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首场对话会 林郑避答尖锐问题

人气 7384

【大纪元2019年09月27日讯】大家好,欢迎收看《新闻拍案惊奇》,我是大宇。

9月26号,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举办首次“社区对话会”,目的是政府走入社区,探讨现在让社会不满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有的香港市民就说这是林郑在做秀,因为五大诉求就在那里摆着。那这次对话会,是9月19号开始报名,市民可以是在网上报名或者在各区的民政咨询中心递登记表。报名人数超出配额,政府会用电脑随机抽150人出来,然后会在最晚24号前通知中签的人,那按照林郑24号公布的数据,报名有大约2万人,那去现场的150人就是从这些人中产生。

林郑对话会 安排复杂

对话会是9月26号晚7点到9点,在湾仔的伊莉莎白体育馆举行。实际时间,在现场有所推迟。进去对话的150人,是不可以戴头盔、雨伞啊,这些东西,需要提前到场经过安检。而且这150人都有座位号,要对号入座,而且不是每个人都有发言机会。

政府的理由是,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发言,对话不是以直接问答的形式,而是一轮一轮抽签,每一轮抽到几个人,那这几个人,连续陈词,每个人最多3分钟,每一轮的所有人,发言结束之后,现场官员会把这些人的提问汇集起来,然后再由林郑、其他现场官员统一作答,不可以追问,也不会即时答问。

就这样一轮一轮进行下去。150人,按每个人都得到3分钟发言时间计算,不算官员回答的时间,那也需要450分钟,也就是7个半小时。但是第一次对话会只有2个多小时,那更多在现场的人,就只好当观众了。

而在现场的官员,除了林郑月娥,还有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等人。还有主持人,是前媒体记者、内地事务局局长政治助理吴璟俊。

林郑对话会 问答要点

26号下午,香港特首林郑提前1个半小时就到了现场,而被抽中的市民是5点开始入场,7点钟正式开始对话会。

林郑首先发表开场白,她承认风波是政府修例引起,政府有责任,但话锋一转,林郑说5大诉求已经听了很多次,回应很多次,大家觉得问题可能比这些诉求更广泛,提到民生、经济、政治方面问题凸显,称要用对话寻求改变,而不是只是对话。

这个开场白比较矛盾,你说不是对话,是要寻求改变,这确实体现出诚意,但是对5大诉求的说法,示威者显然会觉得林郑毫无诚意。

接下来,问答开始。问答一共有四轮,外加一个加时环节。我们不知道提问的人是谁,而且2个多小时我们没法全部呈现,我们只挑第一轮的几位市民的提问,给大家提炼出来,顺序上,就叫市民1、市民2。后面几轮,我们主要提炼官员的答问。详细内容大家在网上都可以查到。

市民1:这个对话会无实际结果,郑若骅和卢伟聪都未有出席。大大小小冲突后,香港深层次矛头原于无公义的法治。示威者坚持之一是双普选,基本法赋予香港人权力。

市民2:为何政府仍然不愿意成立独立委员会?一国两制已无法说服他们完整存在。近月荃湾、元朗有市民被黑社会打,但市民投诉无门,是否认为律政司办事不力,才让香港人活在恐惧之中?“五大诉求,缺一不可。”

市民3:林郑读书很好,但在历届特首的民意却最低,政府能否公开透明度,让社会知道里面的情况?

市民4:721有议员一早收到消息有白衣人聚集,但39分钟都没有警员到场,运动至今,100万人上街要求彻回修例,但政府照二读,问及是否有人要负上责任。——这似乎是暗示林郑下台。

林郑的回答主要是针对警察的质疑,其它问题没有太做回应。她说:近日对香港政府和警察的信任下跌,在这个信任度不高的情况下更加要对话,从而找到出路。而对于调查警方执法,林郑仍强调“监警会”,而不是独立调查,并指发现有公务员违规,会严肃跟进。

后面几轮市民提问的核心,除了一些经济问题外,基本上是围绕基本法的实行、五大诉求和警察暴力问题。

对于一国两制,林郑说没有变质,可以确保安稳交给下一代的香港,但她说一国两制有底线,但底线是什么,并没有说。但是在后面的发言中,林郑提到:香港要保持一国两制,不是要香港自治。

对于新屋岭拘留所的时间,林郑说,警方是因为拘禁人多才启动新屋岭,但对于当天是否有程序混乱,林郑说“或许有”,强调要以监警会检视被指控的事情,会认真审视。最后林郑说,不会再使用新屋岭扣留被捕示威者。

林郑在随后几轮的回答大同小异。对于香港年轻的示威者,林郑回答比较具体,她说:我们的关心未有充分聆听青年人心声……希望青年人也可以停一停,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声音。

港人发问尖锐 林郑避答

其实,现场发言者提出了很多尖锐的问题,例如,林郑是否同意郑若骅下台?也有人希望特首将真正的情况告诉中央,例如示威者不是想港独,而是只是想民主自由。

对于“反蒙面法”,有人质问是否警察也一样,如果实行拘捕时,被捕者是否可以知道是什么人拘捕她。

也有人问:五大诉求解决一个,但之后的情况是用什么方法解决?是否就是用《紧急法》?

这些尖锐问题,现场林郑和其他官员并没有做出有价值的回答。以上有一些内容是参考了《香港01》的文字直播。

林郑对话会场外 气氛紧张

那当天的对话,开场前气氛比较紧张,湾仔大约有10间中小学校和幼稚园,提前放学甚至是停课。因为他们都对这一天对话会场外会发生什么忧心忡忡,当地区校联会主席戴德正直接表示,对这场对话会的应对,是按照迎接“台风”的规格处理。

在对话会场外,警方严阵以待。警方带着很多大箱子,有的箱子写着“催泪弹”,还有的写着“后备弹药”等等。警方并要求采访的记者,也不能戴头盔和防毒面罩进场。会场周边也有多条道路被封,多条道路的停车位也被取消。犹如清场。

即便如此,在场外,还是会集了至少数百名示威者,包围停车场的入口,恭候结束对话会后,林郑月娥的座驾开出来。有示威者在场馆后门,用垃圾桶等东西堵路,也有示威者准备有“砖头”。场面比较紧张。

此外,湾仔地区的学生还组成人链,重申“五大诉求 缺一不可”,学生们在林郑可能会经过的路段,挂上了写有“良知”的条幅,在皇后大道东旁边,还有学生挂起“光复香港”的巨型条幅。

这是在当天会场外的大概情况。

社区对话会前 林郑《纽时》刊文喊话

林郑还在对话当天的26号中午在脸书发文,说当天的对话是“和理倾”,又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题目是“香港仍有未来”。在文章中,除了承认香港社会有很深的伤痕,需要时间痊愈,重申要用对话与市民重建信任,让社会恢复平静之外呢,还包含几个要点:

一是政府绝对不同意释放被捕的示威者,说这样做违反《基本法》,而这是香港示威者的5大诉求之一;二是林郑说呢,9月初宣布撤回逃犯条例修订,是为了给“社区对话”营造氛围;三、说要持续实行“一国两制”;四、说今年夏天的示威活动对香港经济,特别是旅游、零售、餐饮行业,造成短期影响,再加上美中贸易战的冲击,让香港可能2020年出现经济衰退,但机会不大,她说虽然如此,香港有庞大储备,可以面对难关;五,林郑表示呢,6月至今的示威活动,香港警方发出超过80%的不反对通知书,指出有些示威活动出现暴力冲突,所以警方比较慎重。

这是林郑在纽约时报发文的几个要点,这明显是跟社区对话会绑定在一起推出的“套餐”,我觉得倒不一定是想赶在十一前买好民众,这是林郑在北京的方针政策下的一个长期策略,目的是化解危机。

我们可以看到,要保护香港经济,这是她争取民意的软措施,而拒绝释放被捕示威者,这是以法律为理由展示强硬,软硬兼得。

但是示威者肯定对她的这些说法不满意,因为没有直接回应“5大诉求”。但是林郑肯定不在意啦,她能争取多少民意就争取多少民意,暂时他们也没有打算迅速解决抗议,打的是持久战,这个当局早就透露过。

根据新消息,9月28号民阵主办的添马公园集会,已经获得警方批准。这是831、915民阵两次申请遭拒之后,首次得到警方批准。反而是无心插柳,因为民阵之前根本对警方批准不抱希望。

那这次批准,香港当局可能是想,拒绝可能反而弄巧成拙,因为之前几次拒绝民众照样出来,所以干脆批准,一定程度释放一些压力,民阵主办的活动,通常比较和平,可能反而比拒绝要好一些,这也算是比较明智。但是添马公园的位置比较敏感,当天港岛一定戒备森严就是了。

美国会委员会通过香港法案 中方反应强烈

节目最后,我们说一下《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25号,这个法案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外交委员会分别通过,随后呢,这个法案会交给议事规则委员会排期,定好日程后,会交到众议院,进行全体审议。

这个法案要每年检视一国两制执行情况,如果不好要取消香港的特殊贸易地位,而且破坏香港人权和民主的大陆以及香港官员,还会登上美国制裁的黑名单。所以北京当局对这个法案始终是怒目圆睁。

大陆喉舌媒体新华社引述外交部发言人耿爽的话说,大意是: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外委会无视香港激进势力和暴力分子的恶劣行径,执意审议通过涉港法案,公然为香港激进势力和暴力分子撑腰打气,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等等,措辞强烈。

港澳办也发声明:美国国会在干预中国内政,是给香港乱局火上加油,严重伤害中美关系。港澳办还骂一小撮反中乱港分子四处乞求外部势力干涉,评价是“叛国祸港的行径”。

外交部和港澳办分别回应,可见,《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一旦通过,威力强大。但是美国政坛也不平静,川普总统现在面临民主党的弹劾调查,虽然最后弹劾的成功概率不大,但现在这件事却是美国舆论的焦点,超过了香港。而且美国国会是否有代表北京的利益人士搅局呢?再加上美中贸易战僵局未解。这些事件交织在一起,各界都在密切留意。

好,今天的节目就先说到这里。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您订阅、按赞和留言,您也可以点击小铃铛图案,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新节目上传的通知。下次节目,再见啦!

新唐人《新闻拍案惊奇》制作组#

责任编辑:李昊

相关新闻
【拍案惊奇】中共与港警丑闻频曝 天意昭然
【拍案惊奇】画面精选 香港21万人链奇观
【拍案惊奇】825香港枪声 中港制度矛盾无解
【拍案惊奇】反送中拘留中心 恐怖疑云笼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