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干画马通灵传神 天上人间少见

再谈《照夜白图》
作者:郑行之
font print 人气: 1050
【字号】    
   标签: tags: , , ,

 若把画纸比作舞台
照夜白独挑大梁
它既是主角,也是配

唱的独角戏,精彩、精彩绝伦。

韩干是唐玄宗当朝的宫廷画家,《照夜白图》是韩干的传世杰作。看似单纯简约的画面——就是一匹被拴在柱子上的马,实则充满了丰富的内涵和情绪。宋代《宣和画谱》赞韩干之才“不唯世间少,天上亦少”、“自成一家之妙”。

韩干画马之才  世间少天上亦少

笔者在《唐朝画马谁第一 韩干独步古今》一文谈过这《照夜白图》,意犹未尽,现在再续来谈一谈。

《照夜白图》是一幅小品(纵30.8釐米,横33.5釐米),构图极简练,只在画面中央偏右的位置上画了一匹白色骏马,一根拴马桩。也许出于画面稳定的需要,白马的身躯和拴马桩呈十字状。除此之外,再没其它了,没有前景,没有背景。如果我们把画纸比作舞台,照夜白独挑大梁,它既是主角,也是配角,唱的独角戏,精彩、精彩至极。

这幅《照夜白图》有几个亮点,很值得细细品味:一是,线条简洁细劲。以简驭繁,寥寥数笔就能画出很富动态感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马儿。二是,恰如其分地处理留白。在白纸上画白马,画家的功力很不一般。再一个是,以马儿身躯肆意“动”,对应拴马桩直立不动的“静”,二者互持互托,画面精彩出色。

蚕丝般线条 以简驭繁

我们看《照夜白图》的线条,柔细有劲。每根线都具功能导向,也就是说,每一条线都能准确地表现马儿的鲜活姿态。因为韩干画的马都是写生来的,他能把马儿身上的肌理线条都抓准。比如,右后腿的腹股关节,韩干以微微下滑的细线,短如眉,曲如月,极为写实地表达出来。还有,马儿气极而竖起颈项的鬃毛,这些鬃毛被描绘得光滑平整,一丝不茍,美极了。

唐 韩干《照夜白图》局部。(公有领域)

其它比较大的部位呢,比如照夜白的背和臀、腹部,韩干使用中锋,以一道细致的、细韧如蚕丝般的线条,简洁地勾出了马儿的身躯。那一道温和内敛的弧线从上背左行到臀股再分转到腿部,几乎是一气呵成。而腹部线条也是由此延伸,一直到腿部。不管是腿、胫、蹄,所有的线条都柔细有劲,特别是线条转弯时采用圆角,不见锐角,都是绕个弯儿再转往另一方向去。

我们不禁要盛赞韩干的高智慧,他以柔顺的线条来描绘焦躁的照夜白;以平和敞亮的气息来平衡马儿不安的心绪,整个画面平顺了,祥和了。这应该也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展现吧。

马的躯干勾勒出来后,接着在某些线的内外侧巧妙地抹上一道极淡的淡墨,这一抹就把马儿和身旁的“虚空”划开,把“虚空”向外推。此时,空间感自然就出来了,立体感也由此而生。我们细看照夜白的胸颈、腹腔和臀股,都能感受到圆浑肥厚的实体,仿佛随时可破纸而出。

唐 韩干《照夜白图》局部。(公有领域)

白纸上画白马的功夫

韩干在画面的上下左右都留白,意在给观画者以想像的空间。这种留白在国画中,已成常态,历来的花鸟画、人物画几乎都是这么做的。

不过,《照夜白图》不但主体之外留白,马儿身上许多部位也是一片白,因为是白马嘛。这种内外呼应、绵延的留白,在国画中并不多见。白马画在白色的熟纸上头(熟纸:以矾水处理过的纸,不透水),效果好不好,这就看画家的功力了。我们前面就讲过,韩干以一道柔和而细韧的曲线和淡墨晕染就把主体和背后的“虚空”分清,达成相乘的加分效果。这条细线还把马儿的躯干勾勒得相当传神,而且因为线条极度单纯,画面也因而显得处处素净、处处清明。

处处素净、处处清明,在这幅画中很可能是特意制造的背景。因为除了马的腹背这个主躯干外,身体其余部分,包括头、脸部、四条腿都经过细致的水墨晕染,不同层次的少少的墨色只在这几个地方施展,因此在素净、清明的画面上就特别醒目,也成了本幅画的焦点。而且这几个部位表现马儿的奋挣也就特别显得凸出。.

韩干画马的二则传神故事

韩干画马的功夫独步唐朝一代,《宣和画谱》记载他的几个故事,显示他画马巧技能“通灵”的神奇。

韩干画马才能高,不唯世间少天上亦少。图为韩干画像。(公有领域)

鬼使者求韩干画马

在韩干隐居期间,有一天夜里,一个身穿红衣戴着黑帽的人,出现在韩干家门口,敲了敲韩干家门。

半夜里,韩干陡然见到这人,先是吃了一惊,然后问他:“谁让你来这儿的?”

那人回答说:“我是鬼的使者,听说你擅长画马,想请你为我画一匹马。”

韩干立即为这位鬼使画了一匹马,画完后,马上就烧给他。对方说:“承蒙您送给我一匹良马,免去我长途奔波、翻山过河的劳累,我也要对你的盛情表示答谢。”

他日,不知从哪里来的人,送给韩干上好的素色细绢一百匹,作为谢礼。原来谢礼是来自鬼使。

画也通灵 

唐德宗建中初年,有个人牵着一匹马来找马医,说:“这匹马患了脚疾,要能治好它,愿用二千钱酬谢。

那马医医了一辈子的马,从没见过像这匹马的毛色、骨相。马医笑着说:“你这匹马很像韩干画的那些马。”

马医请这匹马的主人牵马绕市走一圈,马医跟在旁边,忽然遇到韩干从另一边走来。韩干也看到了对面这二人一马,他惊异地说:“这马真的是我所画的马啊!”于是抚摸着这匹马好一阵子,他才知道自己的笔下竟然“画”出这样的活马来。

这时,他感到马的脚步像是有些瘸,看看马的前蹄的确带伤。韩干心中冒出奇怪的感觉,可能是自己画的马有问题。于是马上回家审视自己画的马,蹄子上果然有一点墨缺,让马蹄不完整。经过这件事,韩干“其画亦神”的名声也口耳相传了。

后来,那位马医得到医马的酬金,用了一段时间,几经转手后,都变成了泥钱。

鲜活的生命力

当一幅画被完成时,它就有了具体的“绘画生命”。从“照夜白”愤怒而又莫可奈何的表情中,从它跃动不止的体态中,观赏者能感受到“照夜白”鲜活的生命力。

一幅好作品的魅力可能“独步古今”,超乎常人思维的是,好画的“生命”也可能上天下地,无处不在。韩干《照夜白图》的神奇应就在其中。

@*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云:“画如其人”,通过画作,更能体现画家的气质、禀赋、修养、品味和境界。恽寿平为了要让画中似乎能带有花香,有意识地设色明丽,用色鲜洁纯净。又因他人品高,胸怀磊落,如光风霁月……凡此种种都能反映到其画作中。所以他画的牡丹别有一种他人所不能企及的清澄明朗、高雅脱俗,缘由就在于此。
  • 我们发现,画家留下的众多牡丹花杰作中,最能打进人心深处的都是那些看起来仿佛一直在风中自在地翻飞的作品。在这些画面中,叶子不与花朵争锋,只素净地以花青为主去作单色变化;那片片柔到极点但不纤弱的叶子,似乎都在随风摇曳、飘转。
  • 赞叹“翠玉白菜”巧艺的内行人,也要看看这幅宋代名作,《野蔬草虫图》,这是宋人古典写生画中的惊叹号!宋代重视写生技巧、掌握造化神工,这件作品展现了写生的生态、生理、意趣,成了后来“清宫之宝”。
  • 历代画家以之入画,以画传世,秋日更华美,秋意更浓重。我们挑选了三幅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请大家从不同角度走入画家的世界,来共品三代金色之秋!
  • 在中国绘画领域里,将月色入画虽然不易,也不乏以赞颂月亮而名传后世的,我们一起来欣赏三幅画月名画。
  • 图为唐 韩干《牧马图》。(公有领域)
    “唐朝画马谁第一?韩干妙出曹将军。”在韩干之前的画马名家都被他比下去了。名画古籍赞赏韩干画马“独步古今”、“自成一家之妙”,韩干是怎样做到的呢?看韩干的两幅名画《牧马图》、《夜照白图》和两个小故事。
  • 文徵明以“白描法”钩出娉婷玉立的莲花,用极婉约匀称的细线来钩勒。为了显现花瓣的精气有神,画瓣尖,下笔时先以书法中的“顿笔”为之,再提笔上来,一上来就见真章了。我们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线条是那么细致温和,好像随手不经意地就画出来似的,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显得韵味无穷。
  •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轮廓线以外,不添加任何线条也就是没画皴法。 这幅画怎么和常见的中国山水画迥然不同呢?
  • 来自比利时的法兰德斯风格画家安东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公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画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所绘的肖像画,优雅地呈现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宫廷样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师,他善于运用色彩和大胆的笔触来表达光线、物体的移动和布料质地。这项特长也让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绘出高度精准却仍具有绘画特点的蕾丝质地。蕾丝这种非常精致又复杂的布料是16至17世纪时富有的艺术赞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饰配件。
  • 华丽夸张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简单的情节、即兴对白和户外表演,是即兴喜剧(Commedia dell’Arte,又译艺术喜剧)的核心特征。其幽默剧情常围绕着年轻恋人的种种考验。演员们不受台词限制,可以根据观众的反应调整表演。这些喜剧常含有对时政的讽喻和接地气的幽默,可以巧妙避开查禁。这种意大利民间戏剧形式也成了18世纪洛可可(Rococo)艺术运动的理想题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