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告误传拆散“凤凰” 她题诗铭志终续姻缘

文/宋宝蓝

清 戴洪画 《龄寿万年.凤凰祥云》。(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65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明朝时期,有一个人和卢瀚同名同姓,后来那人不幸去世了,讣告误传到扬州。卢妻以为夫君去世,悲痛欲绝。后来,她在金山寺璧题写一首诗,使得两人再续夫妻之缘。

官员卢瀚的妻子叫李妙惠,贞节有操守。卢瀚进京赶考时,妙惠就留在扬州。

明孝宗弘治初年,卢瀚会试名落孙山,于是留在京城讲学。京里有一个人和他同名同姓,也叫“卢瀚”,不巧的是这个“卢瀚”有一天去世了。讣告误传到卢的家乡扬州,李妙惠以为丈夫死了,悲痛欲绝。

更不巧的是,那一年又发生了饥荒,粮价飞涨,百姓苦不堪言。妙惠的父母怜悯女儿年纪轻轻就守寡,强迫她嫁给江西新淦的巨商谢能之子谢启。尽管妙惠一再拒绝,终是架不住父母的强势,迫不得已,只好嫁到谢家。

谢启的继母也是扬州人,李妙惠恳乞作她的婢女,以保全自己的贞节操守。所以谢启始终未能如愿与她成夫妻之道。妙惠勤恳地侍奉谢启的继母,片刻不离左右。

谢启无机可乘,只好载着一批盐,赶赴江西做生意。继母与妙惠也继而回到江西。她们的船曾停靠在金山。继母带着妙惠到寺中去还愿。

妙惠对卢瀚念念不忘,在墙壁上题写一首诗,以铭心志。其诗云:
“一自当年拆凤凰,至今消息两茫茫。
盖棺不作横金妇,入地还寻折桂郎。
彭泽晓烟归宿梦,潇湘夜雨断愁肠。
新诗写向金山寺,高挂云帆过豫章。”

她在诗文的末尾署上了自己的姓氏:“扬州卢某妻李氏题。”

至弘治六年(1493年),卢瀚如愿登科,进士及第。朝廷授予他编修实录的差事,卢瀚奉命前往江西。途径扬州时,得知李氏已经改嫁的消息。

当他登上金山寺,看见墙壁上妻子所题的诗文,不禁潸然泪下。当他来到江西后,寻访富商盐船,并教仆人差吏四处传唱妙惠的诗文,往来于盐船之间二天。

李妙惠听到自己的诗文被人传唱,不免好奇,于是唤来仆人,问他们从何处得知那首诗?人们就将事情的原委告诉她。

妙惠听后大吃一惊,继而高兴地说:“原来我的丈夫还活着啊!”于是悄悄地与卢瀚约定,夜里乘舟相见。

尽管李氏嫁给谢家已经二年,依然保守着自己的贞节。谢母也为她的事迹感叹,于是支持她,满足她的心愿,让她回到卢瀚的身边。当妙惠再次回到卢家时,卢母也深自感叹。

一桩误报的消息,拆散了卢瀚夫妇的姻缘。又因妙惠诗文铭志“入地还寻折桂郎”,她对夫君忠贞的心愿和依恋,终使他们破镜重圆,找回佳偶良缘。

事据《尧山堂外纪》卷89@*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王义士钦佩许德溥的风节,想搭救他的妻子,但是冥思苦想,却想不出好办法...........
  • 这首诗的作者卓文君,生活在西汉年间,容貌娇美,喜欢音乐,十七岁而寡。诗中反映出来作者对纯洁忠贞爱情的追求,喻男子汉大丈夫本应堂堂正正,正义凛然,何必那样贪恋财色。
  • 四个婢女送黄原出门。也就半天的时间,他就回到了家中。从此以后,每到三月的这一天,他常常会看到空中疾驶过一辆车,是女子乘坐的帷幕车子,犹如飞一样疾驶而过。令他魂牵梦绕的女子,是否就在车里呢?古籍留下一片空白,成了永久的悬念。
  • 说到“交杯酒”,人们的第一反应想到的就是在婚礼仪式上,新郎新娘各执一杯酒,或手腕相扣,或手臂相绕,之后各饮一口。在现代人眼中,这代表着夫妻相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然而,这与古人的“交杯酒”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寓意上都是有些差异的。
  • 北宋初年,在益津关一地(现今河北省霸州市),名将杨延昭成功运用“火牛阵”大败韩昌的五万铁甲骑兵,重现了这场经典战役。
  • 铁甲骑兵,是骑士与战马都穿着坚固铁甲的兵种。他们同时具备极高的防御与攻击能力,主要用以前线冲锋击破步兵之方阵,在东西方战史上都有过辉煌战果的纪录。在北宋时期的辽国也有着这样一支精锐部队,一度让宋军陷入苦战,但这支部队最后是如何被打败的呢?这便是在河北当地流传千年的杨门女将大破铁甲骑兵的传说......
  • 传说大禹治水留下的海眼,在江陵县城的南门外就有一个。“海眼”有龙、各种神兽或神灵镇守,不能轻易移动、打开,否则海水就会倒灌陆地,形成洪水灾害,江陵城就发生过这样的事。
  • 唐总督只信鬼话勘案,不重证据,差点造成一桩冤案;而江苏司郎中纪容舒与刑部主事余文仪,虽遇奇事,仍尽忠职守,详实勘查案件,最后让一桩沉冤得以昭雪。
  • 老人收到的一百两,其实是从商人的箱子里拿出来的,而招待老人的酒席,是典当商人的背心付的钱。但这位江西术士如何办到的?这就无人知晓了。
  • 燕子在人家屋梁上结巢,如果有一年燕子不来了,那就是有大的变化要发生了。人们认为有燕子来,是吉祥的象征。燕子身形虽然娇小,但有些燕子确实是有来头的,在他们身上,也曾展现给人丰厚的中华文化内涵的神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