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以赌制赌”代价高昂

晓荷﹕港府以“赌波”冲淡“23条”?

晓荷

人气 4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1月28日讯】编注﹕本文发表后﹐读者询问文中“赌波”、“赌博”并用,哪个对?作者答﹕“波”者﹐广东话中“球”之意也。“赌波”译为普通话即是“足球赌博”﹐也与“赌博”还有些不同。这是对香港写的文章﹐与大陆和其他地区的语言环境有所不同。

11月26日有一则新闻–“政府决定‘以赌制赌’,对付日渐猖獗的非法赌波集团,行政会议昨日通过发牌给香港赛马会单一经营足球博彩,容许18岁以上市民以限定途径赌海外波。为了令马会能与非法赌波集团抗衡,政府将“松绑”,让马会可以弹性地按市场需求,提供五花八门的玩法,预计明年中接受投注后,每年可带来10亿元的税收。为了增加竞争力及吸引力,政府决定替独家经营赌波的马会“松绑”,除容许马会随时改变赌波玩法,甚至暗示马会可收取海外的赌注。”尽管这个消息中充满了自相矛盾的地方,但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这不过是香港政府为了“23条立法”的成功通过而推出来的。

*为什么政府在“23条立法”争论白热化的时候推出“赌波合法化”?

就在香港各界对“23条立法”一片反对之声时,合世界舆论也对此表示关注,使香港政府一时不知如何将“23条咨询”搞下去。这时,香港市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转到突然推出的“赌波合法化”上去了。政府对外宣称手握立法会过半支援,表明决心必将“赌波合法化”,甚至不接受反对团体的意见,让香港的媒体一时间争论不休,这又是一个政府用过多次的“障眼法”。大家是否还记得,8月份有一个“仙股事件”引发关于“问责”的辩论,当时也是一个姓马的“问责”局长在吞吞吐吐地而对媒体,大家正看得兴高采烈之际,“23条立法”就悄悄地抛出来了;现在又有一个姓何的“问责”局长在对着媒体频频“失忆”,一心要将足球赌博合法化。

如我们再不清楚地看到政府的隐藏目的,一齐反对“23条立法”和“赌波合法化”,这次的辩论结果不难猜想,如果等明年初“赌波合法化”的波澜静下来的时候,“23条立法”的将与“赌波合法化”同时出现在香港市民面前。这时市民就会看到一个怪现象:说真话将会被检控,而烂赌却受法律保护。

“赌波合法化”来的时间真是巧,巧得令人无法置信,。

*政府打击犯罪的资源去哪了?

何志平称政府实行“赌波合法化”的理由之一是:“即使投放大量资源,仍未能彻底打击周边非法足球博彩活动,因此需要把非法足球博彩投注纳入正轨”。何志平还说非法赌波活动猖獗,参与非法赌波的人数持续上升,由2001年5月的约12万,激增至今年7月的36万。在庞大而持续的需求下,有需要将赌波活动“规范”,令警方可集中资源打击非法赌波。

那么警方的资源为什么不能集中?资源去哪了呢?其实政府不是没有资源或无法集中资源,而上资源都用作了其他的用途。政府的不少资源用来起诉和平请愿的法轮功学员“阻街”;起诉了为香港市民的福利而疾呼的民主人士。另外,“问责官员”们到黄金海岸去“集思”,尽管没有“集”出任何结果来,也用去了政府的资源。市民只知道政府今年的财政赤字将是740亿,但能有几个人知道资源到底花在哪了?

*“合法化”的代价

何局长很高兴地宣布,实行“赌波合法化”,政府税收将逾10亿元。不知道何局长没有计算过,挣扎于经济困境之中的香港市民将被政府“合法”地骗去赌钱;“赌风”增长让香港下一代滋生投机心理,不会脚踏实地工作。香港市民将承担所有的成本,但政府和马会才是最大的受益人。

与带来的负面影响同相比,香港将负出多少代价去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到时候,应付不来的香港政府是不是又要搞出个“XX合法化”来呢?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英欧盟关注23条
美国政府公开表示关注《基本法》23条立法
香港学者要求港府就23条发表白纸草案
陈日君数23条咨询分裂中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