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仿默剧《在遗忘之后》 英剧团用肢体感动观众

英国重现剧团力作《在遗忘之后》,4月27于台中国家歌剧院登场。(黄玉燕/大纪元)
人气: 25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9年04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湾台中报导)舞台上几张课桌椅、数排衣架、一台脚踏车,演员将道具搬移排列、以肢体互动对话,呈现记忆的提取、断裂和遗失,演绎主角在不同年龄、时空或身体状态的感受。英国重现剧团力作《在遗忘之后》,2017年在英国伦敦默剧艺术节及爱丁堡艺穗节受到瞩目,4月27于台中国家歌剧院登场,创作者为回应台湾民众的热情,演后将走至前台,与观众近距离交流。

《在遗忘之后》叙述一个早发性失智症的中年男子,在一次生日换装时,过往记忆忽然闪现,就此展开一趟回溯生命的暖心旅程。剧情仅靠少数对白,透过4位演员肢体表现、2位乐手现场演奏,道出一个温暖动人的故事。

《在遗忘之后》2017年在英国伦敦默剧艺术节及爱丁堡艺穗节受到瞩目,巡演欧、美、亚洲已超过100场。剧团创办人、导演纪尧姆.皮杰表示:“默剧是世界上最美丽澎湃的表演方式,因为它能引发观众的想像力。虽然故事场景在英国,但即使跨越国境或文化,相信观众仍能感受我们想传达的情感。”

作曲家亚历.朱德在创作初期即参与,以键盘、弦乐、预录的人声和电子杂讯传递情绪,为叙事指路,牵引着角色和观众的喜怒哀乐。作品屡获好评,英国《爱丁堡指南》赞:“非常细腻、充满强烈张力的肢体剧场杰作。”

创作《在遗忘之后》,重现剧团与伦敦大学精神科学教授凯特.杰佛瑞合作,访谈多位失智症患者和照护者,将医学研究转化为剧场表现,透过艺术,为生命课题提供想像空间。

歌剧院表示,这次委托中山附医,邀请年轻型失智症患者及家属一起观赏,期待透过艺术交流开启更多对话可能。◇

责任编辑:昱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