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风风雨雨这条路

作者:方静
font print 人气: 269
【字号】    
   标签: tags: ,

隔天即将登场的活动,地点在需要近个把钟头车程之处,我依约前去布置、彩排。出门时,天阴阴的、风轻轻的,心想:这一时半会,应该不会下雨才对!

谁知,刚上路约莫5分钟左右,瞬间,狂风骤雨迎面袭来,骑士们措手不及,个个狼狈不堪的停下穿戴雨衣、雨帽。更没想到,这风雨似乎一发不可收拾,越来越撒野、暴烈,一片雾濛濛的遮蔽视线,几乎无法看见眼前的景物。我也只能握紧方向盘,小心翼翼的前进。

然而,一切都异乎寻常、出人意表。原本以为如银河倒泻、疯狂肆虐的这一场风雨,很难善罢干休,不料,却在20分钟过后戛然而止,除地面积水、潮湿之外,实在无法想像先前那凶神恶煞一般,肆无忌惮的态势。眼前出现一派“也无风雨,也无晴”似的云淡风轻。

面对此情此景,很快的,我联想到──这有如人生的限时缩影,风风雨雨的这一段历程,活脱就是现实日子的写照。在人生的旅途中,常常有风雨,也不乏意外,我们就在其间体验与承担,一路踉踉跄跄、跌跌撞撞的走到了当下!

平凡如你我,人生之路大半是风风雨雨、悲欣交集的。而风雨,可能是阻力,妨碍前进;也可能是助力,砥砺心志。只有坦然面对、勇于接受,才能自我淬炼、成长;进一步,从苦涩中品尝出甜美的滋味来。而且,无论如何要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坎坷、曲折的人生,才是人生的真相。

再者,关于意外,在惊讶、不解之余,那么,就此束手无策、原地踏步吗?何妨试着静下心来想想:我们还看到什么呢?生命中不是意外频频吗?是否还有其他的机会?何况,某一些意外,也可能带来“特别的收获”;因为这些意外,而有新选择、新探索,甚至创造出新契机,获得大智慧。

近一个小时车程的路上,从另一个角度看风雨、看意外,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今后,在风风雨雨中、在傥来意外里,不忘提醒自己坦然、从容以对,这样也算是特别的收获了!@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康熙皇帝倡导尊德崇道,实行仁政德治,他说:“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也。……道统在是,治统亦在是矣。”他言传身教,严于律己,堪称内圣外王的典范。
  • 古人大都相信天命,相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但是现今的人却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是迷信,是科学无法证实的。但是浩瀚的宇宙,有多少奥秘是人类的科学无法洞悉的呢?古代有许多高人都能准确预测未来;相面者可知人的祸福;风水师也知家宅凶吉。什么原因呢?冥冥之中有定数,人力很难改变。
  •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终年71岁。长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是懿文太子的第二个儿子,颖慧好学,性至孝,生性仁厚。不过,《明史纪事本末》认为建文帝“仁柔少断”,这大概也是受其父亲的影响,书生气十足,温文尔雅,仁爱但缺乏自信和治国理政的经验和能力,而且论才能和胸襟,朱允炆也无法与朱棣相比。
  • 王皇后与永历帝感情非常好,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他们患难与共,相互扶持,将风雨飘摇的南明苦苦撑了十六年。示意图。(公有领域)
    很多人认为,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之后,明朝就灭亡了,其实并不是。明朝的宗室在南方建立了“南明”政权,持续抗清,坚持了近半个世纪。 她就是“南明”最后一位汉族皇后,国破家亡时,为保气节,她选择了扼喉自尽,悲壮殉国。
  • 我们可以看到直至清朝中华民族都还是信奉神明的引领,让人达到清和澹虚能与神灵交通,如此可以保证人的道德不下滑,稳固精神层次与物质生产的平衡状态,万民才有身心幸福的生活。因此,百姓的忠即体现在其诚恳的生产,踏实的扶持社会的运作,帮助君主完成天命,此谓百姓之忠。
  • 鹤亭书院门前立了一顶黑色官轿,里面走出一位常服打扮的官爷,约莫五十来岁。小厮上前打门。门里探出一个双髻小童:“是谁打门?”
  • 行程结束后,和导游、朋友告别,回到酒店。一天的学习,懂得了很多在书上学不到的知识。回想那些点滴,总还有朋友在寒风中穿着白裙子的身影。我想,这身影将会一直伴着那段记忆,是友情的影子,更是一种让人敬佩的坚持。
  • 刘秀出生的时候,房屋里出现吉祥的红光,人们都说这是吉利之兆。正好当时济阳县长出了个一茎长有九穗的稻子,因此刘钦就给儿子起名叫“秀”,“秀”是植物抽穗开花,有特别优异的含义。
  • 看人间世事,妙笔难绘,到今天,有必要做一些恢宏的诠释了。为你而来,第二遍观影,渐渐觉得,这是献给世人的一部大片啊。
  • 老人家给她讲法理,一切皆有因缘,病呀灾难啊都是业力造成的,德与业的转化关系,择善固执、吃苦消业,是积德修福,返本归真才是人生的目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