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骆驼行-从台湾到大陆(78)

78. 学英语
墨尔本 骆驼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2月3日讯】78. 学英语

“苏”寄来英语录音教材太深。口述太快﹐我没法学。我突然想起家里有个英语教师—我的小孙子杰力﹐何不向他求教呢。于是这天下午﹐我和杰力进行了如下一场对话﹕

“杰力﹐我来澳洲已经几个月了。连一句英语也不会说﹐你能不能教教我呀﹖”

“当然可以啦﹐你要我教你说什么呀﹖”

“就教我日常用语吧﹐比如说﹐‘你今年几岁了﹖’这句话用英语怎么说﹖”

“唉﹐爷爷﹐这句话是不用教的。你想想﹐上星期我才过十二岁生日。至于家中来了客人﹐你也用不着问人家几岁呀。”

“我只不过是打个比方。还有﹐我打算明天去理发﹐进了理发店﹐该怎么说呀﹖”

“爷爷﹐你进了理发店﹐什么也不用说人家一见你进去就知道你是来理发的﹐你只要往椅子上一坐就行了。”

“那我得告诉理发师理什么发型呀﹖”

“那也不用讲﹐人家一见你这大年纪﹐头发都快掉光了﹐就知道该怎么理。”

“理头发得付钞票﹐得问多少钱吧﹖”

“也不用问﹐给他一张十元的钞票﹐他如果找给你两元﹐那就说明理发用了八元。如果找三元﹐那就是七元。”

“如果到商店买水果﹐怎么问价﹖”

“嗯﹐水果店﹐每样商品都有明码标价﹐不用问的。”

“对了﹐昨天你爸爸要我填一张什么表格﹐上面要贴照片﹐我得到照相馆去照相……”

“拍这种照片不用去照相馆﹐”他打断我说﹐“有一种自动照相亭﹐你进去后往那一坐﹐往那个小洞口塞上二元硬币﹐一按电钮﹐唰地一亮照片就拍好了﹐过五分钟﹐那机器就吐出相片来。”

“如果我要坐公共汽车﹐得买车票……”

“咦﹐咱们有自己的汽车﹐你无论要到哪里去﹐我爸爸都会送你去﹐干吗坐公共汽车呢﹖”

“我要是身体不舒服了﹐要打电话给医院预约看病﹐那就非讲英语不可了。”

“那也没关系﹐你可拨传译电话﹐你只要说中国话就可以﹐你怎么说人家就怎么译﹐错不了。”

就在这时﹐门玲响了﹐杰力跑出去开门﹐是他爸爸回来了。快嘴快舌的杰力忙将我们刚才的对话告诉爸爸﹐他们一边说﹐一边往里走﹐最后杰力为难的说﹕“爷爷都是要我教一些用不着的话﹐我真不知道怎么教他。”他爸爸听了哈哈大笑﹐说﹕“我的孩子﹐哪有用不着的话。你爷爷既然决定在这落地生根﹐他就要参加社会活动﹐要接触各个方面的人﹐尽管澳洲政府有许多福利设施﹐人们还是要讲话的。政府为了帮助新移民学英语﹐在各社区中心还办了英语班﹐免费教学。”

“那好呀﹐”我非常兴奋﹐“什么时候开学﹖”

“你别急﹐爸爸﹐”儿子对我说﹐“对于您的学习﹐我已经跟一个叫‘苏’的女士谈过了﹐她说她在为您聘请一位‘志愿者’家庭教师﹐免费送教上门。你就耐心等着吧。”

有一段时间﹐儿媳打工的服装厂因经济滑坡而歇业﹐她赋闲在家﹐便托人寻找培训护理人员的机会﹐以便去养老院做沃朗提尔。

“什么是沃朗提尔﹖”我问。

儿媳回答﹕“沃朗提尔是英文VOLUNTEER﹐‘志愿者’的意思﹐就是义务劳动者—-白干活﹐不取任何报酬。”

“那你……﹖”

她见我欲言又止﹐便进一步解释﹕“在澳洲﹐沃朗提尔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许多人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外﹐喜欢利用业余时间做些有益于别人的事。他们不去赌场﹐不去舞厅﹑咖啡馆﹐而去帮助别人﹐对社会多作贡献﹐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还有些退休的老人﹐没有工作的人﹐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做沃朗提尔。所以我也想作个沃朗提尔﹐到养老院去侍候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孤老﹐让他们生活的好一些。”

“看来那些沃朗提尔都是生活安定的人﹐而你现在失业了﹐自己的生活还不安定﹐怎么去帮助别人呢﹖”

儿媳笑笑﹕“在澳洲﹐一次切失业的人都领取政府发放的救济金﹐钱数不亚于一般打工的人。爸爸放心好了。”

听了儿媳的话﹐我感到心里热乎乎的。我为自己的孩子受到高尚的情操的陶冶而欣慰﹐更为家里出现一位沃朗提尔而自豪。

然而儿媳没有做成沃朗提尔﹐因为这时服装厂又复工了﹐通知她去上班。她在上班之前安排我在居民协会办的英语学习班学习。这个学习班的教师就是一位沃朗提尔﹐名叫保罗。他是居民协会的负责人。是一个长得挺帅的年轻美男子。他在繁忙的协会工作后﹐又于每周三下午业余时间组织老年新移民学习英语。他是土生土长的澳洲人﹐不会讲华语﹐由一位广东女青年为他作翻译。也是沃朗提尔。所有学员都不缴任何费用﹐连讲义费也不要。这两位教师工作非常认真负责﹐而且和善耐心。为了讲解“汽车”这个词﹐老师带我们到停车场上察看各种汽车。在教室时﹐为了了解各种装置﹐老师爬上爬下﹐指示我们什么是灭火器﹐什么是排风机……为了照顾我的严重眼疾﹐每次印发讲义﹐种是为我用特大号的字印一份。又为了解决我听不懂广东话翻译的困难﹐老师又让他的会讲普通话的中国妻子于晚上打电话给我解答问题﹐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真可谓无微不至了。不久以后﹐由于住址迁移﹐我又转到一个教堂举办的英语班去学习了。这里有初﹑中﹑高三个班级。学员不但不用缴任何费用﹐而且课后有茶点招待。主持这个英语班的是两个沃朗提尔﹐都是中年妇女﹐一个名叫‘苏’﹐在职医生﹔另一个叫安朱丽﹐医院的血液化验员。她们每次开课都提前半小时来到教堂学习班﹐忙忙碌碌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有时在医院里为了抢救病人忙到三更半夜﹐甚至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但对学习班的工作从不缺席迟到。而且始终欢欢喜喜﹐精神抖擞。不流露一点倦意﹐好像在她们瘦小身材装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装置。安朱丽除了做“行政”工作外﹐还兼任高级班的教师。有时在课后又加班加点单独辅导我﹐最后开车送我回家。我被这种沃朗提尔精神深深感动了﹐我决心要做沃朗提尔﹐于是每天上课也提前到教堂﹐帮她们一块儿做准备工作﹐心情十分快乐。我自以为具备沃朗提尔的精神﹐其实我并没有“进入角色”﹐直到最后我的家庭老师来了﹐我才知道在这方面还差得远。

事情是这样的﹕盲人协会知道我迫切要求提高英语水平以后﹐便将我的情况转告了成年移民教育中心﹐经过研究﹐根据我有眼疾的特殊情况﹐决定为我聘请一位沃朗提尔家庭教师﹐每周一次上门教课。在一个秋天的晚上﹐这为家庭教师来了。这是一位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蓄有益把美妙胡须的美须公。他白发银须﹐目光炯炯﹐态度和蔼可亲﹐一听自我介绍﹐原来他是电话局的退休职员﹐名叫纳考奈斯基﹐作写字间的白领阶层﹐退休后在盲人服务中心当沃朗提尔﹐每个月用自己的车接送两位盲人妇女参加活动。同时又教一位青年南斯拉夫移民学英语。现在又增加我这个学生。他谈吐文雅﹐彬彬有礼﹐显示出颇有魅力的绅士风度。接下来﹐在第一次上课时﹐又表现出他不但耐心细致﹐为了解释一个词语﹐举出许多例子﹐直到我融会贯通为止。而在此过程中﹐又显露出他有着极广泛的文学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我们先按照教育中心的会话教材进行教学。为了尽快提高我的听力﹐纳老师又在家中请他的太太和儿子为我录制对话磁带﹐我们很快就完成了规定的任务﹐我又开始练习写作﹐每周交出一篇作文。纳老师就带回家认真修改﹐又用他自己的电脑用大号字打印出来供我阅读。他为我而花的精力和时间远远超过了通常的要求。

我们的教学工作非常顺利。我们常常在完成一次的教程之后,利用剩余的时间东拉西扯的聊天。(这也是最好的会话练习)。从闲聊中﹐我渐渐的知道这位老师的身世﹕他的祖籍是乌克兰﹐他的祖父在沙皇时代为了谋生移民到加拿大。他父亲是矿工﹐死于一次矿井事故。他母亲含辛茹苦将他们兄弟几个抚养成人。他于十九岁到美国谋生﹐并在那里服了兵役﹐参加美国海军﹐在的七舰队当一名水兵﹐那是五十年代初。我听这里﹐吃惊地问﹕“那么你参加了封锁台湾海峡的军事行动﹖那么咱们是敌人了﹐因为那时候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他笑了﹕“可我们现在成了朋友。”接着又感慨地说﹕“时间在前进﹐世界在变化。当年英国和德国是敌人﹐而今他们是政坛上的一体﹐军事上的同盟﹐经济上的伙伴﹐美国和日本也化敌为友了。”我插了一句﹕“丘吉尔说的对﹕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他又说﹕“其实你我之间从来没有仇恨﹐咱们都是普通老百姓﹐从来不是敌人﹐也永远不会是敌人。咱们永远是朋友。”他情不自禁地伸手来同我握手。接着﹐他说他曾经随着舰队遍游世界各地﹐到了澳洲时认识了一位女友。一九六三年退役后﹐又来到澳洲和女友结了婚﹐从此在澳洲落了户﹐至今也三十四年了。这三十多年的安居乐业生活使他深深的爱上这个国家。他说澳洲比美国好﹐美国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但在那里穷人的日子不好过﹐而澳洲的穷人则过着生活安定的日子。自然﹐我也向他说起过我的经历﹐谈起中国的种种情况﹐谈到他从报纸上剪下来的有关“京广铁路”和“三峡工程”﹐他用这些材料作为教材﹐我便顺水推舟描述中国的大好河山和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我们的友谊由此日益加深了。

与其说是出自对这位老师的尊敬﹐不如说是沃朗提尔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我越来越感激澳洲人民和政府对我的关怀和照顾﹐于是我越来越想找机会为这个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作为报答﹐当我向纳老师表达这一心愿时﹐他沉吟片刻﹐说﹕“你要为社会做出贡献﹐想做沃朗提尔这当然是好的﹐只是自己是个‘法定盲人’﹐你本人还须要别人帮助﹐怎能去帮助别人﹖那不是要越帮越忙了吗﹖”我无言以对﹐他又说﹕“至于说‘报答’﹐这就不对了。在各行各业服务的沃朗提尔都不是‘报恩行为’﹐也不希望对方回报什么。因为这一切都是应该的﹐人是应该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如果老是想着‘报答’﹐那就成了思想负担﹐那该多累啊。”

这一席话使我耳目一新﹐我觉得轻松了。

除了‘上课’以外﹐纳老师还带我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即带我参加茶话会﹑晚餐会﹑午餐会﹐这是为了让我熟悉澳洲的社会生活。这些社交场合往往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新移民﹐有欧洲人﹑亚洲人﹐也有非洲人。由此我结识了不少新朋友。

其中有一位赞比亚黑人﹐是一位刚读完大学的青年男子﹐我们谈起了中国援助的坦赞铁路﹐谈得很投机。后来当我向纳老师提起这为朋友时﹐他郑重的对我说﹐你不要用‘黑人’这个词﹐而要说‘赞比亚朋友’﹐这不仅是个礼貌问题﹐而且还会被人误解种族主义思想……

我们的教学进程很是顺利。当教育中心法下教育考核表时﹐我才发现规定的半年时间已经超过﹐我的英语进步也超过了预期的水平。随同“考核表”﹐还附有一份开会通知。又是一个晚餐会。

这次晚餐会规模空前﹐各民族的与会着混合著分作几‘摊’﹐多数是教师﹐学生为数很少。我们这一摊共九人围坐在一张圆桌周围。没有统一的会议主题﹐也没有统一的会议主持人。事实上﹐每个‘摊’都没有主持人。大家随便交谈。当纳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我的身份后﹐我十分激动﹐便向大家讲述了我的学习情况﹐对沃朗提尔精神表示了深切的敬意和衷心的感激。随后一位中年男子表示﹐他对于我在这样短期间就能说得如此流利的英文﹐甚为惊讶。他认为这主要应归功于我的聪明和努力。沃朗提尔只是起了辅助作用﹐他自己还在接受培训。不久也将是一位沃朗提尔。他又自我介绍说﹐他的祖籍是南斯拉夫。他祖父移民澳洲时﹐这里又有不少人从世界各地移民到此﹐当时大家都离乡背井﹐举目无亲﹐要维持生计只有靠大家团结互助。以后﹐凡新移民都会得到老移民的无私帮助。所以﹐沃朗提尔精神是这里的传统﹐他父亲是个律师﹐做了一辈子的沃朗提尔。他帮助别人﹐也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不感谢别人﹐也不接受别人的感谢。本来嘛﹐大家虽有不同的背景﹐但如今都生活在澳洲﹐就成了一家人﹐还用得着客气吗﹖这一席话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

散会时已过深夜。和往常一样纳老师开车送我回家。我们的车子奔驰在光洁的柏油路上﹐周围辉映着万家灯火。墨尔本的夜是静谧的﹐迷人的。车子开动不久﹐我们又谈起了刚才的会议﹐纳老师赞扬了我的发言。认为我的英语水平连他也感到惊讶了。只是他认为我不该说那么多的感激的话。我的认识也提高一步﹐我说﹕“是呀﹐如今大家都成了一家人﹐也就不存在‘感激’之情了。”纳老师又说﹕“其实﹐即使大家不在一起﹐各人还在自己的国家住着﹐大家也是。你看﹐那宇航员﹐从宇宙飞船上看到地球﹐就情不自禁地叫到﹕‘啊﹐地球﹐这是我的家乡﹗’整个地球就是我们的家﹐不管是欧洲﹑亚洲﹐还是大洋洲﹐都是一个大家庭。人类是一个整体。历史发展到今天﹐原始的﹑无知的仇恨和斗争已经过去。今后的前景是和平的﹐合作﹐共同进步。”

我默默地听着﹐心底回应着赞同的跳动。对着迎面而来的万家灯火﹐我觉得这车子在往沃朗提尔的辉煌未来开去……

本书获作者授权转载,欲购者请联系澳洲罗小姐:sluo@epochtimes.com(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后 来 听 说 “ 四 人 帮 ” 被 粉 碎 后 , 党 中 央 内 部 的 斗 争 也 很 激 烈 。 很 多 人 主 张 立 刻 把 邓 小 平 请 出 来 工 作,而 党 的 临 时 代 主 席 华 国 锋 却 不 同 意 , 他 说 “ 凡 是 毛 主 席 制 定 的 政 策 都 不 能 动 ; 凡 是 毛 主 席 的 指 示 都 必 须 执 行 。 ” 既 然 毛 主 席 罢 了 邓 小 平 的 官 , 那 就 不 能 让 邓 小 平 出 来 工 作 。 华 国锋提 出 了 “ 抓 纲 治 国 ” 的 原 则 , 这 个 “ 纲 ” 就 是 阶 级 斗 争 之 纲 , 而 他 的 治 国 方 针 只 是 各 条 战 线 保 持 现 状 , 努 力 工 作 。
  • 我和李岩从孟加拉的电信总局出来,感到一身轻松。我刚刚在那里做了一次技术讲座,孟方电信总局局长,邮电部计划司司长和项目招标委员会的主席都亲自来听我的讲座。看得出来他们对我提出的一些通信网发展规划和解决方案非常感兴趣。我几乎对他们提出的所有问题都给与了满意的解答
  • “ 我 们 俩 又 碰 到 一 起 了 , 好 象 我 们 是 有 缘 的 。 ” 这 是 那 天 上 午 我 来 到 图 书 馆 时 对 司 马 芬 说 的 头 一 句 话 。 她 则 回 答 说 : “ 不 是 有 缘 , 而 是 我 向 组 织 要 求 把 你 分 派 来 的 。 你 不 喜 欢 和 我 一 起 工 作 吗 ? ”
  • 从北京开会回来,在司马芬的办公桌对面一坐下,她就心花怒放地冲着我说
  • 在“文革”期间,几乎所有有“海外关系”的人都被认为是“里通外国”,背上“特嫌”的沉重包袱。现在“文革”结束了,人民政府需要外汇了,于是有海外关系的人又吃香了。
  • 从广播里听到这样一条消息:在那个冬天的早晨,沈阳市区车水马龙,成千上万的人骑着自行车去上班。忽然有人发现,在贴近市府大楼的街墙边,立放着许许多多的花圈,大大小小,参差不齐,看上去有一百多个。这气氛不由人不想起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那年清明节,北京市民以悼念周恩来为由,汇集在天安门广场,用花圈的海洋向当权者举行政治示威,尽管招来了血腥的镇压,但却导致了四人帮的覆灭。难道今天在沈阳又出现了什么事吗?不像。因为这里只有花圈,没有人。是哪位显赫人物逝世了?也不像。因为花圈放的不是地方-它们面对的是一排低矮简陋的平房,好奇的人凑近一看,那花圈上的挽带上写着:“关峻山同志千古”,这关峻山是何许人也?一打听,原来他是马路对面那家小饭铺的老板-个体户。昨天晚上,关峻山在一场殴斗中被人用刀子捅死了,送花圈的都是个体户。
  • 长期的阶级斗争,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很大的创伤,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怨气。
  • 儿子结婚后一年﹐生有一子,取名杰力就住到别处去,他夫妇俩每逢周末总要带着儿子来看望我们。到时候我们全家老小就进行快活的聚餐,或者一起去逛公园,或者到商店去买东西,我们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寻求欢乐。
评论