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身段:坚毅慈心唐美云

作者:唐美云

唐美云(左一)出身歌仔戏世家,感于父母对歌仔戏的热爱,不忍见其逐渐没落,故投身歌仔戏成为一代名伶。(陈柏州/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367
【字号】    
   标签: tags: , , ,

身段柔软,意志坚定,

在人生的舞台,知命而不认命!

即使荆棘密布,也要为歌仔戏辟出一片天!

妈妈是我的天,歌仔戏团是我的地。

仰望着天,脚踏实地,是我一生最好的写照。

二○一○年我在剧场界有一场奇遇,这是我过去连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却真实发生了。

还记得某天突然接到国家戏剧院的联系,告诉我二○一○年两厅院台湾国际艺术节将邀请国际大导演罗伯·威尔森(Robert Wilson)跨国合作一出名为《郑和1433》的戏,导演想找位台湾戏曲演员合作,院方列出名单,询问我是否有意愿参与,这么难得的机缘,我当然一口答应。

罗伯·威尔森导演第一次来台开会的时候,正巧遇上唐美云歌仔戏团在剧院演出《宿怨浮生》,原定安排到现场看演出却不幸感冒,剧院人员猜测他可能看了半场就会离开休息,没想到导演竟看完全场,然后告诉工作人员:

“不用再找别人了,就是她,今天因为身体不适,改天再约Ms. 唐碰面。”

导演离开后,工作人员到后台转述他的话,我当然很惊喜,对未来的工作充满期待。

信任导演 完全交托

罗伯·威尔森是谁?

他于二○○九年执导的《欧兰朵》在两厅院首演引起轰动,《郑和1433》是他第二度来台湾执导的戏。罗伯·威尔森导演以前卫的剧场风格闻名,也是位舞台设计名家,他用极简的视觉、精准的灯光设计,将光线与空间规划营造出独特的风格。

合作过程中,我也亲身体验到罗伯·威尔森导演对灯光的要求。他曾为了一个舞台上的小灯泡而坚持等待一个下午,我本来内心还有一点质疑,舞台上有数百个灯泡,少一个会有影响吗?但后来我还真是佩服,他的坚持让我见识到一个小拇指般大小的灯泡也是舞台上不能或缺的要角,也能左右观众的视觉感受。

那年我的工作其实已忙到焦头烂额,剧团除了与厦门歌仔戏团谈合作《蝴蝶之恋》外,同时也正忙于《宿怨浮生》的公演,我自己还要拍电视剧《娘家》,没日没夜的跑场一直是我生活的日常写照。

很多朋友问我,已经忙得这样日夜不分,为何还要接这个跨国合作的戏?

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很想了解西方剧场的工作模式,希望借此机会近距离观察导演的手法和技巧,虽然扮演的说书人只是个小角色,但抱着学习的角度参与就能有不同的收获。

坦白说,一开始会答应也是因为这个角色是只有三场戏的串场人物,衡量之下应该不至于影响日常工作,但有时真的只能叹“人算不如天算”,日后的变化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但既然决定接了,也就开心接受所有挑战。

《郑和1433》是以著名航海家郑和的第七次航行切入,描写壮举背后的辛酸血泪,以及梦想的追寻与失落。

罗伯·威尔森导演要将不同文化的人与音乐交融在一起,共同编织这场音乐剧场美学。对我来说也是个很好的机缘,藉由导演的手法让观众看见歌仔戏演员另一种表演风貌。

我除了要用歌仔戏小生的唱腔演唱古典诗词,还要以美国知名爵士乐大师欧涅·柯曼(Ornette Coleman)与迪奇·兰德利(Dickie Landry)的音乐来诠释,这场歌仔戏与爵士乐的结合让我更深刻体会音乐与音效对一出戏剧的重要性。

罗伯·威尔森导演曾说过,《郑和1433》描述的是十五世纪,一个东方人前往西方的旅程。对比现今,是身为西方人的他在东方(台湾)创作,这个有趣的巧合让这出戏有了探索历史的另一种角度。导演强烈的个人风格也像汪洋中掌舵的船长,带领演员与观众一同探索这趟自由的航行。

罗伯·威尔森导演在台湾排完第一次戏就回美国了,当他再度来台时,大家已经在舞台排练了,没想到导演竟然把之前的排练完全推翻,重头来过,而我则由原来的说书人串场增加成一人分饰六、七个角色。

资深副导告诉我,他跟着导演跑遍世界各国,导演的工作模式就是这样,一开始不会给出特定演出模式,等看到演员的演出再做调整,遇到资质优秀的演员就会不断加戏。副导说:

“Ms. 唐,你应该高兴啊!”

原来如此,既然导演如此信任我,那我当然更该全力以赴。

没想到随着演出时间愈来愈近,导演还是不断修戏、加戏,甚至到演出前一天还在修戏,我也拿出歌仔戏演员的专业精神,竭尽全力跟随导演拼戏。很多人问我:

“为什么导演说什么你都说好?”

我说:“因为他是导演,我是演员,他愿意给我建议甚至帮我加戏,正是因为肯定我、信任我,我当然应该心怀感谢。”

而且我认定,导演是个塑造者、角色开创者,演员必须完全交托,依导演的要求去做,才能让整出戏的调性更为完整。

努力接球 挑战能力与极限

这次经验对我来说是演艺生涯的大考验,尤其和那位德州来的,百老汇知名爵士音乐老师欧涅·柯曼的互动,最让我惊奇。他擅长大胆且毫无拘束的即兴演奏,可以说将自由爵士发展到了极致,常让我听得目瞪口呆。每次表演也是完全即兴,两人互丢想法也都必须立即吸收转化,所以每次上场大家都会为我捏把冷汗,但我并不害怕,反而充满新鲜感,期待他今天会出什么招。

导演也常出难题给我,记得有一天,导演问:

“Ms. 唐,你知不知道美国很多大城市的街头都有拾荒老人?”

我说:“我只在影集中看过。”

于是导演要我想像自己是个拾荒老人并发出笑声,我硬着头皮试了七、八种不同笑声给他,现在说来或许好笑,但当时我真的非常认真严谨的揣摩,导演也闭上眼睛专心聆听我的笑声,然后告诉我他要第几个。

走位也同样一丝不苟,有一幕要求老人自言自语走到定点猛回头,然后一个灯光打在脸上,就为这么一个点,我们重来了无数次,务求百分之百精准。

我们在舞台上的排练都是很早就着装演出,包括剧服和妆容都是完整的。根据副导的说法,这是因为舞台构图全都在导演的脑海中,所以他总是坐在台下,以便完整模拟出观众的视觉效果,然后再不断修改调整。

对罗伯·威尔森导演来说,演员也是舞台的一部分,与布景道具环环相扣,必须整体考量。这样的思考真的很令人佩服,也让我受教了。

有一次排戏,导演坐在台下看,突然拿起麦克风问:

“Ms. 唐,你可以跳舞吗?”

我是个戏曲演员,跟跳舞完全沾不上边,一时之间真的想不到可以跳什么舞?只好跟导演说:

“我想到什么就跳什么,没有特定设计编排,可以吗?”

导演说:“Ok,随兴就好。”

于是开始放音乐,当时我的扮相是卓别林,灵机一动就用卓别林的招牌舞步、帽子、拐杖跳舞。跳完他走上舞台,我心想一定没过关,没想到他竟然说很好,就这样跳。我惊讶的说:

“可是我刚才真的是随兴跳,根本不记得跳了什么舞步。”

导演回答:“不用担心,你刚才跳的舞步我都请副导记录下来了。”

这样细腻的工作态度,又一次让我折服。

又有一次排练,导演突然开口说:

“Ms. 唐,你可以唱出爵士乐的另外一种风格吗?”

我问:“哪一种?”

导演说:“美国盲人歌手那种。”

我问导演:“那是怎么样的唱法?”

只见导演直接上台,跟道具人员拿了付墨镜戴上,手上再拿根手杖,放起音乐示范给我看。我看了后只要求再多听几遍音乐,然后也戴上眼镜开始唱,再一次接球成功。

还有一个角色是“飙车少年”,原本的设定是我一边骑脚踏车一边讲话,可是到了舞台上怎么骑都不顺手,于是跟导演反映:

“这样会影响我的演出。”

导演想了想,灵感忽然来了,问我有没有看过穿皮衣、戴墨镜骑摩托车的“飙车少年”,我说看过。导演就要我演出急速骑车,然后停下来猛踩油门,用音效结合口技发出摩托车的吼声。

我这下真的傻眼了,演了一辈子戏还真没用过这种技法,但还是硬着头皮努力尝试,没想到也成功达成任务。旁边人都笑着问:

“唐老师,为什么不管导演做出什么要求,你都可以达成啊?”

当然导演也不是一味丢球,他会先试演员接球的能力,可以顺利接住甚至能有反馈,他才会再投第二个、第三个⋯⋯并不是一次性的丢出许多角色,我才能一再挑战自己的能力与极限。在这些过程中,我自己其实玩得很开心,从一个角色变出那么多不同的角色,真让我过足了戏瘾,也发现表演真是全方位的展现。

罗伯·威尔森导演做事非常细腻,工作时完全投入而且相当严格,一收工却像个大孩子般,是个幽默又Nice的人,我和导演虽然语言不通,只能用很简单的破英文加上比手画脚沟通,但我们对工作的热忱和不设限的工作态度,以及对表演艺术求完美的想法是一致的,这应该就是合作愉快最大的主因吧!

首次接受西方文化撞击 功力大增

从前我作为演员是依照导演给的功课练习,但这次合作完全不依剧本行事,导演每天都在推翻原来的剧本,这是一般演员很少面临的考验与学习。这时我就非常感谢自己的成长背景,小时候长期独处练就我冷静不易惊慌的个性,演出外台戏更要随时应变突发状况,随着环境迅速适应。这些旧有经验让我不畏惧的迎接挑战,也才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在工作态度上,我从导演身上学到坚持、对工作负责,也对想做的事情永不放弃,真的好奇妙,导演的这些工作态度正是妈妈平日告诫我做人处事的精神。

导演的开放态度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作品的创作在一开始虽然是自己的,但一旦推上舞台就是属于所有人的,可受公评与借镜。因而创作必须有突破的勇气,才能为未来留下值得参考的演出经验。

合作过程中,我得以近距离观察导演带来的合作班底,示范西方剧场的工作型态,也看到导演的创造与构思方式。导演的视觉美学也有自己的一套方式,这对我日后在歌仔戏舞台创作上有很大的激发。过去是打亮取光,现在则学会以舞台、影像、演员、灯光为整体考量,让整个舞台更具整体性。

回想和导演的合作一转眼已近十年,这是我首次受到西方文化的撞击,幸好没被撞昏还让我功力大增,感谢这个机缘,让这些学习成为我丰富剧团的珍贵养分。◇(节录完)

作者简介

唐美云

一九六四年生于台湾台南,出身歌仔戏世家,感于父母对歌仔戏的热爱,不忍见其逐渐没落,故投身歌仔戏成为一代名伶。1998年创立唐美云歌仔戏团,承传统、创新局,让歌仔戏走入国家表演厅,破除刻板印象,拓展新族群也提供老戏迷更丰富的艺术飨宴。她同时也致力于培养新秀与世代传承,终生为歌仔戏奉献,曾荣获第三十六届金钟奖最佳女主角、第二十九届传艺金曲奖最佳演员、第十六届国家文艺奖、第三十八届行政院文化奖等肯定。

——节录自《人生的身段》/ 圆神出版公司

《人生的身段》/ 圆神出版公司提供

(〈文苑〉登文)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别得意忘形、别得意忘形,叶太不断告诫自己,嘴角却不争气地上扬。国中二年级时,班上最可爱的女同学在情人节送他巧克力,当时他也笑得合不拢嘴;在那之后,他已经很久没有这种心情了。
  • 其实起奏的瞬间,便晓得这孩子是否琴艺精湛、才华闪耀,所以有些评审会自豪地说,自己具有瞬间辨识英才的能耐。的确有些孩子才能过人,但也有些虽然没那么耀眼,不过只要稍微听一下,便知道实力不差。评审时打瞌睡固然是既失礼又残酷的事,可是如果连肯耐着性子听的评审都竖白旗的话,要想成为万人迷的专业钢琴家,无疑是天方夜谭。
  • 雨一滴比一滴粗,“啪”地重重落在我的挡风玻璃上。雨刷嘎吱作响。而我,双手紧抓着方向盘,咬牙切齿,内心也同样愤怒。不久,雨开始狂暴地下着,我本能地抬起脚来。现在就只缺场车祸了!是不是所有事情都联合起来欺负我?建造方舟的诺亚来找我了吗?这场大洪水是怎么一回事?
  • 世上有所谓“恶魔的呢喃”,在我这样的精神状态中,所谓的恶魔肯定就是我自己。这呢喃就是精神即将因为压力而崩溃的声音。
  • 在日复一日的独居生活中,原本认为年老等于失去、等于忍耐寂寞的桃子,开始了解到一个人才能体会的乐趣。在迟暮之年里,她所享受的,是全然的自由,和最热闹的孤独。
  • 没有真实情境,孩子怎么会有刻骨铭心的感受……热情不会来自教室,好文章常是孩子们用沾满泥巴的双手,从大地捧出来的。
  • 从亭仔脚、汉字招牌到摩托车声,杉山未来在强烈的阳光和热风里感受台南的气息,循着台南女中、台糖宿舍的轨迹,回溯祖母战前在台湾的青春岁月。
  • 唐美云戏演得好不说,出身戏曲家庭,她对于自己的生命角色有深深的承担,更有深深的自觉。她成立戏班,培养后进,年年推出新戏,作可能的探索却永远不忘戏曲的立基,她将全副心力何只花在表演上,更直显一个演员在生命承担与文化重振上的可能角色。
  • 2023年4月中旬,经好友推荐,喜欢艺术的我认识了旅居瑞典的中国画家范一鸣先生。4月23日,受他和他夫人的邀请,我们到他家做客,观赏他的画作,听他聊创作灵感和中国文化。我也顺便采访了他在中国时的遭遇。
  • 为什么以前的画家可以画出庄严的天国世界及神在人间的事迹呢?是这些画家被选中、有信仰、相信神,所以才能看到天国以及神显现出来的世界?疫情肆虐下,找回人类的传统道德及善良风俗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也是艺术家的使命,用画笔完成真正的美好作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