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指林郑对话发言者少

不能代表所有民意 料出现重大政策改变机会不大

人气 144

【大纪元2019年09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叶依帆香港报导)自“反修例”风波以来,特首林郑月娥26日在社区举行首次与市民的公开“对话”。中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副主任黄伟豪认为,由于发言者人数少,不能代表所有主流民意,又预计出现重大政策改变的机会不大。

林郑月娥的见面会,昨晚在湾仔伊利沙伯体育馆举行,但只有150个名额,入场市民如果想发言要经过抽签,抽中者每个人只有3分钟发言时间。

黄伟豪昨早出席港台节目时表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参与是次对话,即使获抽中发言,也不能够代表广泛的公众意见,“整体的意见是一个比较难的决定,即使150人进场,但并不代表所有150人可以发言的。那么作为一个可以沟通和交换意见的平台是有限的,而且最关键在于政府的态度。因为政府提出‘对话’很多人都不想去,很显然很多人认为,政府对于‘五大诉求’仅仅回应了一个,因此政府真正要面对的是那七、八成的市民所期望的其它四大诉求。”

政府对入场的市民诸多限制,包括不能够带头盔、猪嘴(防毒面具)和罐装饮品等,黄伟豪认为,政府不应该设立太多的限制,因为从抗争者的角度来说,这些装备是他们的一种表达,“让政府官员了解他们在抗争期间,所遭受的痛苦和困难。”他又认为,政府担心对话会演变为一个抗争的场面可以理解,但如果因为携带没有攻击性的装备而拘捕市民更是不妥。

不希望政治问题“政策化”

黄伟豪还认为,对话成功与否,要看政府能够给大众多少希望,让市民觉得真的有空间可以改变,如果政府在对话后继续拒绝诉求,他忧虑将来再搞对话都不会有人参与。又提到,早前有录音流出,林郑指自己在“修例”风波一事上,可以做到的事很有限。他呼吁林郑澄清在对话之后,特首有哪些决定是可以实行的?“再给公众一个信息有多少空间可以通过谈判解决?如果最后还是说只能中央决定,这会给对话造成一个负面印象。”

对于最近政府提出的解决深层次矛盾的问题,包括让“年轻人上楼”,以此缓解政府所应该面对的“修例”风波,黄伟豪担心,“政治问题会政策化,用钱解决,我们会担心是否有‘转移视线’的嫌疑,这都回应不了三个月以来市民所参与的运动这一核心问题。”

听众郑小姐表示,自己是被抽中参与对话的市民,但个人认为对话作用不大,“其实‘五大诉求’每个人都讲了这一需求,我自己认为‘撤回’、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尤其是警方的武力问题是最严重的,这两点最起码要做到才能缓和民怨。”

另外,被问到如美国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将如何影响香港,黄伟豪回应,法案推出的目的就是希望与香港的人权状况和民主进程挂钩,“如果《法案》通过,无论香港政府或者中国政府想要镇压香港的示威,或延迟香港整个的民主进程(政府)所面对的压力和难度会很大。”◇

责任编辑:李薇

相关新闻
二千多中学生爱丁堡广场举行反送中集会
香港民主派批警出动水炮车升级武力
林郑拟立《紧急法》镇压 被怒轰
【翻墙必看】中共内部再次公开分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