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风俗

【文史】仲夏有盛事 画里颂端阳

作者:郑行之
清 郎世宁《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五月竞舟》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140
【字号】    
   标签: tags: , , , ,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个有着浓浓民俗意味的节日,万民同祝同庆。过程中,除了诸多具代表性的应节之物——子、艾草、菖蒲、龙舟等等之外,在精神层面的传世画作中也有不少应景之作。

端午节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为历代绘画界提供了很多创作灵感与素材。在技法上,这些画作是多元的,有工笔法、写意法、白描、勾勒,也有做成缂丝制品的,也有画在瓷器上的应景摆设,林林总总沉淀了端午节的丰厚内涵。

转眼又是端午节了,让我们在享用应景美食之余,也一道来品赏这些独特的具传统民俗意味的画作!

御龙图——龙舟雏型的帛画

屈原《九歌‧湘君》中,有“驾飞龙”过洞庭湖的描写:“驾飞龙兮北征,过吾道兮洞庭”。学者们认为“飞龙”就是指龙舟。想必楚国当地江湖上本已有龙舟。

在西周的史书《穆天子传》(又名《周王游行》,成书于战国时代)中对周天子有这样的记载:“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表示当时已有“龙舟”,按时代来推算,早于屈原之死。后来楚人划龙舟寻救屈原,后代就以划龙舟竞渡来纪念屈原。

帛画《人物御龙图》,推断为春秋战国中期绘画。(公有领域)
帛画《人物御龙帛画》,推断为春秋战国中期绘画。(公有领域)

1973年,湖南长沙子弹库一号墓出土了一幅帛画——《人物御龙帛画》,推测是春秋战国中期的画。画中有个头戴高冠,身穿罩袍的男子,腰佩长剑,手执缰绳,正在驾驭一条龙。他的表情宁定,姿态英挺优雅。

男子所驾驭的这条龙,龙头和龙尾分别往上高高拱起,身躯呈现水平状,整体形成舟形,宛然可见“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的场景一般。这一古雅酣醇之感溢满画面的墓葬画,也表现了驭龙升天的思想。

龙舟竞渡

南朝梁的《荆楚岁时记》记载端午日划龙舟竞渡民俗起源于拯救、纪念屈原:“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五月五日这一天的舟楫竞渡风俗,是楚国人不舍一代贤臣屈原投江死去,以此纪念他。

清 郎世宁《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五月竞舟》。(公有领域)

端阳节观龙舟(淸·乾隆皇帝)

*天中序正返南巡,霁日薰风节事陈。湘浦漫称吊骚客*,贵山况至有陪臣。

已欣麦穂连塍*秀,恰看榴花映座新。按队龙舟原不竞,虽嬉意欲化民淳。

(*天中:黄历五月五日;*骚客:意指屈原;*塍:音同成,稻田间的路界)

清 郎世宁《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五月竞舟》。(公有领域)

清朝时郎世宁画的《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五月竞舟》,画的是雍正皇帝领着一家人在江边码头的观景台上观赏龙舟竞渡的热闹情景。显现了划龙舟纪念屈原的风俗从民间到宫廷中都受到重视。

观景台的造型别具创意、优美大器,在宫廷画家郎世宁细致的笔调下,构造显得十分坚实考究。观景台的屋顶造型,让人联想起绵延起伏的广袤草原和山丘,仿佛间好像看到了满族故乡广漠的乡野。

观景台前方就是浩浩荡荡的江水,龙舟竞渡就在那儿举行。许多不同的龙舟都在蛰居一年后,被检修美容,为庆端午而彩绘龙头龙身、隆重妆点。除了必要的功能性设备外,更多为竞渡造势的装饰。每一艘船都有自己独树一格、高高耸起于船心位置上方的华盖,就是船队的精神标志,此外还有华丽巨大的尾幡和各种型制的表示身份的伞盖、幡旗、对旗、彩旗、彩带,形形色色各展特色,美仑美奂。瞧瞧!这些竞渡龙舟,一艘艘都是展现队伍竞赛精神和华丽优雅品味的画舫。

开赛时,指挥者令旗一挥,众桨齐发,水花四溅,各船彩幡、彩缕、五色丝迎风飘舞,周边锣鼓喧天,观众人山人海,呐喊声震天,场面热闹又壮观。

清 郎世宁《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五月竞舟》。(公有领域)

在观景台里面,我们可看到满清王朝家族大团聚,一边兴味盎然欣赏河面上的龙舟赛,一边欢聚交谊共享美好的端午佳节。按乾隆皇帝《端阳节观龙舟》诗所言“按队龙舟原不竞,虽嬉意欲化民淳”,清宫的龙舟竞渡意不在竞争,而在于透过这一活动,教化善良淳朴的民风。是呀!悼念爱国的三闾大夫屈原,谁人不想起那忠贞高贵的心灵!

端午应景民俗风物

南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说五月五日吃子起源于哀悼屈原,因为屈原是在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亡,楚国人哀悼屈原,每到这一天便以筒子装米,投入江里祭祀他。(“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

传元人画《天中佳景》。(故宫博物院提供)

“天中”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别称,题名“天中佳景”是为端午的应景画。这幅传为元人《天中佳景》的帛画的构图很像“瓶插”花卉画的构图方式。瓶中插着蜀葵、石榴花和水蜡烛,朵朵盛开,石榴梢系着精致的香囊,表现端午风俗民情。

盘中摆着各种应景果子,端午节俗食的主角——粽子也藏身其中。我们看到它很像刚包好,尚待蒸熟,草绿色的色泽和真品粽子相当接近。加上粽子特有的棱角、绑粽白绳的干爽,能让观者一下就联想起粽子和它的美味。盘内除了摆设粽子,还有荔枝、石榴等,下置菖蒲、樱桃、桑椹、艾草,均为当令花果时物。《燕京岁时记》记载端午习俗:“每届端阳以前,府第朱门皆以粽子相馈贻,并副以樱桃、桑椹、荸荠、桃、杏及五毒饼、玫瑰饼等物。其供佛祀先者,仍以粽子及樱桃、桑椹为正供。”

再看花瓶,精致纯熟的工笔法不但使瓶身产生立体而浑圆的感觉。质感、量感、立体感,这种被称为绘画基本功的东西,学西画的人很重视,而在这幅国画中显现出的功力,也是不遑多让的。

中天时节,正值蚊蝇毒虫类滋生的盛夏,易有瘟疫,故而,五月五日端午节也是最讲求防疫驱毒的时节。在此画上方看到画有四道道教的灵符和一钟馗画像,表现驱毒驱鬼辟邪的意含。这种风俗据《事物记源》,传起源于汉代桃印遗风,宋代人在端午时就用五彩丝帛画灵符相赠,也有放在屏风之间。[1]

本画中最称得上神来之笔的是花瓶下方的艾草和菖蒲。艾草和菖蒲这两种草是中天时节的防疫驱毒主角,画面中,它们怡然自得地分隔瓶子和果盘,画家刻意突显了它们的角色地位。画家又把艾草柔白的背面呈现给观赏者,它背面柔白,正面纯绿,两两互衬,营造了画面局部的鲜活度。

《天中佳景》反映的是五月五日的另一种风尚——驱毒保健的卫生习尚,也是端午节的另外一层重要意含。华夏古人早就建立了端阳五月五日驱邪防疫保平安的卫生观和具体作法。

民间画家绘端午

清 任颐《端午图》

俗民的端午习俗应景风物在任颐(任伯年)的这幅《端午图》中呈现出来了。

清 任颐《端午图》。(公有领域)

画面中都是端午节的应景节物,有“天中三瑞”——菖蒲、艾草和蒜头,以及端午食俗风物。任颐是浙江省绍兴人,画中特也展现了江浙一带端午节吃黄鱼的风俗。《端午图》就是一幅端午风物诗画。

画面以直立的艾草、菖蒲、蜀葵为主要对象,辅以地面上横斜交错的枇杷、大蒜,整个构图因此而得以平衡,高举的菖蒲和艾草没有一丝不安的气息;而且这些物件摆放的位置和方向使画幅产生了一种动势,形成一个缓缓流转的场。比如,枇杷和黄鱼由右下往左下缓缓斜置过去,大蒜还把气兜住,一并交给菖蒲和蜀葵。两把长枝条接着从后穿过画面中央往右上挺去,并从右上逸出画外,之后又循环往复,这个场自此流转不息,也在人们的脑海中反复不息地流转。

在传统习俗中,中国江南,尤其是江浙一带,过端午吃“五黄”成俗,实践中华文化中五行养生的药食同源的观念。“五黄”是指在端午节时盛产的带有黄色的应节食物。因为端午节已经进入燠暑仲夏,人们容易胃口差;五脏中的脾气属黄,宜食咸。黄色的食物多具有养护脾胃的功效,进而强壮身体。画中的黄鱼、枇杷就属于端午节的保健风物。此外黄鳝瓜、咸鸭蛋黄、雄黄酒、黄豆和黄梅都是“五黄”类的食物。

清 余樨《端午景图》

清·余樨绘《端午景图》(公有领域)

清代余樨所绘《端午景图》主体是浅水中的菖蒲和岸边的山芙蓉花。因为长在水中,菖蒲修长的叶子显得相当润泽挺拔,就像美丽姑娘细心养护的长发,柔顺有光泽。长叶的线条充满协和感,仿佛有清风徐徐吹来,无声地梳弄着这些长叶。

而芙蓉的花叶是曲线构成。复瓣花朵以多层次的面向展开,加上花形硕大,花色娇艳又富变化,镶衬在茂盛的叶片中,好个灿烂亮眼的五月芙蓉。还有野花、豆娘,也都起了画龙点睛之妙。整体画面显得既清朗活泼而又工整风雅,应对端午之景,恰如其分。

菖蒲如剑,是端午驱邪驱毒的要角;端午一到,中天“五毒”活跃,在画中以蟾蜍为代表。《端午景图》此画表“天中五瑞驱五毒”的保健风俗,以清朗风雅的清净风格,陪伴人安心过端午。

清 齐白石《端午美味图》

齐白石的这幅《端午美味图》画,以“应景美味”为主角儿,比如:粽子、樱桃、荔枝、雄黄酒、咸鸭蛋等等,也表现了端午“五黄餐”养生的民俗概念。

1953年端午节,齐白石《端午美味图》。(公有领域)

此图以不同的淡色花青,大笔勾出三个三角形,这画的是粽子,再以浓墨画粽绳,粗细合宜、有如行书般自在的线条,在勾勾画画间,释放出白石老人生活恬淡的一面。

我们看到茶壸的轮廓,特别是把手,既坚定又轻松地扭出方形,浑厚中见清雅,把整幅画的精神往高往上拉拔上去。

其它还有荔枝、樱桃、剖开见蛋黄的咸蛋。还有一壸茶(或许是雄黄酒)和杯子。雄黄酒、咸鸭蛋都是江浙人的端午“五黄餐”的养生食物。养生的白石老人把端午时节所能享用的美食铺陈在纸面上,意态悠然,没有考究,不讲细节,只是自自然然地把它们画了出来。然而,以白石老人的功力,那真的是“下笔如有神”,充满了变化,布满了生机。

清 黄慎 《端午钟馗图》

清 黄慎 《端午钟馗图》(公有领域)

清代黄慎画的这幅《端午钟馗图》中,我们看到钟馗正与童子嬉耍,捉弄童子。钟馗脸部表情丰富,完全是一种戏剧性的夸张。黄慎以精到的力度,带着飞白意味的,浓淡枯润皆宜的笔法把钟馗身上的衣袍席卷似地画将下来,宛然成了一座雄浑的山,这种看似粗略,其实颇为厚重且连绵富变化的手法,正好和钟馗的性格以及他在民俗中“镇邪”的特性相搭配,相得益彰。而画中的童子,手里捧着艾草、菖蒲等端午节物,表情微带奉献的欢喜意味。不论是钟馗驱邪镇鬼的传说,或是童子手中物,本画就是一幅道道地地的端午禳邪、驱毒的迎祥民俗画。

以上的这些庆端阳的民俗画中,展现了深厚又丰富的端午节民俗风物与意含,让我们看到悠久的端午民俗,在一代又一代的时光递转中,不仅没有褪色更是增添了风采。

注[1]:《事物记源》:“汉五月五日,以五色印为门户饰,《续汉书》所谓桃印者也……今世端午以五彩缯篆符以相问遗,亦以置户牖帐屏之间盖本于汉桃印之制。”

@*#◇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华丽夸张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简单的情节、即兴对白和户外表演,是即兴喜剧(Commedia dell’Arte,又译艺术喜剧)的核心特征。其幽默剧情常围绕着年轻恋人的种种考验。演员们不受台词限制,可以根据观众的反应调整表演。这些喜剧常含有对时政的讽喻和接地气的幽默,可以巧妙避开查禁。这种意大利民间戏剧形式也成了18世纪洛可可(Rococo)艺术运动的理想题材。
  • 冬天多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沉闷些,有些人觉得天空乌云密布缺少阳光令人提不起劲来。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里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馆里望向天空,当天刮风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现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带点细微的灰色、蓝色甚至紫色。
  • 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宝藏之一是位于帕多瓦(Padua)的斯克罗维尼小礼拜堂(Scrovegni Chapel)。是什么让小小的斯克罗维尼神妙不凡,且意义重大?
  • 丁托列托在自己画室的墙壁上写有这样的座右铭,作为灵感之源的提醒:“米开朗基罗的造型与提香的色彩”(Il disegno di Michelangelo ed il colorito di Tiziano)。《创造动物》这幅画是向两位大师致敬之作:丁托列托动态地描绘了神体,并满怀愉悦地赞美自然界。此画如今收藏在威尼斯学院美术馆(Gallerie dell'Accademia)。
  • 美国作家史丹利‧霍洛维茨(Stanley Horowitz)写道:“冬天就像蚀刻版画,春天是水彩画,夏天像油画,而秋天是综合四季的马赛克(镶嵌画)。”几世纪以来,诗人与作家用笔歌颂四季,而画家用色彩使之流传千古。
  • 聚会宴饮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在古希腊,有一种称为“会饮”(symposium)的特殊宴会,是当时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随后,宴饮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十分盛行,并以不同的形式传承至今。
  • 早在1855年,也就是多雷(Gustave Doré)二十三岁时就计划为但丁《神曲》着手绘制插图。他的艺术才能大多体现在为文学作品创作插图上。除了神曲之外,他还为其它文学名著制作精美的插图,如《圣经》、《失乐园》、《唐吉柯德》等等,而神曲插图的面世,即被大众认为文学结合视觉艺术的一大杰作。
  • 法国艺术家路易-利奥波德‧布瓦伊(Louis-Léopold Boilly)擅长画肖像,他画了大约5,000幅小幅肖像画,有专家认为这样的数量算少。布瓦伊绘画技巧精湛,加上他的聪明睿智,创作令人赏心悦目的错视画(trompe l’oeil,欺瞒眼睛,译注:一种逼真到能骗过人眼的作画技巧);有时也创作挖苦人的讽刺画(scathing caricatures),当中有许多是自画像。
  • 仙子仙女和他们丰富的传说故事,久远以来就让世人着迷,对英国人来说尤其如此。在维多利亚时代(1830至1900年代),仙子画(fairy picture或fairy painting,又称童话画/精灵画)成为独特的艺术流派。这种对童话的迷恋始于19世纪中叶,很大程度上是受社会变革所推动的。面对科学进步和工业化发展,人们在自然世界之外,对于灵性世界的兴趣也与日俱增。
  • 17世纪意大利画家圭多‧雷尼(Guido Reni)的作品《圣母无染原罪》(Immaculate Conception,又称圣母无原罪始胎、圣母始胎无染原罪)散发着神圣美丽、纯洁和光芒,圣母的一颦一笑都透露出她最虔诚的心。她微微仰头,虔诚地凝视着上帝,双手轻轻合十,做出祈祷的姿态。看着画作,你仿佛可以听见天使吟唱的赞美乐音,飘扬于云层之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