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内探寻:传统艺术的心灵甘泉

经典名画解读:波提切利的《春》

文/Eric Bess 舒原 编译
[意] 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春》(Primavera),木板蛋彩画,202 × 314 cm,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藏。(公有领域)

[意] 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春》(Primavera),木板蛋彩画,202 × 314 cm,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藏。(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9473
【字号】    

当代观众与500多年前的一幅画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有时,风格和主题看似过时的艺术作品,很难让人了解其内涵。而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的《春》(Primavera),因为探讨了影响人生的问题,观众仍然可以感到共鸣。假如我们问问自己:“对于这幅画中表现的理念,如爱、美、忠贞、婚姻、人文主义和道德伦理,我有什么感觉?”或许可以让我们找到真正的自己。

波提切利在1480年代创作的这幅《春》,是送给美第奇(Medici)家族成员的新婚贺礼。他经常为美第奇家族作画,这个佛罗伦萨的名门望族对古希腊经典文学的思想和意象很有兴趣,因此这幅画中的人物形象和象征意涵来自多位古代作家,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奥维德(Ovid)。

从右向左读,有助于我们认识画中的人物。画面始于西风之神塞菲尔(Zephyrus)和大地仙女克洛瑞斯(Chloris),西风的拥抱,使得仙女口中呼出鲜花、变身花神芙萝拉(Flora)。

西风追逐大地仙女,使之变身花神,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春》(Primavera)局部。(公有领域)
大地仙女在西风的追逐拥抱下变身花神,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春》(Primavera)局部。(公有领域)

芙萝拉在维纳斯身前撒下鲜花——作为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也是婚姻生育的守护神。维纳斯和信使墨丘利的儿子——小丘比特飘在妈妈上方,双眼蒙着布,正准备将箭射向美惠三女神。

维纳斯,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春》(Primavera)局部。(公有领域)
维纳斯,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春》(Primavera)局部。(公有领域)

美惠三女神分别代表三种美德——贞洁、美丽和爱,她们经常伴随维纳斯出现在婚姻主题的绘画中。众神的信使墨丘利背对右边的场景,仿佛要抽身离开,向上方神灵汇报他的所见。

美惠三女神与信使墨丘利,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春》(Primavera)局部。(公有领域)
美惠三女神与信使墨丘利,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春》(Primavera)局部。(公有领域)

关于画作的主题已经有很多诠释,其中最被广泛接受的观点,认为这幅画寓有鼓励新婚夫妇互爱和生育之意。画中所有神祇及其互动都是对婚姻与生育的礼赞,只有西风和大地仙女除外,通常认为克洛瑞斯只是没有躲过塞菲尔的追逐。然而,这样的呈现还是切题的,因为这幅画庆祝的新婚是一桩政治联姻,是为了两个家族的势力更强大,而不是基于爱情的结合。

不过,西风和大地的结合最终还是很有爱意的,带来了春天的美丽。这就提醒了新娘,她的崭新旅程尽管充满未知数,但终将走向美满喜乐,就如画面中心和左侧呈现的那样。

有一件事很有趣,拓宽了解读这幅画的角度,那就是在新娘卧室中,在《春》的旁边还挂着另一幅画——《弥涅耳瓦和半人马》(Minerva and the Centaur,点阅)。在德国艺术史家弗兰克·佐纳(Frank Zöllner)看来,和《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幅画中一位强有力的女性(注:智慧女神)正在驯服半人马。这提醒了新娘,她未必要对丈夫百依百顺;她不仅仅是婚约的主体,也要伴随丈夫共赴前程。

《春》这幅画,也可以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哲学家费奇诺(Marsilio Ficino)的思想背景下进行解读。艺术史家贡布里希(E.H. Gombrich)认为,费奇诺对美第奇家族有很大影响,或许是波提切利创作这幅画的动因。

在费奇诺的思想中,对美的沉思是通向神圣的道路。贡布里希说,费奇诺以柏拉图的哲学为基点,认为古希腊诸神代表的是柏拉图主义中的伦理准则;人们通常把这幅画和情爱相联系,实则不然。

因此,在《春》中,维纳斯并不是感官之爱的女神,也不代表异教的春天,而是象征符合道德的人文主义,美第奇家族的年轻人会从中得到教化。

对我来说,花神撒下鲜花,象征“谐和”的创造力,而这种“谐和”是“爱”的一种特性。在这里,花神芙萝拉——代表大自然的视觉美,是爱的产物,孕化出春天的美丽。在物质层面,她代表对美的真实体验;在抽象层面,则代表柏拉图式的“美的沉思”使物质世界转向神圣、神性勃发。

花神芙萝拉,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春》(Primavera)局部。(公有领域)
花神芙萝拉,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春》(Primavera)局部。(公有领域)

正是在此时,维纳斯和美惠三女神相偕现身,但对她们的描绘不仅是对古罗马诸神的呈现,也象征着对人文主义的热忱、美的修养,以及情欲的节制。对于世俗的理解,墨丘利背过身去,他的手指向云端,代表着与神界的融通。

对我来说,这幅画描绘的是人接近神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是新的开始,如春天般生发的美德,具足神性,值得上天眷爱。@*

点阅《春》高清大图

传统艺术作品有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可以指向肉眼不可见的东西,从而引发我们思考:“这对我、对每位观众意味着什么?”“它如何影响了过去,又会如何影响未来?”“它对我们身而为人的经验有什么启迪?”

笔者将在大纪元专栏“向内探寻:传统艺术的心灵甘泉”系列中加以探讨。

Eric Bess。(大纪元)
Eric Bess。(大纪元)

Eric Bess是一位美国写实艺术家,目前是视觉艺术博士研究所(Institute for Doctoral Studies in the Visual Arts,IDSVA)的在读博士生。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对于喜欢逛博物馆、美术馆的朋友来说,美国首都华盛顿DC绝对是一个妙不可言的去处。这里坐落着大大小小近二十座博物馆、美术馆,而且很多免费对公众开放。这其中,最让我流连的、也是每到华府必去的,就是“国家画廊”(National Gallery of Art)。
  • (YKD/shutterstock)
    贝尼尼在建筑艺术方面最伟大的成就,当属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Saint Peter's Basilica)前环绕广场的柱廊。
  • 罗马纳沃那广场四河喷泉雕像之恒河河神。(Belenos/shutterstock)
    漫步今天的罗马城,随处可见的喷泉无疑是赏心悦目的风景。以罗马为背景的电影,无论是《罗马假日》还是《天使与魔鬼》,喷泉都是推进情节必不可少的标志物。这里要重点给大家介绍的,是贝尼尼的“四河喷泉”(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
  • 在巴洛克雕塑领域,作为艺术天才的贝尼尼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也被称为“巴洛克时期的米开朗基罗”、“雕塑界的莎士比亚” 。诚如意大利巴洛克艺术专家霍华德·希巴德所言,“在整个17世纪,没有一位雕塑家或建筑师可以和贝尼尼比肩。”
  • 文徵明以“白描法”钩出娉婷玉立的莲花,用极婉约匀称的细线来钩勒。为了显现花瓣的精气有神,画瓣尖,下笔时先以书法中的“顿笔”为之,再提笔上来,一上来就见真章了。我们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线条是那么细致温和,好像随手不经意地就画出来似的,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显得韵味无穷。
  •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轮廓线以外,不添加任何线条也就是没画皴法。 这幅画怎么和常见的中国山水画迥然不同呢?
  • 来自比利时的法兰德斯风格画家安东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公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画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所绘的肖像画,优雅地呈现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宫廷样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师,他善于运用色彩和大胆的笔触来表达光线、物体的移动和布料质地。这项特长也让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绘出高度精准却仍具有绘画特点的蕾丝质地。蕾丝这种非常精致又复杂的布料是16至17世纪时富有的艺术赞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饰配件。
  • 华丽夸张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简单的情节、即兴对白和户外表演,是即兴喜剧(Commedia dell’Arte,又译艺术喜剧)的核心特征。其幽默剧情常围绕着年轻恋人的种种考验。演员们不受台词限制,可以根据观众的反应调整表演。这些喜剧常含有对时政的讽喻和接地气的幽默,可以巧妙避开查禁。这种意大利民间戏剧形式也成了18世纪洛可可(Rococo)艺术运动的理想题材。
  • 冬天多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沉闷些,有些人觉得天空乌云密布缺少阳光令人提不起劲来。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里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馆里望向天空,当天刮风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现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带点细微的灰色、蓝色甚至紫色。
  • 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宝藏之一是位于帕多瓦(Padua)的斯克罗维尼小礼拜堂(Scrovegni Chapel)。是什么让小小的斯克罗维尼神妙不凡,且意义重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