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征文大赛参赛作品

【征文】林林: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之小探

font print 人气: 556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9年06月11日讯】 谈到礼仪,现今的人们把它解读为待人接物的一套礼节和仪式;但在中国古代,礼仪一词是代表着二个不同的概念。

“礼”指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其既体现社会的政治制度,亦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要遵守的伦理道德;同时,也是一种约束人们言谈举止的社会观念。“仪”是“礼”的具体呈现形式,依据“礼”的内容和规则,制定实施礼的程序或仪式。两者的关系则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共同构造出礼仪文化。

在中国古代,礼仪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上至国家的政治制度、朝廷的律法典章、国家层面的祭祀、行政区域的划分、军队的征战,学校科举;下至社会生活里黎民百姓的婚丧嫁娶、言谈举止、房舍陵墓的营造、甚至于衣食住行,全部都被包括在礼仪文化之中。因而,礼仪在古代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社会有了礼仪的约束和规范,才能有秩序;人人守礼,才会有相互之间的和睦相处。故圣人孔子《论语》日:“不学礼,无以立。”又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认为社会的祥和有序,国家的兴盛昌隆,维系于礼仪的推行是否得法。

礼仪文化的发展沿革

周朝(公元前1066年—前256年):礼仪文化出现

最早的比较完整的礼仪制度出现在西周,为周文王之子周公旦所制,故称为“周礼”。

“周礼”对官制、兵制、刑法、地制、礼制、赋税度支,以及农商医卜、各类工艺制作、寝庙车马、甚至膳食衣饰,都制定了一整套详尽周密的管理制度。春秋时期,“周礼”更被归纳为吉、嘉、宾、军、凶五礼。

吉礼主祭祀之事;嘉礼主冠婚之事;宾礼主宾客之事;军礼主军旅之事;凶礼主丧葬之事。

春秋战国时期,经由诸子百家对“周礼”作解释或补充说明,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的融入,礼仪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出现了礼制典籍的专著: 《 周礼》《仪礼》《礼记》,被称“三礼”。

秦汉~清未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1911年):礼仪文化成熟和强化

《 周礼》《仪礼》《礼记》在西汉时先后被列入朝迋的官学,成为读书人必须要读的经典。汉武帝时,礼仪制度被着重规划,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三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文化迈入成熟阶段。

在此后二千多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三礼”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建立在它们基础上的皇朝体制和范式,一直被历朝历代所承传。

《周礼》为“三礼”之首,主要叙述国家制度和官员的设立制度。

《仪礼》记载古代各种礼仪制度,主要在礼仪的章程上对祭、冠、朝、聘、婚、丧等典礼作出详细的仪式说明。

《礼记》则是记载儒家学者解释说明《仪礼》的文章汇集。

这一时期的礼仪,构成中华传统礼仪的主体,也成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历史上的中华民族曾数次被外族灭国,其中以蒙古建立的元朝、满族建立的清朝为最。他们虽然取代了汉人而建国,但最终却被中华文化所同化,​​成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

中华传统文化还远播异域,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日本、韩国及东亚,其中以日本保持中国古代礼仪最多,韩国次之,中国古代礼仪甚至还在他们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在礼仪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礼仪早已经荡然无存,只徒留“礼仪之邦”的虚名。

中华民国时期(公元1911年至今):帝制终结但继续承传礼仪文化

1911年,随着清朝结束、中华民国(采用西方民主政制)的建立,礼仪制度中的皇朝体制止步,但除此之外,其他的则全部在中华民国承传下来直至今日。中港台三地,台湾是保留中国传统文化最完整的地方。

共产中国特异时期(1949年至今):中华传统文化被毁灭

西来的共产文化,是专门为毁灭中国传统文化而来。

中共自1949年篡取政权后,它用战天斗地,取代了中国人数千年来对天地神明的敬畏;用阶级立场,对中国历期历代的先人贤哲毁名盗誉,打翻在地;被中国人几千年来奉为修身立命的仁、义、礼、智、信的美好价值观,成为了被社会嘲讽的封建糟粕;等等等等。

在中共统治六十几年后的今天,曾经辉煌的中华文明,已被摧残至濒临灭绝。中国人尽管还是黄皮肤黑头发,但内里已是一颗马列心,断了自己民族的根,被马列文化所同化,​​沦为文化上的亡国奴。可悲,可叹,复又可怖!

后记:

笔者也是饱受共产文化荼毒的一员,因为参与弘扬传统文化徴文活动,研读了一些古籍文献,既为我们先人所创造的灿烂文化所倾倒,感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更为自己能是中国人而自豪。衷心期盼大家多去了解自己祖先的文化,要做中华儿女,不要继续做马列子孙。#

点阅“弘扬传统文化”征文

责任编辑:古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辉煌的大唐文明对日本的影响体现在文字、经学、史学、文学、艺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宗教、礼仪、建筑、自然科学、社会风俗等许多方面,迄今仍清晰可见。不妨先说一说大化改新。
  • 周日(9月28日),驻纽约台北经文处、纽约中华公所及纽约华侨中文学校暨大纽约区各中文学校,在中华公所五楼联合举办“大纽约区祭孔大典”,数百名师生及来自皇后区和华埠的各大侨团侨领参加。
  • 《论语・八佾》记载:定公问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从此,“君待臣以礼,臣待君以忠”,被认为是古代君臣的礼仪核心。
  • 回溯一百多年前,一览清朝末年的小学国文课本,对孩子的教育,注重仁义礼仪,处处敬人为先,这样的教育内容非常亮眼。这些基本的礼仪和伦理,均是效法圣贤爱人之道,教育小孩在家为孝子,在外为君子。从小在孩子心里种下作正人君子的种子。这样的传统教育,才是华夏的风骨所在。
  • 古代中国人于过年时,最看重的是祭祀。上到历朝历代的天子,下到家家户户的老百姓,都会在新年这天祭天、祭祖。每到祭祀一定会用到跪拜礼,纪录周朝制度的《周礼》中,早就对磕头行礼做了明确的规定。
  • 常常看到日剧、韩剧在描写家庭成员回家或者客人前来拜访,尤其是在敲门无人应答直接进入没上锁的屋子时,通常会大声说“我回来了!”“请问家里有人吗?”等等。而这正是中国古人提倡的礼仪,即“将上堂,声必扬”。古人认为外人(家人)来访(回家)不敲门、不打招呼是不礼貌的行为。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 明朝时期,浙江嘉兴府李定在人们眼中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却不顺利,十几年屡考不中,就在他已经慢慢放下了对功名的执著时,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转!他是怎么积的阴德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