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肠包小肠 要“命”的肠套叠

红色箭头处为肠套叠的位置。(台大医院新竹分院提供)

人气: 6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9年09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倩玉台湾新竹报导)家里有小宝贝的家长注意了!如果孩子出现间歇性哭闹不停、吐奶肚子胀的症状,且大便呈现果酱色时,有可能是肠套叠,应尽速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刚满周岁的小华(化名),是个活力十足食欲甚佳的可爱弟弟。日前晚餐后开始出现一阵一阵哭闹的情形,安抚后可睡着,但是过一阵子醒来又开始哭,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家人以为孩子没有吃饱肚子饿,但是喂奶却吐出来不想喝,随着时间的进展肚子渐渐开始发胀。

妈妈抱着小华去小儿科诊所就诊,医师看诊打开尿布检查,发现是暗红色有如草莓果酱的大便,怀疑是肠套叠,马上为小华转诊到台大医院新竹分院安排超音波检查,确定诊断是小肠末端套入大肠,经小儿外科医师解释病情之后,立即接受手术复位。小肠复位之后,所幸并无坏死,医师于术中加做固定术减少复发机会。小华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出院后医师再透过电子转诊平台为小华转回原诊所做后续的健康照护。

台大医院新竹分院小儿外科医师林昊谕表示,肠套叠俗称大肠包小肠,即是小肠末端套入大肠造成肠阻塞,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小肠缺血坏死。肠套叠可能发生在大人或儿童身上,儿童的肠套叠好发在7个月到2岁之间,引起的原因尚未明确,大部分是没有病灶导引点 (leading point),如果是5岁以上儿童出现肠套叠,就要怀疑可能是肠道息肉、肿瘤、梅克尔憩室的所造成的病灶导引点。

林昊谕说明,儿童的肠套叠初期以间歇性腹痛表现,家长若无警觉,延迟就医的话可能出现小肠缺血坏死的合并症,小儿科医师若是看到含组织渗液像果酱一样的血便就会强烈怀疑是此疾病,诊断工具以超音波为主,迅速而且方便。

肠套叠的治疗可以采灌肠复位或手术复位的方式。临床上一般会先采用显影剂灌肠复位的方法,把小肠推回去,这种治疗方式有八成的成功率,治疗成功之后约有10%复发概率。如果肠套叠已经合并血便症状或灌肠复位失败,就应该采取手术治疗,手术复位后需确认小肠有无坏死之情形,小肠局部如果有坏死则必须切除。以往手术治疗之后约有3%复发概率,现在则加作固定手术以减少复发率。此外,年纪大的儿童如果发现病灶导引点存在时,宜直接采取手术探查的方式来治疗。

此外,中央健康保险署北区业务组近年在桃竹苗县市积极推动的雁行专案,鼓励医院与邻近的地区医院、诊所进行双向转诊结盟合作,合作医院间可以运用中央健康保险署建置的“健保医疗资讯云端查询系统”与“电子转诊平台”,查询检查、用药与协助病人就医转诊。台大医院新竹分院为重度级急救责任医院,与110家转诊合作院所共同组成雁行团队,案例中的小华便是透过这个计划的合作诊所医师转入,小华在台大医院新竹分院治疗期间,诊所医师也可以透过专属的加密电子资讯平台查询小华的相关就医资讯,经过治疗后,医师再为小华开转回单回到原诊所照顾,所有照护资讯皆能获得最佳的衔接。

责任编辑:王愉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