很有名。
  • 三国时期有一位“丑妻”,颇为聪慧,即曹魏大臣许允的妻子阮氏。唐 周昉《仕女图》。(公有领域)
    1071年,苏轼在杭州担任通判,负责刑狱和司法。在一次宴会上,他认识了王朝云。朝云是杭州钱塘人,1063年出生于贫寒之家,因有姿色,能歌善舞,精通乐器,后成为西湖歌伎。古代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为伎,“伎”是技艺、才能之意。
  • 苏轼19岁时,娶了同乡16岁的少女王弗。王弗是眉州青神人(今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1039年出生于一个书香之家,是进士王方之女。
  • 从九五之尊到仓皇辞庙,他失去了江山国度,从“金炉次第添香兽”到“无言独上西楼”,他品尝了把酒当歌、软舞花香的苦果。后人也因此多厚崇其唯美词章而对其治国能力颇有微词。
  • 颜真卿,祖籍琅邪临沂,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 709年生于京兆万年县(陕西省西安)的诗礼簪缨之族,先祖是深受孔子赞叹的弟子颜回,五世祖是以《颜氏家训》流传后世的颜之推,曾祖是著名儒学家、经学家颜师古,母亲殷氏亦出身名门。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的《劝学诗》激励了一代代的莘莘学子;他的书法丰厚雄浑,雍容正大,法度谨严又气势磅礴;他为官清廉,正直敢言,凛然赴难,视死如归,其忠义大节,光风霁月,高山仰止。他就是字如其人的不朽典范——大唐书魂颜真卿。
  • 岳阳楼
    《岳阳楼记》就像一个巨大的文学磁场,吸引、感染着接触到这篇文章的读者。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巴陵郡守滕子京独具慧眼地对范仲淹的约请,后人就读不到这篇绘声绘色描写浩渺的洞庭湖变幻无穷的风光、迁客骚人对洞庭湖的不同感受、最后又转化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浩叹的美文。
  • 民间过大年前有祭灶神的风俗,祈求福禄临门。在东汉时,“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孝子黄香却“不祭灶”,到底是怎回事?而且,他从一介贫民转身为得皇上赏识尊重的贤臣,掌管国家枢机要务。这样的福分从何而来呢?
  • 明孝宗弘治二年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赐谥“肃愍”。明神宗万历十八年改谥“忠肃”。于谦蒙冤于一时,却万世不泯,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