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语:当道歉成为仪式

作者:青松

道歉应是发自内心,因为自己的失误给别人带来伤害或损失,于心有愧,才会有语言上的道歉。(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228
【字号】    
   标签: tags: , ,

听女儿讲在学校发生的事,笑得我前仰后合。故事是因为“道歉”引发的。

一个小男孩伸胳膊时不小心碰到了邻座小女孩的脸。男孩儿说了声“对不起”,但声音太低,女孩儿没听见。女孩儿觉得自己被欺负,而且对方连声“对不起”都不说,就哭了起来。

后来,老师过来调解,问了情况,就让男孩儿向女孩儿道歉。结果,男孩儿很委屈,因为自己已经道过谦了,所以也开始哭……故事从一开始并不严重的小事故,发展到最后两个孩子哇哇哭。

小孩子的心理让我忍不住笑,但笑过之后,又觉得这件事古怪。人是为了什么道歉?又为什么把道歉看得那么重?我们教孩子要讲礼貌、做错事要道歉,但有没有把道歉的真意传达给他们?

两个孩子闹得不可开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把道歉当成一种仪式。男孩儿道过歉,所以觉得已经完成任务,绝不肯再来一次。女孩儿虽然被男孩儿碰了一下,但并没受伤,哭闹主要是因为没听到男孩儿道歉,少了那样的仪式,所以她委屈。

但道歉仅仅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仪式吗?道歉应是发自内心,因为自己的失误给别人带来伤害或损失,于心有愧,才会有语言上的道歉。而现在很多时候道歉似乎只剩语言上的“对不起”,而少了内心的反省。

因道歉引起的闹剧中,男孩儿说过“对不起”,但内心并没有愧疚,否则就不会拒绝第二次道歉并哭闹了。同样,女孩儿也有“得理不饶人”之势,缺了对方那句“对不起”就不干。所以,我们教会了孩子说道歉,却并没有让孩子们从内心深处学会反思与宽容。

当道歉仅仅成为一种仪式,人与人的相处中便只剩文明的外表。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反省自身失误并包容对方不足的心胸。@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做错事就要道歉”──这是做人的道理,无庸置疑,但看看诸多新闻事件,会让人不禁觉得,为什么“做错事也死不道歉”的人越来越多了?
  • 腐败的现象在古今中外都有,而且似乎也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因为人的行为受思想的控制,而人的思想是完全自由的;如果一个人处心积虑要贪腐,在操作层面总会有一定的空间,比如官员受贿,这种情况基本不可能被预知,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就被发现并制止。所以西方法治国家也 会爆出贪腐丑闻,于是中共如获至宝借题发挥,试图掩盖自己贪腐的实质。
  • 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第三次决口,河北路和京东西两路(宋朝的路相当于现在省)发生了百年一遇的水灾,引发了大饥荒。
  • 婚姻之路不可能永远平顺,夫妻之间有些嗑嗑碰碰也在所难免,而发生争执的当下该如何面对,相信很多人都略知一二、有所耳闻。但如果只是从表面形式上下功夫,例如制式化地道歉、技巧般地送礼,却没有找找发生矛盾的背后原因,或自己是否是哪里做得不好才引起漫天尘嚣的话,若类似场景与原因再度出现,争吵依然会重复发生。
  • 公元前92年,长安都城的监狱里关押了一名年龄最小的犯人——被奸臣江充陷害至死的太子刘据的嫡孙刘询。廷尉右监邴吉到狱中办案,暗中找来两个女囚,哺育了这个奄奄一息的婴儿。在邴吉和女囚的精心呵护下,小刘询奇迹般活了下来,邴吉给孩子取了个吉利的名字:“病已”,意为病魔已祛。
  • 有一天张方平到滁州琅琊寺礼佛,进入一所闲置的僧房。他偶然抬头张望,发现房梁上有一个经函。他命人取来梯子,攀至房梁,取下经函。函里装着半卷《楞伽经》。原来他前世曾是琅琊寺的僧人,那半卷经书就是他前世所抄写的,没有抄写完就去世了。
  • 鸿篇巨著《西游记》一开篇,就带着雄浑的气度。小说作者吴承恩讲起天上、人间与地下,洋洋洒洒,犹如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一般,信手拈来。这部著作讲述了生动的修炼故事,不同章回之间还穿插着许多精彩的诗词。
  • 汉朝明德皇后马氏(公元38年─79年),是汉明帝刘庄唯一的皇后,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她的一生谦逊朴实、知书识礼、明理达义。婉静贤明、品格出众、德冠后宫。明帝之世,吏治清明、境内安定,开创了“明章之治”, 明德皇后的作为功不可没。
  • 当孩子进入高中时,很多事情在他们的生活中突然变得如此重要:成绩、社交、朋友、课外活动、选择大学,以及他们的未来。作为家长,当孩子面对上述重大问题时,其关键角色不容忽视。
  • 大人何妨有时也变成“大的小人”,和孩子一场混战,保证立刻拥有孩子的单纯快乐,受益的岂止是孩子?而童年的意义,不就是一代代浪漫纯真的憧憬与回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