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节电省力 中山大学AI养虾 Q甜增肥三成

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合组跨域研究团队,用AI高科技养虾成果丰硕。(左起)刘莉莲、邝献荣、黄英哲、洪庆章和张云南。 (中山大学提供)

人气: 63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9年05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方金媛台湾高雄报导)国立中山大学团队利用AI高科技养虾,根据今(2019)年1至5月数值显示,草虾育成率从4、5成提高至7成,平均每只虾增重三成,虾池节电三成,可说用最少人力养出最Q甜肥美的虾。

研究团队由资讯工程学系教授黄英哲、张云南及邝献荣,与海洋科学系教授洪庆章、刘莉莲跨域组成,合力在校内智慧养殖池建构以水下摄影的影像强化与辨识为核心的AI养殖系统,藉由可见光和红外线技术,全天候监测记录虾只动态;透过AI科技强化水下影像,克服不同的光线、水色及混浊度,自动辨识虾子的数量、大小、活动力及摄食情况等。

团队从去(2018)年10月开始以纯海水饲养草虾,历经六个多月时间,成长至大约二十尾斤(1斤600克,每只虾约三十克)。洪庆章指出,传统虾塭养殖的虾只一周约增重2公克,运用AI技术可让虾只一周重达3公克,增肥三成。

团队指出,渔民养虾最大挑战为克服“混浊的养殖池水质”,此关系到虾只成长好坏。由于虾池混浊,渔民无法目视判断池底虾群健康情况,一旦过度喂养,水中残留过多残饵与排泄物,会使水质加速恶化,大大降低育成率,而AI能告知投饵最佳时机,不仅能节省电力,也能降低养殖与巡逻等人力成本。

团队主持人黄英哲表示,AI水下影像养殖技术先以软体技术实现,目前正在开发的人工智慧晶片模组,将关键技术实现在边缘端的运算装置上,可增进系统效能,大幅降低耗电、网路频宽及资料储存的需求,有利于大量部署并创造特色,保护智慧财产权。

目前研究团队致力将AI水下影像辨识监控架构导入民间养殖场域,进行白虾与草虾池实地测试,希望藉由帮助传统产业转型科技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尚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