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面对强大敌手屡战屡胜 以色列的秘密是什么?

图为2014年7月22日,在以色列加沙边界进行边界保护战的以色列士兵。(Ilia Yefimovich/Getty Images)

人气: 1088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9年04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李赛琳综合报导】以色列这个国家确实“不好惹”,在过去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冲突中,以色列这个小国已经用数不清的实例印证了其军事实力:在面对强大敌手的情况下能够屡战屡胜,且创造了不少军事史上的奇迹。

那么,它的秘诀在哪里呢?我们不妨来一探究竟。

全民皆兵 迅速动员

以色列是一个真正实现了全民皆兵的国家。以色列宪法规定,年满18岁的男女青年必须服兵役。男子服义务兵役年限为4年,而后转入预备役,直至年满41岁;女子服义务兵役为3年,而后转入预备役,直至年满34岁。预备役期间,每年有一个月战备值勤,因此以色列人戏称自己是“11个月不在位的士兵”。

以色列常备军的规模不大,但它的战争动员能力极强:它能够在战斗发生后的18小时内,让全体预备役军人领取武器,完成集结;在36小时内,让预备役部队投入作战。而且,以色列预备役部队的作战素质和承担的作战任务与现役部队区别不大。

根据2015年11月的官方数据,以色列国防军现役部队有30万人,其中包括23万陆军、2万海军和5万空军;但是,一经动员,可迅速增加预备役40万人,使武装力量总数达到70万人。

在1973年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时,因恰逢犹太教的“赎罪日”,许多以色列官兵并不在“状态”,以致前线一度陷入混乱,后来能够转败为胜,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后备役兵源的迅速动员。在形势最为危急的戈兰高地上,第一个预备役旅从下达动员令到投入交战的时间是8个小时,所有参加戈兰高地作战的预备役部队部署到位是10个小时。在戈兰高地上挡住叙利亚军队4个装甲师凌厉攻势的正是以军的一支预备役装甲旅。

以色列宪法规定,年满18岁的男女青年必须服兵役。(Ilia Yefimovich/Getty Images)

先发制人 境外制敌

以色列国土面积狭小,南北最长处470公里,东西最宽处不过135公里,最窄处只有15公里。没有战略纵深和回旋余地是以色列国家安全的致命弱点。在这样的情势下,以军的作战指导思想通常是在战争临近时先发制人,在战斗中主动进攻、速战速决,尽量避免打被动的防御战和长时间的消耗战。

在战争中,以色列充分发挥其情报的早期预警作用、空军的“战略长臂”作用和装甲部队的开路先锋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先进的武器优势猛打猛攻,一鼓作气打败敌手。

以军在将敌军赶出以色列后还要乘胜追击,把战场推向阿拉伯国家。它在战争结束时还要占领阿拉伯国家的一片领土,如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等,将战后的防线推到了阿拉伯国家境内,使其难以对以色列本土构成直接威胁。 以失败战例为戒 训练严苛

虽然以色列的战史辉煌,但其极为重视对失败战例的研究,例如对“赎罪日”战争中以军由于放松安全警惕而在战争初期陷于被动、险遭灭国的反思,以及对2006年黎、以战争中以军差强人意表现的分析。

在发现基础训练不扎实是导致巷战中出现伤亡的主要症结后,以军让士兵们把一个简单的出枪、更换弹匣动作练习了几千遍甚至上万遍,为的是把这些战斗技能练成像吃饭、走路一样的“本能”,才能避免在战时残酷的环境下卡壳走样。

以军还有一种训练士兵“挨打”能力的课目,要求士兵以巨大的承受力和顽强的意志接受攻击方全力的反复击打,坚持到最后者就是“真男人”。

通过严苛的训练,以色列把战机部队的人机比例降低到了25∶1,即每架飞机平均只需25名空地勤人员和其他保障人员,仅相当于美国空军的1/2、法国的1/4和英国的1/6,而其训练保障能力在全球却首屈一指。

1976年,当A—300“空中客车”被一伙恐怖份子劫持到乌干达首都的恩德培国际机场时,以色列派280名突击队员搭乘C-130“大力士”飞机,穿越非洲大陆5个敌对国家的领空,长途奔袭4,000公里营救人质,结果该“闪电行动计划”只持续了53分钟就宣告胜利,7名劫机者被击毙。103名人质中有3人死亡,唯一阵亡的突击队指挥官是现任总理的哥哥约尼•内塔尼亚胡。

武器精良 科技先进

以色列军队强调以质取胜,其武器装备在世界上处于一流水平。除美国为其提供大量高技术装备外,以色列高度重视武器装备的自主研发和制造,已经形成了完整、先进的军工体系。其自产的“梅卡瓦”坦克、“箭-2”反导系统、“苍鹭”无人机等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以色列武器品牌。

然而先进性并不是以军追求的唯一目标。在武器装备方面,以军非常重视其“适用性”,强调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以色列军队素来有“改造”武器的传统,即使是每个士兵手中的突击步枪,往往也根据个人习惯进行一些小小的改变。对于从美国进口的先进武器系统,以军也会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改装。

以军对武器“适用性”的追求在其自身研制的武器装备方面体现得更加充分。比如“梅卡瓦”系列坦克就完全按以色列自身的作战需求来设计:牺牲了坦克的机动能力,但大大强化了防护能力和火力,有利于在建筑物密集的地区展开行动。

由于重视改造现有装备和研制新武器,以色列士兵单兵装备的科技含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以人为本 指挥官身先士卒

由于犹太民族人口有限,以军非常珍视每个军人的生命。一个以色列军人如果被敌方俘虏,为保性命,他可以不保守军事秘密,而把自己所知道的和盘托出,因为以色列的将军们认为,组建一个师团要比损失一个士兵简单得多。

以色列的指挥官也总是尽可能考虑士兵的安全,哪怕是尸体也要千方百计地抢回。以军长年进行“抬担架行军”的演练,要求士兵们抬着最重的同伴翻山越岭行进几公里。在这种氛围下,每一个军人对集体都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以色列还有一种治军的优良传统,就是在战场上指挥官必须冲锋在前,一马当先。军队发起进攻时,指挥官通常下达的命令是“弟兄们,跟我来”,而不是“弟兄们,给我上”。而撤退时的情况正相反,指挥官们都是让战士们先撤,自己最后再撤。

这种被称之为“派尔马契”的精神使以色列军队具有了很强的战斗力,也使以军的军官伤亡率非常高。在1965年西奈半岛的战争中,以色列军官的减员率达到50%以上;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军官的阵亡比例竟达到全军阵亡总人数的25%,比其它国家高出1倍以上。

以色列有一种治军的优良传统,在战场上指挥官必须冲锋在前,一马当先。(Ilia Yefimovich/Getty Images)

“千囚换一兵” 绝不放弃一人

犹太主义的传统强调生命的可贵和解救战俘义不容辞。以色列政府也始终在灌输这样的信条:“即使世界都已经抛弃了我们,我们绝对不会抛弃自己人。”因此,以色列为拯救本国国民从来不遗余力,即便双方战俘的交换人数比例大为失衡也在所不惜。

2011年10月,为交换一名被哈马斯囚禁5年的普通士兵沙利特,以色列释放了1,027名巴勒斯坦囚犯。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向以色列全国说明为何决定批准沙利特的换俘协议时,曾引用了犹太教法典“塔木德经”的教诲──“救一条命应被视为是救世”。

在之前的1985年,以色列曾用1,150名战俘交换回了3名在黎巴嫩战争中被敌方俘获的士兵。在上世纪60年代,以色列甚至以包括9名将军在内的5,000名埃及战俘,将特工沃尔夫冈.洛茨夫妇等10名以色列人从埃及换回。

在过去30年里,以色列释放了大约7,000名巴勒斯坦和其它阿拉伯国家的战俘,用以换取16名以色列人的自由和10具军人遗骸。2010年10月,以色列甚至以52名在押的巴勒斯坦和黎巴嫩囚犯,从黎巴嫩真主党手中换取了1986年失踪的飞行员罗恩.阿拉德所携带的一只枪。 只能胜不能败 战时平时都一样

犹太民族在历史上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它几度流落到异国他乡,备受欺凌,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600万犹太人惨遭纳粹杀害。犹太人深知失去家园之苦,因此把复国和保国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在以色列看来,它输不起一场战争。以色列前国防部总司长阿莫斯.亚龙曾经说过:“历史上法国、德国、日本等国都被战败过,但它们都能生存下去,然后慢慢恢复过来,强大起来。而以色列与它们的情况不一样,一旦战败就意味着亡国。”

因此,以色列从来没有和平时期的概念,始终处于高效运转的实战和战备两种状态中。就如亚龙曾说的:“在以色列,你分不清什么是战争,什么是和平;哪里是前线,哪里是家园。”

结语

在地形、兵力和武器装备的数量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以色列却能在历次以、阿冲突中保持不败,主要是因为它拥有高效率的国防指挥体系、高质量的精英型军队以及全民上下一心的配合。其背后所反映出来的,则是犹太民族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造就的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及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犹太民族之所以能在长期的漂泊迁徙中,在多年的战乱动荡中,在杀戮和欺侮的磨难中,不仅没有倒下,反而奇迹般地在科技、军事、教育、现代农业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靠的就是这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而这才是伊斯兰国真正应该害怕的。

责任编辑:李世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