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木杯作渡船 僧人杯渡在世间行神迹

作者:刘晓
清金农《山僧叩门图》
杯渡闲逛到了延贤寺法意和尚处,法意专门给他准备了住房,他这才有了相对固定的住处。图为清金农《山僧叩门图》。(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080
【字号】    
   标签: tags: , , ,

南北朝时有个僧人叫杯渡,也叫“杯度”,因为他常常乘着木杯渡水,所以得名。没有人知道他的俗家名字。

与梁武帝的渊源

《酉阳杂俎》中说,有一年杯渡来到了南朝时的梁朝,笃信佛法的梁武帝召他入宫见面。杯渡进宫时,梁武帝正在下棋中,喊了一声“杀”,宫中侍卫误以为是皇帝下令杀人,就把杯渡杀了。

示意图。《高僧观棋图》。(公有领域)

另有一个叫浮休子的人说,梁朝有位法师,德行高尚且有神通,梁武帝很敬重他。有一次下令传召他,在法师进来时,武帝正与别人下棋,想要杀对方一个棋子,于是随口说道:“杀!”身边的臣子马上下令将人带出去杀了。等梁武帝下完棋想见法师时,臣子告诉他已经遵照圣命将他杀死了,而且法师在死前说:“我没有罪。前世做和尚时,除草时不小心弄死了一条蚯蚓。皇帝前世正是那条蚯蚓,所以才有今天的报应。”这个故事说的是杯渡与梁武帝的渊源。

具有神足通

梁朝的《高僧传》和明代的《神僧传》记录了更多杯渡的神异故事。

宋朝时,杯渡起初在冀州,彼时寄宿在一处人家。这个人家有一尊金像,是杯渡三年前寄放在其邻居家后被其骗取的,杯渡遂将其取走离去。主人觉察后骑马追赶,但无论怎样加鞭,都赶不上在前边缓缓而行的杯渡。到了河边,杯渡放下背上的芦圌(音“传”,一种容器),从中拿出一个木杯,放入水中,然后蹬上飘然过河。众人大惊失色。

之后,杯渡来到了京城。此时的杯渡看上去大约40岁左右,穿着一件破旧、几乎不能蔽体的衲衣,说话颠三倒四,喜怒无常。有时在寒冷的冬天敲开冰水洗澡,有时在夏天晒太阳,有时光着脚在市井中闲逛。他全部的家当就是那只芦圌。

神奇的芦圌

一天,杯渡闲逛到了延贤寺法意和尚处,法意专门给他准备了住房,他这才有了相对固定的住处。后来他决定顺水去广陵,但船家不肯搭载他。杯渡叹道:“你我无缘,不必勉强。还是坐自家的船吧。”于是杯渡再次拿出木杯,顺流而去。

到了北岸广陵地界的一个村子时,正赶上一户李姓人家举行八关斋会。杯渡直接走了进去坐下,并将芦圌放在屋子的中间。众人见他形貌丑陋,皆无恭敬之心。

李家主人见芦圌挡道,想将它搬到墙角,但好几个人都没有办法举起来。杯渡吃过饭后竟然提起芦圌就走,还笑着说:“四天王将赐福给李家。”当时一个无赖告诉大家,他曾偷窥杯渡的芦圌,看到里面有四个几寸长的小孩子,面目端正衣裳鲜洁。众人这才明白原来杯渡是一位神僧。出来寻觅却不知其所在了。

过了几日,人们才在一棵树下看见了杯渡。李家主人将其请回家中,日日供养。杯渡并不持斋,喝酒吃肉,与俗人无异。众人送来的东西,杯渡有的接受、有的不接受。

当时兖州刺史刘兴伯听说了杯渡的神迹后,派人邀请他,杯渡便背上芦圌来见刘兴伯。刘兴伯让十几人去举芦圌,但芦圌纹丝不动。再看里面,只有一件破旧的衲衣和一木杯。刘兴伯十分失望,问杯渡是怎么回事,杯渡笑而不答。

巧施障眼法

在兖州待了几天后,杯渡返回了李家。又住了二十余日,杯渡在一天清晨起来,突然说:“我要一件袈裟,中午就要做好。”李家马上置办,到了中午还未做完。杯渡就说:“我出外走走。”到了晚上还没有回来。

很快,全县的人都闻到一种奇特的香味,觉得非常奇怪,就四处寻找杯渡。后来人们在北岩下发现了躺在破袈裟上的杯渡,他已然圆寂,头前脚后皆生莲花,极为鲜香。莲花过了一个晚上就枯萎了。全县人共同将其安葬。

后来人们在北岩下发现了杯渡,他已然圆寂,头前脚后皆生莲花,极为鲜香。示意图。(fotolia)

一段时间后,有人从北边来说,“看见杯渡背着芦圌正去彭城。”人们打开棺材一看,发现里面只有鞋袜而已。这就是修炼人的尸解之法。

杯渡后来到了彭城,遇见了深信佛法的黄欣。黄欣将其请到家中供养。虽然黄欣因家贫只能提供麦饭,但杯渡照样吃得很香。这样过了半年,他突然对黄欣说:“可准备芦圌三十六枚,我要用。”黄欣说道:“家中只有十枚,其余的恐怕没有钱不能买。”杯渡让其在房子中找,果然黄欣在家中找到了三十六枚,而且都已经从原来的破旧样变成全新的了。

杯渡将这些芦圌密封好,过了一会儿,让黄欣打开,里面装的都是钱财和布帛,大概值一百万。有明白的人说,这是杯渡分身到别处化缘得来的,回报给黄欣的,这是他的功德所致。过了一年,杯渡辞别黄欣离去。

五个杯渡

杯渡来到了松江,仍用木杯渡河,游览了会稽、剡县,最后来到了天台山。待了数月后返回京师。杯渡行踪不定,即使皇帝要召见,他也不理会。

南州陈家颇有衣食,杯渡就住在其家由其供养。陈家听说都下也有一个杯渡,父子五人都不信,于是前往都下探看,果然同自家的杯渡一模一样。陈家人给杯渡摆上蜜姜、刀子、薰陆香、手巾等,杯渡吃完了蜜姜,其它东西没有动。父子五人怀疑是住在自己家中的杯渡,即留两人在此守视,其余三人还家。家中的杯渡还在,膝前亦有香刀子等,只是没有了蜜姜。杯渡笑着对陈家人说:“刀子钝了,需要磨一磨。”陈家另外两个人从都下回来,说杯渡已经去了灵鹫寺。

不见此钵四千年

当时吴郡的朱灵期出使高丽回来,船顺风飘泊九日,到了一洲边。洲上有山,山十分高大。灵期带人入山采薪,见有道路,便沿路告乞。行了十余里听见磬声,闻到阵阵的香气,于是称佛礼拜。不一会儿,见到一座光彩绚丽的寺庙,又见到十余个石人。灵期等行礼后返还。

走了一会儿,突然听到唱经声,循声看去,原来是石人。灵期等慨叹说这是圣僧,我们这样的罪人不能得见。因此一起竭诚忏悔。再次前往寺庙,就见到了僧人。僧人为灵期等准备食物,虽然只是素菜,但香美不同于世间食物。灵期等叩头行礼,乞求可以尽速还乡的办法。有一个僧人说:“这里离京城二十余万里。不过,你们心意到了,就不用担心走不快。”

相传杯渡和尚后来到香港屯门修道,在青山的大山岩居住。此山获名为“杯渡山”,其门徒在岩前筑一茅屋作“杯渡庵”,至民国初年改建成“青山禅院”。图为青山禅院杯渡岩。(Chong Fat/Wikimedia Commons)

僧人又问灵期是否知道杯渡,灵期说对他很熟悉。僧人指着北壁上的锡杖及钵说:“这里就是杯渡的住处。请你将钵捎给他。”又写了一封信,然后拿出一支青竹杖,告诉灵期:“但掷此杖置舫前水中,闭船静坐。不假劳力必令速至。”一个僧人将灵期等送到门口,告知离此七里就可坐船。灵期等按照僧人的指点,只用了三天就到了石头城,竹杖也消失了。

等到船行至朱雀门,就见杯渡骑在一只大船的船栏上,用大锤敲打,还说:“马啊,马啊,你为什么不走?”围观的人很多。灵期等在船上向杯渡行礼,杯渡大笑着说:“终于来了。”然后过来取了钵和信。信中所写,旁人无人能识。杯渡还是大笑着说:“是让我回去啊。”又将钵抛到空中接住,说:“我不见此钵四千年矣。”

杯渡后来又在齐谐处居住,亦多有神迹。一种说法是他在宋朝的元嘉三年离世,而他在此后的梁朝出现,证明他的离世不过又是一个障眼法罢了。@*#

参考资料:
1. 唐朝《酉阳杂俎》
2. 梁朝《高僧传》
3. 明《神僧传》卷三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少聪惠,美容仪,善书计,能诵《诗》及《楚辞》。”史书中描绘的这位自幼聪慧、仪容美丽、擅长书法和计算、能背诵《诗经》和《楚辞》的美丽女子,就是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陈武帝的皇后章要儿。要知道,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朝代更迭频繁,但亦不乏明君和才貌双全的皇后,而章要儿是个中翘楚。
  • 明 仇英《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当铺等店家。(公有领域)
    对于今天的世人来说,徽州不过是一个古老的地理概念,它包括现在安徽的绩溪、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和业已划归江西的婺源。如果你有缘去这些地方游历,你依旧会感受到古徽州难以言传的魅力。那里有如幻如梦的黄山、颇有道家仙气的齐云山、纵横流淌的新安江;有粉墙黛瓦的古村落、无比幽深的街巷;有绵绵大族、煌煌宗祠的遗迹,在风雨中述说着往事的寂寞牌坊……
  • 大清圣祖康熙皇帝缔造的“康乾盛世”,在中国文明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而作为帝王,康熙罕见的好学,其博览全书、兴趣广泛,不仅熟读儒家经典,学以致用,而且在地理、气象、农业、史学以及西方历法、数学、机械、医学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可以说,康熙的学问在历代帝王中都是出类拔萃的,其鲜为人知的“偏门杂学”才识则体现在他编撰的《几睱格物编》一书中。一篇篇小短文,迄今读来,仍十分有趣。
  • 至于写下如此激昂诗歌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唐代被称为“诗仙”且有着任侠气质的大诗人李白。
  • 乔致庸,生于清朝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出身商贾之家。幼年喜好读书,后中秀才,曾雄心勃勃要走举人、进士的仕途。可是天命难违,由于自幼父母双亡,抚养其长大的兄长在其考中秀才后突然病亡,无奈之下,乔致庸为了挑起家庭的重担,放弃了读书致仕的道路,开始经商。但毋庸置疑的是,深受儒家“仁义礼智信”思想熏陶的乔致庸,在经商中亦秉持待人以诚、信义为重的理念,开启了乔家以儒兴商之路。
  • 说到天花这种疾病,现代人似乎很陌生,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可怕,因为几乎每个人从小就打了疫苗,而且早已有了有效的医治手段。不过在历史上,天花是一种让人谈之色变的疾病,因为它的杀伤力极强,在18世纪的欧洲,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死于天花;而在中国的明朝后期和清朝初期,天花的肆虐同样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死亡。
  • 铁甲骑兵,是骑士与战马都穿着坚固铁甲的兵种。他们同时具备极高的防御与攻击能力,主要用以前线冲锋击破步兵之方阵,在东西方战史上都有过辉煌战果的纪录。在北宋时期的辽国也有着这样一支精锐部队,一度让宋军陷入苦战,但这支部队最后是如何被打败的呢?这便是在河北当地流传千年的杨门女将大破铁甲骑兵的传说......
  • 传说大禹治水留下的海眼,在江陵县城的南门外就有一个。“海眼”有龙、各种神兽或神灵镇守,不能轻易移动、打开,否则海水就会倒灌陆地,形成洪水灾害,江陵城就发生过这样的事。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传》中有同样的记载,说秋天时,龙在绛地的郊外出现。史载中第一位“豢龙氏”是董父,是黄帝的后裔。在《九州要纪》中有提到:“董父喜欢龙,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龙,于是他成了豢龙氏祖先。”那么豢龙氏职掌什么工作呢?董父豢龙成功后,据传他与龙一起升天!
  • 唐总督只信鬼话勘案,不重证据,差点造成一桩冤案;而江苏司郎中纪容舒与刑部主事余文仪,虽遇奇事,仍尽忠职守,详实勘查案件,最后让一桩沉冤得以昭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