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节目代班初体验 原来还可以寓乐于工作

文/郭岱轩

人气 225

怎样寓玩乐于工作 

有工作时,常常会“吃碗内,看碗外”,人是有惰性的,更会羡慕他人那些看似轻松赚钱的生活状态,虽然身在媒体,经常会羡慕有些同业,常常可以出国采访,或是主持旅游或美食节目的主持人,感觉他们就是“寓玩乐于工作”。

跑政治多年,有些新闻台给我的训练,几乎是各种类型新闻都得要会一点,对棒球一窍不通的我,除了棒球赛、篮球、乒乓球甚至是跆拳道,都要能撰稿,支援奥运时,更是体育新闻的疯狂操练。而收视率一向不错的美食新闻,更是不可或缺,开稿长官也有一种惯性,例如要做九份老街假日塞爆,配稿绝对就是做当地的美食,同理可证,千里迢迢去碧砂渔港,要报导当地海鲜价格不一,秤重全凭店家“良心”之外,也得要搭配餐厅美馔介绍,让观众看的食指大动。

不过就在待业这段时间,倒是多出一些“打零工”的机会。这次打工的任务是主持美食节目,而且是跟号称“牛舌界小天后”的女艺人阿诺搭配,让我相当紧张。毕竟在家里看电视,和自己坐在美食前讲解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一早就到位于金山南路的日式和牛料理店报到,店门半掩,里头店员都还在备料,等着摄影大哥架灯光,安排镜位,这回的主题聚焦牛肉料理,阿诺跟我说,她主持美食节目真的吃太多和牛,所以要怎样描述口感、铺梗或是补充资料,也得做足功课。其中一道土豪丼,和牛海胆搭配大片金箔,看起来“闪闪动人”,我看阿诺便低头开始上网找金箔的资料,还开始跟我分享她看到的内容,顿时让我觉得,果然是专业主持人。

我也超佩服她的临场反应,一整天录影主题都是和牛,只是在不同的烹饪方法去做替换,有寿喜烧、花艺烧烤与丼饭等,“平平都是肉”煮出来、吃进嘴、吞下去的口感形容,就是得不一样,要运用创意和想像力,与简单易懂的形容词,让电视机前观众“大饱口福”。

录影时我一边吃,还偷瞄了菜单价格,由于这些和牛是高级的熟成肉,价格算中等以上,绝非失业的小资男可以负担起的,这样一想,又觉得这零工打得真的太值了。但这真的是一刚开始录影的新鲜感,后来马上就能体会什么叫做“吃到腻”又得表现超好吃的那种矛盾。

另一个做美食节目让我感到一丝丝没那么幸福的事,可能就是得代替观众品尝一些特殊美食,像是这回有加拿大生蚝,超大颗,感觉整粒生吞会噎到的状况,平常也不太有机会吃到,录影当下,也很难事先彩排演练吞生蚝,所以当被Cue到要吃的时候,尽管吃太大口有点反胃,也要保持自然表情撑着,演出津津有味的FU。

每份工作虽有艰苦处, 但也有让人增广见闻的地方, 短短四十五分的节目录影,其实工作人员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来拍摄,我们跑了三间餐厅,都是我没吃过的。不好意思的说,我个人最熟悉的恐怕是永吉路上的“王家锅烧面”跟“嘉义鸡肉饭”。

那天餐厅里,有道“云海寿喜烧”,让人很印象很深刻,酱汁在下锅之前,上头会放一团棉花糖,撒上山椒粉,要开动前,会把特制的酱汁淋在棉花糖上,白糖融入寿喜烧的汤汁中,甜而不腻,而且还能让食客拿出手机拍摄有趣的即时动态,视觉与味觉都很享受。另一家“花艺烧肉”,让我怀疑老板是不是曾经在花店卧底打工,光是一个酱汁腌牛肋条,上头就插满各种色彩缤纷的花,让人舍不得破坏摆盘把肉拿出来烤。

这次主持经验,真的让我不敢再小看美食节目,工作人员真的是跟时间在赛跑,基本工时内要拍摄访问三间餐厅,做效果跟店长厨师互动,还有抽当中的时间来拍摄要上传YouTube 的小单元,冲新媒体的流量与点击,节目上大伙嘻嘻哈哈,但摄影跟制作人得趁空档急忙扒几口饭,很难想像拍美食节目却很难真正吃饱啊。@

<本文摘自失业100天:失业一时爽,一直失业很不爽,帕斯顿数位多媒体提供>

转职中 找个“避风港”蓄势待
工作是为了什么?1张图表帮你找到答案(下)
工作是为了什么?1张图表帮你找到答案(上)

责任编辑:孟凤

相关新闻
加拿大人关心啥?谷歌公布2018年热搜榜
发掘庶民美味 议员总动员拍影片带路
德媒Tasty Taipei主持人 大赞台湾美食天堂
空服员的行李箱必带5种物品 你猜是什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