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专稿】大唐 第八章:建筑篇

乐天、如意
font print 人气: 16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1月5日讯】高轩临碧渚,飞檐迥架空。余花欑镂槛,残柳散雕栊。
李世民《置酒坐飞阁》

唐朝辉煌的建筑成就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城市、宫殿、寺观、陵墓、民居、园林、作坊、店肆等等。唐代帝王陵墓主要在关中一带,规模十分宏大,以乾陵为代表,多是依山为陵,不另起坟;民居、作坊和店肆早已没有实物,只能从绘画中得到一些零散的资料;城市布局与宫殿我们在第一章[帝京篇]中已有描述,在此不赘。

大唐建筑的特点

宏敞的基址

初唐建筑具有质朴、雄浑、开阔的风貌,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说:“余见天下州之为唐旧治者,其城廓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廨舍之为唐旧创者,其基址必皆宏敞。宋以下所置,时弥近者制弥陋。”

唐长安城就比清朝包括外城在内的北京城还大出三分之一,长安太极宫面积达4平方公里,为北京紫禁城的六倍,更不用提大明宫中的麟德殿,共由四殿组合而成,占地5000多平方米,各代建筑望尘莫及。

精确的木构

唐初的木构架建筑都十分简洁明确,无任何多余构件,柱、梁、斗栱、昂等是基本构件,各构件的尺度有着准确的比例。个别建筑单体包括殿堂、层楼、角楼、门、阙、廊、塔、台、墙、桥等,所使用的主要的建筑部件几乎全是木制材料,许多殿堂甚至不用一颗铁钉和楔子,其稳固的结构和优美的造型达到令人惊叹的地步。《二十六史》记载武则天曾两次在洛阳建明堂,高达二百九十尺,方三百尺,内有“巨木十围,上下通贯,栭栌橕椑籍以为本”,说明它是以木作为中心柱连接所有承重木构件来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牢固。可惜相隔一千多年后,唐代的原建筑几乎损毁殆尽,我们只能从仅存的几座唐塔、一座小寺庙和绘画中一窥其玄奥。


《图画见闻志》在谈到唐代建筑画迹时有这么一段话:“设或未识汉殿、吴殿、梁柱、斗栱、叉手、替木、熟柱、驼峰、方茎、颌道、抱间、昂头、罗花罗幔、暗制绰幕、猢狲头、琥珀枋、龟头、虎座、飞檐、朴水、膊风、化废、悬鱼、惹草、当钩、曲脊之类,凭何以画屋木也?”这一大堆建筑构件名称体现了建筑画家对于创作的忠实态度,也说明了现存的唐代建筑画是可信赖的,盛唐时期开凿的三百多窟敦煌壁画就是最真实宝贵的泉源。

美仑美奂的装饰与景观



到了盛唐中叶,亭、台、楼、阁的造型日趋华丽精巧,附属艺术如彩画、雕刻、壁画和雕塑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台基、台阶、勾槛、屋梁、斗栱、柱枋、门窗、藻井和天花上往往都绘有团花和锦纹,如宝相花、石榴花、莲花、火焰纹、宝珠纹等,色彩艳丽明朗悦目;雕刻中常用卷草、龙凤、连珠、流苏、飞天、莲瓣等,构图饱满线条流畅;壁画和雕塑的题材大多来自天国世界,神佛形象美好慈祥,鲜花乐舞供养如簇,令人观望而生敬仰与向往之心。亭、台、楼、阁四周有水,水边广植花木,水中长生莲荷。李濯《广达楼赋》曰:“材露桐柏,阶骈碔趺,应龙蜿蟺以骧宇,猛兽赑屃以乘桴,明珰藻耀于悬井,朱鸟骞翻于薄栌,璇题景曜,银榜霞铺。”其绮丽堂皇可见一斑。

有若自然的皇家园林

中国人自古尊奉“天人合一、天地为庐”的思想,造园手法以自然山水为主,辅以人力加工,达到立意沧溟的意境。


与庆宫是以园林为主体的宫苑,宫内开掘十八万平方米的龙池,池畔绿柳成荫,池中画舫凌波,池上亭阁浮水而造,玲珑别致,中有曲折游廊回环相通。龙池东北是著名的沉香亭。
九成宫和华清宫属于离宫别苑。据《九成宫醴泉铭》记载:“抗山冠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崖竦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观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可知此宫是利用高险地形依自然地势筑成。华清宫在骊山北麓,临近飞瀑温泉,掩映于千余株苍松翠柏之间。山上有芙蓉园、粉梅坛、看花台等植物景区,山腰放鹿,山顶主要是道观,有朝元阁、老君殿、长生殿,长生殿因白居易的《长恨歌》而名传后世。

现存的唐塔和寺观

楼阁式塔

木结构楼阁式塔是唐代塔的主流,现存的两座都是砖砌仿木结构的。一座是西安兴教寺玄奘塔,建于高宗总章二年(669年);一座是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建于高宗永微三年(652年),两座塔的整体形象皆简洁、稳定而敦实。

密檐式塔

西安小雁塔、河南法王寺塔、大理千寻塔和蛇骨塔均属密檐式。千寻塔东临洱海,西负点苍山,檐微下凹,角微上翘,塔身洁白,修长秀丽,与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亭式塔

敦煌壁画中许多单层木塔都是亭式塔,全塔小巧华丽,造型温润含蓄。现存的惠祟塔、净藏塔、泛舟塔和明惠塔结构都比较简单,唯山东神通寺龙虎塔全身浮雕金刚、罗汉、飞天、菩萨、腾龙和飞虎,展现了显着的晚唐风格。

佛光寺大殿

至今仅存的四座唐代木结构寺庙中,以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保存最为完整。该寺建于晚唐857年,躲过了会昌年间(841-846年)灭佛毁寺之难,也因地理位置偏僻烟火冷落,故免受重建之灾。除大殿本身全为精确木构外,殿内尚有唐代佛菩萨塑像几十尊,梁下有唐代题名墨迹,更珍贵的是拱眼壁上还留有一幅大型的唐代神仙壁画,气势磅礡色彩艳丽,为我国古壁画的开山之作。虽然小小的佛光寺在大唐瑰丽雄奇的建筑篇章中只不过是一粒尘埃,但它显示出来的合谐优美的整体形象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也足以令后人叹为观止。


风云人物 (七)

令皇帝怀念之宰相──张九龄

张九龄乃唐玄宗时期之得力大臣,居宰相之位。他对朝廷竭精尽诚,为人刚正不阿,一心为国效命,使唐朝在中叶又得以兴旺起来。可惜,后来奸臣李林甫在玄宗面前造谣中伤,他被眨了官。奸邪当道,唐室无人,国势日下。张九龄有诗叹曰:“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直到安禄山举兵反唐,玄宗怆惶逃至成都,方才怀念起忠君至尽之张九龄。

宰相非赏功之官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范阳节度使张守珪破契丹,玄宗喜不自胜,立即要升他为朝廷宰相。张九龄谏道:“宰相助天子处理天下之政事,并非赏功臣之官职。”玄宗应道:“只给其名,不用其任职如何?”张九龄说道:“宰相不可随意封人,若然他朝有人灭绝突厥和奚,又能赏其何官?”玄宗默认赞同。

《千秋金镜录》

有一年,玄宗生辰,众多大臣争着献上贺礼。皇上生日,份外隆重,送来的全是珍异宝物,各人为博皇上欢心,尽皆不惜一切代价。张九龄不以此为讨玄宗喜悦的机会,反而借此提醒玄宗治国之要。他奉上了一本谈及历代兴衰的《千秋金镜录》,令玄宗称赞不已。

名利之诱动不了的张九龄

玄宗宠爱武惠妃,但太子李瑛却为丽妃所生。武惠妃哄玄宗废太子,得到答应。张九龄悉情后反对道:“太子乃天下根本,不可轻摇。”武惠妃私下派人劝张九龄顺从,并以“保其长为宰相”为饵相诱。张九龄无动于衷,不为利诱,维护正义。玄宗无奈,只好搁下废太子一事。(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中国的唐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百花齐开,大放异彩的全盛时期。她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当时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致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上一路遥遥领先。

    乌飞兔走,沧海桑田,中国的许多朝代都好比流星一般匆匆而逝。但初唐时期的“贞观之治”却如一轮皓月,照亮了人类历史的整个夜空。她无论是在文化、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等各个方面,都远远地超越了以往所有的时代。而唐诗的丰盛,散文的复兴以及传奇的成熟,瞬间把人类的文学史推上了辉煌灿烂的顶峰。随之而来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造像、建筑、冶金、制瓷、纺织、印刷、酿酒、焙茶…… 多元纷呈,绚丽夺目,达到了盛况空前的地步。使人类社会真正走入了一个祥和、礼让、安定、富足的歌舞升平.时期。各民族称她为“盛世天朝”。

    我们愿循着历史的足迹,把这幅“天朝”的画卷慢慢地展开,将她迷人的光彩再现读者面前。

  • 唐太宗在《指意》中说: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以心毫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他推祟晋代大书家王羲之书法,谓之“尽善尽美”。所以唐代书法以王羲之为宗,兼容碑刻,篆隶。真楷体势风范,由欧、虞、褚至颜、柳,书家辈出。而草书则出现了“颠张狂素”。
  • 为势所迫 起兵反隋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隋炀帝任李渊为太原留守,另外又特派高君雅和王威作副留守来监视李渊。当时,各地豪强已陆续脱离隋室控制,拥兵自立。农民军在转战间亦冒出了三支厉害的队伍,他们分别为(一)瓦岗军、(二)河北起义军和(三)江淮起义军。
  • “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是陶侃的曾孙,祖父外祖父虽是东晋的名士,但是到陶渊明时,家世已经衰落。然而自幼就贫困的他,并不以贫为苦,他一生虽没有显赫的功业,但他高尚的人格和诗文的成就,却受后人崇仰传诵不已。
  • 海瑞一生无私为民,清廉至极,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能为民请命,冒死进谏。正是这种敢触龙颜谏君王的凛然正气,使他千古留芳,许多后世文艺作品都描写了这一点,由此可见他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 于谦自幼聪颖过人,善书法,其书静穆高雅,气韵盈沛。青年时代就写下了《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著名诗篇(《石灰吟》出自《于少保萃忠传》)。在三十余年的为官生涯中,清正廉明,兴利除弊,刚正不阿。于谦的这些半神的操守准则,对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像韩信﹑岳飞﹑袁崇焕一样,其品德操守举世崇尚。
  • “尧舜”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典范,作为一个女人,诚孝张皇后获得“女中尧舜”的称号。600年前的这位传奇女人,以出色的政治才干,默默地站在幕后,辅佐三代帝王处理朝政。她从来没有走上前台,没有垂帘听政。她只是谨守妇道,做了一个女人该做的,就为她的时代带来了安定与福祉。
  • 郭氏是史上唯一经历八朝皇帝,五次位居皇太后、太皇太后之尊的女人。她享受过无以复加的荣华富贵,帝王都要向她行子孙之礼;亲历过朝局动乱和生离死别;目睹了皇位走马灯似的更换,她轻而易举就可夺取。可是,她始终稳坐于后宫,扶持子孙皇帝,没有非凡的定力,是很难做到的,因而这些帝王对她非常敬重。史书评价,她所立下的“社稷之功”,可与她的爷爷郭子仪相辉映。
  • 两度被废,两次垂帘,出家近三十年,一位被赵宋皇室遗弃的女人,却以一己之力,使得大宋王朝多延续了153年。她就是北宋哲宗赵煦皇后——元祐孟皇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